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初夏新疆行旅——晴雨中的帕米尔高原

海漠轻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喀什不到塔县,不算是完整的喀什游”。听从朋友的推荐,在喀什慢游期间,我参加了一个6人精品团塔县两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塔县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简称,是喀什地区下辖的自治县,位于中国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是中国唯一与三国交界的县,有两个口岸,三座世界著名的山峰,被《世界地理》杂志誉为最硬气最牛的县。塔县面积有两个北京大,人口仅4.1万,以塔吉克民族居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帕米尔高原,昆仑山,慕士塔格峰,盘龙古道,这些雄伟、辽阔、壮观、险峻的风景早已埋在心底且向往之。如今梦想成真,使我的喀什之旅圆满达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月29日8点半开始,司机林师傅驾驶着7座面包车从不同的酒店迎接我们6人。10点钟了,我们当中还有没吃早餐的,细心的林师傅就带我们来到离市中心较远的汉族聚住区买早餐,有小笼包、油条、豆浆、鸡蛋等。我连续吃了几天的牛羊肉,还真想猪肉馅的包子了,在小店买了2笼,面宣肉嫩,真香。林师傅待我们吃饱喝足后便驱车驶向G314国道——喀什到塔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人精品小团,就我一人60后,3名90后的在职人员、2名00后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林师傅是70后,从四川山区来到新疆打工20多年,最后选择喀什定居,还娶了一个维族姑娘,生有一对儿女,听着就浪漫幸福。这些年轻人都是从北疆伊犁、塞里木湖、阿勒泰等地游玩到南疆的,他们一路上交流对新疆风景的赞誉、旅拍的经验和收获,都有不想回去上班的想法了。我这个曾经的新疆人听了暗自得意和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视野太开阔了,所有景象尽收眼底。天空高远,湛蓝深邃。白云朵朵,绿树婆娑。地广路宽,车马稀少。到海南工作生活后,一直想念新疆湛蓝的天空,辽阔的地域。喜欢白杨树笔直地耸入空中,喜欢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峰,多彩的夏天也有白雪覆盖。看,昆仑山进入眼帘了,青山白雪,连绵不绝,威武雄壮,让我兴奋激动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疏附县游客服务中心很热闹,停车场大,饭馆、旅舍、卖水果的、现烤馕的都有。听朋友说,习主席曾到该县的樱桃园参观,所以返程时特意在路边农民那里买了新鲜的樱桃,个小,皮薄,酸甜可口,超过内地的品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途经阿克陶县,天空像是被彻底洗过一般,蓝得愈发纯粹,连空气都透着清冽的澄澈。从这里开始,便正式踏入了帕米尔高原的怀抱,车轮碾过G314国道的路面——这条被誉为“中巴友谊公路”的道路,正牵引着我们驶向雪山与旷野交织的秘境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行驶在中巴友谊公路上,我们仿佛与昆仑山并肩同行,首先撞入眼帘的是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若遇晴空万里时能看到这座山峰如一只巨笔直刺苍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公格尔峰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的公格尔峰躲藏在云海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午13点我们到达第一个景区白沙湖,这是帕米尔高原上的高山湖泊,紧邻314国道,是盖孜河的源头,海拔在3300-3660米之间,湖面面积约20平方公里。银白色沙山环绕碧蓝湖水形成独特景观,被誉为“帕米尔高原上的珍珠”。银白色沙山(白沙山),由风化岩石形成(有传说是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刮来的),与湖水形成强烈对比,远观如“一半沙漠一半碧波”。‌‌白沙湖也叫布伦口水库,是由广西水利工程公司建设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沙湖边是拍照的好景致。塔吉克牧民牵着牦牛向游客推介骑牦牛拍倒影的生意。游客们大都很有兴趣,牦牛很温顺,骑上去很安全。牧民们说话也很温和,用你的手机加一个反光镜,就有了湖中上下倒影,还有左右倒影,别有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塔县返回喀什在白沙湖又稍作休息,这里依旧是晴空万里,与塔县两重天。我们来到三层楼上的一家咖啡屋,拍摄角度极佳。蓝天、白云,沙漠、绿湖,坐在这里,品一杯咖啡,赏高原独有的一山一水,岂不美哉?老板说,若晚上住在这里仰望天空,星河灿烂,更是美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白沙湖驶出,不过20分钟车程,便抵达了此行的第二站——喀拉库勒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帕米尔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湖泊,它静卧于昆仑山慕士塔格峰的冰山脚畔,3600米的海拔让湖面带着几分清冽的高远,柯尔克孜语里“黑湖”的称谓,恰是因湖水那抹深邃幽暗的蓝绿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周雪山如屏,正东面是巍峨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北侧则矗立着公格尔峰与公格尔九别峰,三山环抱间,湖水似一块被打磨过的巨玉,映着雪峰的雄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行两日虽未踏足慕士塔格冰川,此刻隔湖相望,7546米的峰顶就在眼前,昆仑山脉的壮阔、慕士塔格的雄奇尽收眼底——这般相遇,已然足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景区出来行驶1个小时,林师傅带我们来到塔合曼乡一片雪柳树林公路,远远望去,道路两旁的雪柳树冠相互交织,绵延约1千米,形成天然“树洞”,构成独特的树洞公路,如时光隧道。