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是好多年前的一则未能完篇的随笔,现硬着头皮把它续写完毕,分上、中、下三章,与美友分享。</b></p> 两个小孙女,不觉中到了上幼儿园中小班的阶段。比起先时整天缠住大人,现在已经轻松不少。大小仅差岁把,既是姐妹,又是玩伴,在一块玩闹游戏,过家家,躲猫猫,甚至能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不在大人跟前,玩得不亦乐乎。这样,我就多些空闲呆在书房里。<br> 有俩小淘气在家,安静的辰光终究不会很多。要看动画片,要吃“好东西”,要到外面玩,就来拉扯我的衣角,不去不依;有时轮番来告状哭诉,“姐姐推我了……”,“妹妹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有时争闹起来高声乱叫,得抚慰,得制止,不管不行。说起这些让人烦心,但其可爱可乐处更多。你瞧她,一本正经地背诗,无师自通地“街舞”,人模人样地教训人,小妹妹还喜欢搞怪逗趣,怎不使大人开心解颐?<br> 特别值得说起的,是她们的笑。时不时地,从客厅,从阳台,从房间,传出“嘎嘎嘎……”、“呵呵呵……”、“咯咯咯……”的笑声,一串串、一阵阵,好似一个个弹珠溅落在瓷盘里,蹦跳着,翻滚着,接续着,此起彼伏,没完没了。这笑声亮晶晶,脆生生,稚嫩嫩,天真烂漫,无饰无瑕。这笑声出自两个混沌初开由懵渐知的三、四岁女娃,向前小一点没这么响亮饱满,往后大点儿味道又有不同。是啥让俩孩子如此乐不可支?有时大人好奇去看看,或因两个手拉着手转圈圈,或因一个把另一个按住胳肢,或因一个从沙发上滑落个屁股蹲儿,或因在嘻说屎尿屁臭……这些大人眼中的无厘头和没意思,则是小姐妹的大趣大乐。这真个是“小孩儿的世界你不懂”。<br> 笑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只是小孩儿的笑是单纯的,明净的,自然无拘的,快乐就笑。而成人的笑相比孩童要复杂太多,附着在笑中的情感、精神、文化及社会性因素,使笑的情状丰富多态,意味复杂多样,真不是“因喜悦而开颜或出声”一句定义所能涵盖。可谓笑中乾坤大,一哂一世界。<br> 汉语里关于笑的词汇巨多。或文雅或俚俗,或抽象或具体,或概括或描摹,这些基本的表现单元,把笑的性质、样态、程度、成因、动机、目的以及功用等的差别和多面性,无所不至而充分地展示。<br> 表示笑而不带“笑”字的语词也相当丰富。哂、矤、吲、咍、噱、嗤、讪、莞尔、解颐、咍噱、噱嗢、哂然、嫣然、冁然、粲然、启颜、开颜、破颜、解颜、捧腹、绝倒、喷饭、露齿、哄堂、嘿嘿、哈哈、忍俊不禁、冠缨索绝、前仰后合、花枝乱颤、满面春风……其中有的是同义异名,有的近似注疏,有的直白描画,有的是借代和比喻,等等。这些属于词源探究范畴,不在这里讨论。<br> 通常的笑因喜而生,当受到某种刺激或获得某种满足而引发欢喜和快意时,就会情不自禁宣泄出来,舒展面容,呵呵发声。笑是欢乐的自然流露,是愉快的直观表现。它发自内心,不受外力驱使,更不以他人的感受和评价为意。这是纯真的笑,可爱的笑。此笑为孩童的常态,而成人则不尽然。要不,为什么还有“(某人)笑得像个小孩子”的比方呢?可知成人笑中的简单和天真已然稀释,并或多或少羼入别的味道和色彩了。<br> 异常的笑非关喜乐,并且笑不由衷,或勉强做作,或别有企图,或叫人费解。笑者多半不为开心,观听者感到不是味儿。譬如,无可奈何的苦笑,强作欢颜的惨笑,故弄玄虚的怪笑,匪夷所思的疯笑,了无意思的傻笑,尴尬无趣的干笑,妖媚邀宠的冶笑,戏谑无聊的调笑,辛酸失格的卖笑,劝人息怒的赔笑,不怀好意的坏笑,刺人痛点的嘲笑,味儿怪怪的冷笑,阿谀取容的媚笑,居心叵测的奸笑,凶恶可怖的狞笑,等等。这类笑,远离人初的本真和自然,有的扭曲,有的异化,有的变态,它是复杂人性及残酷现实的投影和折射。<br> 显然,笑作为人的情绪反应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表示,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一般可以概括为讨喜的笑(褒义)、讨厌的笑(贬义)和不喜不厌的笑(中性)或喜厌兼有的笑等几种。譬如:<br> 纯然开心的笑,柔和亲切的笑,慈祥和蔼的笑,美好迷人的笑,表示友善的笑,羞涩腼腆的笑,富有魅力的笑,豪情正气的笑,以及各种意味深长而又不可名状的笑,充满感染力,令人愉悦,讨人喜爱,获人赞许,引人思味,属于褒义。<br> 这类语汇有:喜笑、乐笑、欣笑、巧笑、倩笑、抃笑、欢笑、微笑、憨笑、含笑、笑颜、笑容、笑靥;笑吟吟、笑呵呵、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微微、笑盈盈、笑哑哑;氓之蚩蚩、言笑晏晏、喜笑颜开、笑逐颜开、笑容满面、笑容可掬、笑靥如花、笑口常开、笑模笑样;微微一笑、淡淡一笑、嗤嗤一笑、噗嗤一笑、粲然一笑、相视而笑、会心一笑、掩面而笑、抿嘴儿笑、笑而不语、哈哈大笑、仰面大笑、捧腹大笑、欣然而笑、抚掌大笑、笑与抃会、开怀大笑、欣然而笑、笑不可支、笑不可仰、笑语指麾、言笑自如、谈笑风生……<br> 这些以定性和形容、绘声及绘色的方法所创造的美好、有趣、叫人感佩、使人向往的哂词笑语,部分见于古籍,而大多数活在当今。<br>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绘笑的场景,《红楼梦》第四十回的一段描写堪称极致。一个看似粗朴而颇有心眼的土老婆子刘姥姥,为哄逗贾府一众女主及小姐哥儿欢欣,便使出爆笑的“王炸”:<br>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裳的……<br> 满屋笑翻,而又各具姿态,如此生动、形象、传神,岂是“哄堂大笑”、“前俯后仰”、“喷饭捧腹”这样的形容所可比仿!