古榕荫下的浙大校歌之韵

月淡风轻

<p class="ql-block">6月30日清晨,天空像小孩的脸,时而露出明媚的太阳,时而又洒下几颗蒙蒙细雨。宜州区老年大学合唱团的团员们,相聚在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的古榕之下,正手执歌单,认真的学唱浙江大学校歌《求是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榕,像是一位沉默却满含故事的老者,枝繁叶茂,撑起一片浓荫,既将炽热的晨光滤成斑驳的光影,洒在团员们的肩头让人们心里充满阳光,也把短暂落下的细雨遮住,护着团员不被小雨淋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溯到1938年,烽火硝烟弥漫,在那山河破碎、家国动荡的艰难时刻,国立浙江大学踏上了漫漫西迁之路。彼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众多学府被迫颠沛流离。而宜山,这座充满丰富文化底蕴的城镇,以其独有的包容与坚韧,成为了浙大师生们暂时的栖身之所,接纳了这所承载着知识与希望的学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土地上,浙大人秉持着“求是”精神,于艰苦的环境中弦歌不辍。他们在简陋的教室、宿舍里钻研学问,在战火的威胁下坚守教育的初心。也正是在宜州办学期间,“求是”校训得以正式确立,如同璀璨的明灯,照亮了浙大师生们前行的道路。同时,充满活力与朝气的校歌也应运而生,成为那段艰苦岁月里鼓舞人心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如今,宜州老年大学合唱团的团员们身着明黄色的衣衫,整齐地坐在红色座椅上,手中捧着《浙江大学校歌》的歌谱,目光专注。他们要学唱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浙大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知了在浓荫里不甘寂寞,叽叽喳喳地鸣唱着,似在为这场特殊的学唱伴奏,歌声与蝉鸣交织,缓缓流淌,合成一支奇妙的交响曲,在广场上空盘旋。古榕树似乎也被这氛围感染,时不时飘下几片黄叶。那黄叶悠悠飘落,恰似飘坠的音符,融入这独特的旋律里。每一片叶子的落下,都像是时光的一次轻触,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又有着此刻学唱校歌的灵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正值河池市第四届旅游会议在宜州召开,合唱团的歌声引得前往浙大西迁纪念广场参观的游客驻足观看,有些人还加入了学唱的队伍,跟着团员们一道引亢高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团员们的歌声,或许并不完美,却满含深情。他们歌唱着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那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对那段西迁岁月的深情回望。当年,浙大学子们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在宜州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他们与当地百姓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如今,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成员们,用歌声续写着这份跨越时空的联系,将“求是”精神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夏天清晨里平凡的一幕,却因着古榕、校歌、合唱团,变得格外动人。时光在此刻放慢脚步,让人们得以在歌声中,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岁月的馈赠,也让这浙江大学西迁纪念广场,因着这些热爱与传承,愈发厚重而充满生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30日午后写于宜州龙江北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