在丁字路口处停车,通向村子的公路两边的雪柳树在深处也形成一个树洞。雪柳树,多好听的名字,像雪一样轻柔,像柳树一样枝条细长且弯弯曲曲,小枝干分叉多,整体较为蓬松,像扫帚末端,株丛丰满,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粗壮且充满野性。一路上是连绵的雪山荒野,忽然出现这片树林令人欣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距离雪柳树洞不远,塔合曼乡湿地静静地铺展开来。站在观景平台眺望,远处的雪山,村里的雪柳树,近处的草甸丰茂,小河弯曲流淌,牛羊悠闲其间,温煦的阳光洒满大地,像一幅高原牧歌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原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白天一路上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离开湿地公园行驶20分钟进入塔县,就阴云密布,刚到达石头城就下起了小雨,顿觉寒气袭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帕米尔旅游景区是5A级景区,包括石头城遗址、金草滩湿地公园、塔吉克族民俗村等,一场急风骤雨打破了行程,留下深深的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客服务中心的塔吉克族工作人员,这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白种人的少数民族,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他们的先祖大多来自古代中亚的雅利安族群。女士戴的帽子真漂亮,没想到第二天我竟然有幸到塔吉克族家里做客,女主人也让我戴上了这样的帽子,真是喜出望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头城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蒲犁国的王城,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中心。公元初期,塔吉克人先祖建立朅盘陀国,石头城成为其都城,是帕米尔高原的佛教文化中心,每五年举办一次佛事大会。公元644年,玄奘取经回国时在此逗留22天。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设葱岭守捉所,驻军戍卫边疆。元朝初期大兴土木,对石头城进行扩建,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廓焕然一新。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在此建立蒲犁厅,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后在旧城堡南面兴建了新城镇,石头城逐渐被废弃。1954年石头城成为塔吉克自治县首府。1990年,石头城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雨中登石头城,虽行色匆匆,却也算与这片古迹有了特别的相遇。雨雾里的遗址更添几分沧桑,倒像是为这段打卡之旅蒙上了层历史的滤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能踏足金草滩的柔软、民俗村的鲜活,或是篝火广场的热烈,多少有些遗憾,但走进石头城遗址文化陈列馆,却另有所获——透过那些文物与文字,清晰触摸到它曾作为丝路要道的重要地位。想象着玄奘法师当年西行东归时,那份穿越风沙的执着与坚韧,隔着千年依旧令人心生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小团队晚上在一家饭馆吃牦牛肉火锅,肉质也很嫩,与黄牛肉无多大差别。吃完火锅身上暖和多了。但小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景区的表演和篝火晚会是看不成了。一天的行程不十分紧张,没觉得体能劳累,但晚上睡觉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年轻人中也有这种反应。林师傅说这也是高原反应,第一天睡觉大都会睡不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醒来,雨还是没停,更觉得冷了,仅有9度。塔县之旅是计划外的,我只带了一件冲锋衣和几件短袖,所以这也是我不敢参加三日游去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和红其拉甫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过早饭,开始今天的惊险神奇之旅——翻越昆仑山脊盘龙古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盘龙古道的成因可追溯至古代丝绸之路时期,当时它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相传玄奘从此走过。现代意义上的盘龙古道是连接塔县与瓦恰乡的一条扶贫公路,是为方便帕米尔高原上的农牧民走出高原,加强与外界联系而修建的。2019年6月新铺柏油路面,同年7月正式通车,全长36公里。通车后,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600多个S型弯道和U型道的壮观景象,犹如黑色巨蟒逶迤盘旋,迅速吸引了众多自驾爱好者和游客,开始在网络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午10点15分我们到达盘龙古道西入口处。