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使者</span></p><p class="ql-block">——追思杨永琚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 / 王凯(美术评论家·画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引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3日,我接到周丽霞大姐的一条短信,得知旅日画家杨永琚先生不幸离世,噩耗如晴天霹雳,令我一时几近失语。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巨大悲痛,更是中日美术交流史上一位重要文化使者的突然告别。对艺术界而言,这是一场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久久难以平复情绪。他的一生早已与中日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他的离世,仿佛让一段充满力量的生命章节戛然而止。但他留下的画作与精神,却依然在我们心中汹涌翻涌,永不寂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同行同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与杨永琚先生的缘分始于三十年前的一次中日美术交流展览,自此成为挚友。多年来,我们一同筹办过多个展览,特别是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书画大赏展中并肩策划,他不仅带领日本学生参展,也多次帮助中国画家赴日交流,用一己之力推动两国艺术的双向对话。他的行动早已超越一般“画家”的范畴,而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的架桥者”。杨永琚的作品中,最打动我的是他反复描绘的大海。那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自然风景,而是一种带着个人呼吸与精神信仰的海洋:澎湃而深邃、辽远而温柔、静默中涌动着磅礴的生命力。即便在去年于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双个展中,他依旧展出了描绘大海的新作。那片海,承载着自然意象,也承载着他对生命、对祖国、对人类命运的深刻体悟。这种“人格化”的风景表达,使他的艺术拥有难得的精神张力。我早年曾为他的山水作品撰写评论,但我始终认为,他的艺术功力远不止于山水。他笔下的人物、花鸟、动物的造型栩栩如生,无一不体现出他深厚的传统笔墨修养与鲜明的现代感知能力。他的画风既扎根传统,又不断拓展边界,是一位典型的“求道型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架桥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永琚虽长期旅居日本,却始终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他担任日中国际美术协会会长要职,在艺术外交与文化推广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展览策划或教学传承,更是在身体力行地实践一种跨文化交流的精神美学。他所搭建的中日文化桥梁,既是现实的,也是象征的——象征着艺术可以跨越国界,连接人的精神与理解。在我心中,杨永琚就像他笔下那只在浪涛间翱翔的海鸥:从不逃避风雨,始终朝向光亮。尽管年事已高,他从未真正停下笔墨。他的作品中没有迎合的妥协,也没有空泛的装饰,每一笔都沉浸着生活的温度与信仰的重量。他的信念,不是“艺术为利己",而是“艺术为架桥”。他的绘画实践本身,就是一场长期的精神修行。他沉静,却从不沉默;他自由,却从不任性;他严谨,却从不僵化。他用整整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用生命作画”的架桥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余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再次翻阅我们共同筹办的展览画集,那些熟悉的文字与图片仿佛仍在发声。我多么希望有机会再与他共述友情,共策画展,但他却在岁月深处静静告别。他的突然离去,让许多尚未完成的梦想成为永远的遗憾。然而,我深知,他所架起的文化桥梁,在日中、在他曾影响过的每一位画家和学生的心中都坚实畅通。杨永琚先生的一生,是一幅用心血和信念绘制的画卷。他以艺术为舟,以文化为帆,穿越东西方的浪潮,不懈追求内在的真实与广阔的共鸣。他的离去,虽令人无比痛惜,但他的精神已化为风浪、化为力量、化为光芒,继续在我们的心中耀动。他用生命作画,我们唯有以敬意追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杨永琚先生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杨永琚(Yongju Yang),广西浦北人。</p><p class="ql-block">1972年赴北京,拜中国近现代花鸟画大师王雪涛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中国花鸟画。</p><p class="ql-block">1988年赴日本留学,研修水彩画与岩彩画,融合中西技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生前职务与荣誉包括:</p><p class="ql-block">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 广西中国画学会顾问</p><p class="ql-block"> • 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p><p class="ql-block"> • 桂林中国画院艺术顾问</p><p class="ql-block"> • 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友书法艺术研究院顾问</p><p class="ql-block"> • 香港东方书画院荣誉院长</p><p class="ql-block"> • 日中国际美术协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 海外王雪涛研究会会长</p><p class="ql-block">楊永琚的作品与艺术理念在海内外均有深远影响,作品内容丰富,绘画技法精湛,艺术创作横跨多个题材,涵盖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多个领域,尤以描绘大海的作品最具精神象征。他的笔墨语言融合中西技法,既传承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又吸收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思想深度,为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楊永琚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