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试验代维分公司党支部以“传承军工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哈军工纪念馆。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学习,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哈军工“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的赤子情怀,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为公司发展注入红色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党旗飘扬,精神传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哈军工纪念馆序厅的《受命》群雕前,试验代维分公司党支部的党员们庄严展开鲜红的党旗。群雕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四位领导人神态坚毅,目光如炬,陈赓大将身着军装,身姿挺拔,仿佛正聆听历史的召唤。党员们展开党旗,神情肃穆,胸前的党徽与群雕中的历史瞬间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老党员感慨道:“这座群雕再现了1952年陈赓大将受命创建哈军工的历史场景。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决定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陈赓大将临危受命,从朝鲜战场回国,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用一年时间建起了哈军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站在群雕前,仔细聆听老党员的讲述。他们仿佛看到了陈赓大将带领团队克服无校舍、无教师、无设备等重重困难的艰辛历程;仿佛听到了哈军工校园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和实验室里的科研攻关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旗在群雕前猎猎飘扬,党员们的心中也激荡着豪情。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电力人,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电力事业发展的重任。他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和军工人为榜样,将“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精神融入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序言启智,共话使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哈军工纪念馆序言部分的照片墙前,党员们自发驻足,沉浸在历史的回响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序言以凝练的文字和珍贵的照片,勾勒出哈军工“战火催生、肩负使命”的创建历程。党员们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低声讨论着哈军工学员在简陋条件下攻克技术难关的壮举,感叹“条件虽艰苦,精神永流传”;凝视着钱学森与陈赓大将的合影,他们感慨于“中国人能搞导弹”的坚定信念,纷纷表示要传承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杨士莪院士的手稿前,党员们驻足良久,赞叹他“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情怀,誓言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细读历史,感悟初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纪念馆展柜前,党员们驻足凝视,认真阅读展板上的文字资料。从哈军工的建校历程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从钱学森与陈赓大将的经典对话到杨士莪院士的四国语言手稿,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党员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轻声交流,仿佛穿越时空,与老一辈科学家对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聆听讲解,触摸历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哈军工纪念馆序厅的巨幅油画《运筹》前,党员们屏息凝神,聆听讲解员讲述这幅作品背后的历史。油画以磅礴的气势再现了1952年9月5日中南海居仁堂内的一幕——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哈军工筹建联席会议,陈毅、薄一波、粟裕等军政要员围坐长桌,目光坚定。画面中央,陈赓大将身着军装,起身敬礼,仿佛在向历史承诺:“定不辱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解员指着油画动情地说:“这幅画描绘的不仅是哈军工的起点,更是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开篇。当时朝鲜战场硝烟未散,志愿军因装备落后付出巨大牺牲。党中央毅然决定:必须建一所现代化的军事工程学院!周总理在会上说:‘朝鲜战场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国防现代化迫在眉睫。’陈赓院长临危受命,从朝鲜战场回国,带领团队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用一年时间建起这座‘共和国国防科技摇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员们仰望画面,仿佛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响。一位老党员轻声感叹:“‘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哈军工人的生命刻度。”年轻党员则举起手机记录画面细节,誓言要将这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担当精神带回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党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哈军工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以“严、谨、细、实”的作风守护电网安全,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未来,试验代维分公司党支部将继续探索党建与主营业务相融合新模式,让红色基因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