三块牌子上的共同誓言“今日走过人生的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震人心魄,激励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盘龙古道从山下3000米陡然上升到4200米,公路修建成600多个S型弯道是为了安全行驶,如今被网友们形象地比喻为人生所有的弯路,真是有趣又励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盘龙古道弯多险峻,只能允许7座以下的车辆通行。今天车辆不多,行驶很通畅。雨一直下着,林师傅经验丰富,说山上肯定下雪了。果不其然,行至半山腰,雪籽扑打到前挡风玻璃上。到达最高处海拔4216米,停车观望,山坡上已白茫茫一片。今天这种天气对林师傅来说已不足为奇,但对我们来说,却是高原气候的第一次体验,雨雪扑面而来,拿出手机拍照,不一会就冻得手伸不直了。庆幸的是我们都没有高原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大盘龙和小盘龙观景平台,雪籽没有了,雨还在下,雾蒙蒙的,拍出的照片不很清晰。有点遗憾,但又何尝不是多了一种人生体验,多了另一种风情?很佩服那些观景平台上为游客服务的生意人,不论天气如何,都坚守自己的营地,静候需要解决饥渴的人,需要旅拍的人……这也是为了走向人生的坦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龙尾巴,就是瓦恰乡坎尔洋村,是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拍摄地和主题歌曲的发源地。雨还是下个不停,大家都没心情下车观赏。林师傅经请示旅行社临时决定带我们去走访一户塔吉克牧民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个带前后院子的平房,院子干净利落整齐,屋内客厅、厨房、洗手间更是整洁一新。老两口带一个孙子在家。男主人是原村支部书记,已经68岁退休了,会说汉语,去过广州学习,非常热情豪爽,浑身透射出正直勇敢的精神气质。女主人和孙子听不懂也不会说汉语,始终微笑着表示对我们的欢迎。林师傅曾经带游客来访过,与男主人比较熟悉。男主人接到通知后已准备好了奶茶、酸奶、青稞面+豆面烤的馕、馓子,摆上茶碗,热情地请我们吃喝。已是中午1点左右,我们正好有点饥饿,感觉这些食物更加美味可口。房屋内摆放的物品,色彩鲜艳,手工刺绣方枕、挂毯、毛毡,墙上挂的家庭照片和男主人获奖的奖状,显得温馨和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年轻人看到女主人穿戴的服饰非常喜欢好奇,男主人就拿出家里另一顶帽子给我们一一戴上,我们兴奋起来,纷纷拍照,并与他们合影留念。房间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短暂的停留,让我们感受到塔吉克人朴实厚道、热情好客的品德。尤其戴上这顶手工刺绣的圆顶帽子,更是一次意外的惊喜,开心的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塔县接壤三国,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每个塔吉克族家庭都有一名护边员,常年坚守在边防县上。包括这位老书记家,有4个儿子,就有一个儿子守护边防。向塔吉克族人民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女主人跟我很有缘,送我们出来,又拉住我照了张合影。女主人笑得更甜美。我在心里祝福他们永远健康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老书记家,向班迪尔蓝湖方向驶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昨天傍晚到现在一直在下雨,林师傅担心路上会遇到泥石流,加快了速度。有的路面已经掉落了一些小石块,有的路段已有泥水流淌,影响了车速。公路边上的河水混浊湍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达班迪尔蓝湖要经过一座桥,雨雾濛濛,湖面呈灰蓝色和奶白色,远处的雪山已隐没在阴云中,昆仑山脉裸露的灰白色岩层和湖中的小岛还依稀可见。它原本是一条由冰川雪水融化形成的河流,后为储水建造成为水库,即下坂地水库。海拔3050米,水域面积3平方公里,因富含某种矿物质,湖水颜色随季节不同变幻不同的颜色,从而吸引了游客驻足观光打卡。今天天公不作美,让我们看到它的另一种蓝,也是另一种美。我们没有下车,掉头向右前方驶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驶出班迪尔蓝湖,雨渐渐停了,云雾缭绕的山峰抛向身后,清楚地看到昆仑山脉怪石嶙峋,险峻奇特。一处别样的景致跃入眼前,那就是被称为“帕米尔之眼”的一块山石,形状像眼睛而得名,真正的“帕米尔之眼”在木吉乡的火山群,不在此次行旅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途经克州冰川公园小憩,因不在我们行程中就拍个大门景观。红色的石头门已显示其独特的魅力,具有“西域第一自然生态景观”的美誉,留作以后来欣赏的念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傍晚八点回到喀什,两日行程悄然画上句点,心中却满是未尽的温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一日之内亲历晴雨交替,才懂何为"两重天"——既有雪山冰川静立千年的雄伟瑰丽,也有云雾翻涌、山路崎岖的险峻朦胧,静态的壮阔与动态的变幻交织,每一瞬间都是独有的馈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沿G314国道(那条被誉为"世界最美"的中巴友谊公路)穿行时,更觉眼前景致与喀什的厚重、北疆的灵秀截然不同。喀什是活在街巷里的史诗,老茶馆的铜壶、百年老巴扎的吆喝,处处透着人文的温度与历史的沉淀;而塔县是铺展在天地间的画卷,旷野无垠,雪峰作伴。塔吉克族人的勇敢与微笑里,藏着高原最纯粹的民族之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美新疆,我的故乡。愿你永远这般壮阔灵动,在岁月里愈发繁荣明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