<br> 作为表现七情之一的笑,无人不会,是处皆有,虽则各有特点,千差万别,可大多稀松平常,难足称述。而某些人的某种笑,其在特定场景的舒颜呵声,意义却非同寻常。有的高贵难求,有的摄人心魂,有的会心玄妙,有的气贯云天,有的风度超凡,有的关涉重大,有的映照三观,等等。<br> 千金一笑,一笑千金,何其金贵,何其高冷,何其难得!<br> 一笑百媚,倾城一笑,万种风情,谁可与敌?<br> “(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br> “未央才人,中山孺子,一笑倾城,一顾倾市。”(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br>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汉皇不早朝。(唐白居易《长恨歌》)<br> 嫣然一笑,回眸一笑,一笑倾城,绝色女子的倩笑风姿,万众倾慕,惑人心性,君王为之迷醉,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是何等的美能量和杀伤力!<br> 拈花微笑,是佛教的著名典故。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和《五灯会元》等记载,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向世尊释迦牟尼敬献金色波罗花,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并无所说。当时座下所有的弟子都不明白佛祖的意思,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因为他领悟到佛祖的道理了。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大迦叶面对释迦拈花不语而会心微笑,彻悟禅理,心心相印,并获得世尊衣钵相授,成为西天直传释迦佛祖心印的禅宗初祖。拈花微笑,委实玄奥微妙,怎一个“高”字了得!<br> 突然想起了孔子,这位被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圣人,他爱笑吗?看过他的画像和多地的雕塑,都是庄严肃穆不苟言笑。读了《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始知孔老夫子的庄重严肃不是他的全部,他其实是个喜怒哀乐不加掩饰的性情中人。这里略举三例,就可见其性格之一斑。<br> 孔子带着他的学生游说列国却屡不见用,或被驱赶或被围困,一路上灰溜溜的。郑人见了,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听了,欣然笑曰:“然哉!然哉!”(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面对别人的调侃和讥讽,夫子不恼反笑,自我解嘲,表现出他的乐观、豁达和风趣。<br> 孔子被困在陈蔡野外,跟随他的弟子中有人抱怨他。孔子分别问子路、子贡和颜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我的政治主张错了吗?我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他对子路和子贡的回答不以为然,而颜回的话则深获其心(老师的思想学说宏大却不为世容,不被采纳方显君子本色,不推行正确的主张是侯国统治者的耻辱,何必在意!),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有道理啊,颜家的后生!)笑叹之中,对这位得意门生所给予的深刻理解、赞赏及慰藉,表示由衷欣慰和满意。<br>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莞尔而笑,说:“杀鸡哪里需要用牛刀呢?”学生子游反问道,老师以前说过,君子小人都应该学习礼乐。孔子说:“同学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br> 从这些记载看,称孔子是个讲原则可尊敬,而又不摆架子、不失诙谐和可爱的老头,有什么不妥吗?<br> 《三国志》记载,关羽臂中毒箭,使医生破臂刮骨疗毒,时与诸将对饮,“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不顾钻心入髓的手术剧痛而与人对饮,谈笑自如,如此描叙,着实为关云长刚勇镇定,气度过人的形象加分不少。<br>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大气磅礴的句子出自苏轼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东吴大将周瑜,英姿勃发,面对来犯的八十万曹军毫无畏怯,从容指挥,火攻突袭,谈笑之间,大破曹军于赤壁。周公瑾指挥若定神勇用兵的非凡风采,千载之下,依然照人。<br>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才高卓、志向远大的李白,人到中年(42岁)奉诏入京,与小儿女临别登程时“仰天大笑”。这冲天大笑,释放出无比的喜悦和豪情,对征召进京实现抱负充满信心,不甘埋没草野和屈居人下的郁闷一扫而光。<br><div><br></div><div>后文请见《笑里乾坤》【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