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六月二十一、二十二号两天,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和班主任王老师才在龙泉驿相聚,二十九号,大家又启程前往天府新区,到苏群华同学家里作客。按理来说,同学聚会一般没有这样频繁,但苏同学热情好客,珍惜同学友情,恰逢她家栽种的李子成熟了,又是发邀请,又是发图片,非常真诚的希望大家来尝鲜、分享、欢聚,面对此番热情,不去,反而会辜负主人的一片好意。去吧,同学们又相约而行,向快乐出发!<br> 写这篇文章,必须两处兼顾。先说一下龙泉驿的同学聚会吧。那两天虽然气温有点高,但比不上同学们的热情高。作为东道主,康斌和白德标同学前段时间辛苦操劳,四处踩点考查,细心周到筹划,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游东安湖、啃兔老壳、吃兔肉火锅,喝茶饮酒,巴适得板。半山腰农家乐乘凉,观风景尝蜜桃、谈往昔故事,忆同窗友谊,乐在其中,欢愉无穷。必须点赞和表彰的是班主任王老师,每次聚会都参加了,而且又给我们上了专业课、政治课、哲学课、社科课,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很广,学生们受益匪浅。有了王老师的参与,我们的聚会更热闹,更有意义。<br> 相聚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来的同学却玩得开心尽兴,印象十分深刻,可圈可点的故事很多很感人。刘凤荣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未与大家相聚过,这次终于亲临现场,久别重逢,格外激动,三十多年的期盼终于实现了,那心情真的难以形容。凌敏同学第一时间就接上了龙,踴跃报名参加,后因特别原因来不了,但对同学们又心心念念,第一天的傍晚专门打车过来,与我们作了短暂但很真挚的见面交流,然后又打车返家。这样的同学情谊,感动得我们眼眶湿润。钟祖良同学家住清白江城厢镇,虽然报了名,但以为是下月聚会,当天已径到了金堂的河边喝茶,忽然从微信里发现同学们都陆续在前往龙泉驿,打电话确认后,毫不犹豫立刻驱车赶来。苏群华同学头天因事来不了,第二天第一个赶到了活动地点,满满的诚意,满满的热情。蒋伯蓉同学家住三圈层的金堂,交通相对不太方便,但每次都克服困难,乘公交车,坐地铁,按时参加,很是执着。在交谈中大家体会得出,她非常看重同学情,珍惜同窗共读这段美好时光和来之不易的缘份。罗德鸿同学家住龙泉驿,本应作为东道主为这次聚会出谋划策,但因家里有事,脱不开身,特别委托白德标和康斌同学给大家作解释,并祝同学会圆满成功。丁淼同学四月份刚退休,同学聚会的时间段刚好要去西北旅游,也专门作了说明,诚意十足,期待下次聚会时会有他的身影。李鲁全是同学聚会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一贯待人热情真诚,好客好聚好玩,特别善长聚会时的营造氛围,制造欢乐,劝酒猛嗨,这次本应前来,但因肩负起带孙女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得忍痛放弃。徐庭忠同学开车前来聚会,本不打算喝酒的,但禁不住东道主的热情和宴席上的热闹氛围,历来豪爽的他也端起了酒杯,与大家同欢共乐,晚上只得找代驾开车回家(他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办,不能继续陪大家)。虽然花了代驾费,但同学深情是金钱买不到的。曹时洪同学聚会时还专门带来了自己的高级相机,为同学聚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热情服务,精神可嘉。分别时,东道主又给我们赠送了龙泉驿特产水蜜桃,香甜可口,礼重情更重。<br> 再来盘点一下第二周到苏群华同学家的聚会。在苏同学真诚和盛情邀请下,大家相约周日(二十九号)赴会。而头天上午九点过,苏同学来电话问我啥时候到,我说大家都约定好了,明天来。她说,熊彬珍同学(与她同在该地)明天有事来不了,但今天有空,希望能与同学见面,殷殷期待,言语恳切。我立刻回复,马上出发,代表大家去接受熊彬珍同学的接见,也算是满足了她的一桩心愿。一路乘公交车,转车;坐地铁,换乘,终于在中午十二点一刻出地铁站,苏同学亲自开车迎接,来到她家,一家人都围在餐桌边等我(包括九十高龄的老母亲),这份待遇让我万分感动,受宠若惊,连连致歉并感谢。其间苏同学告诉我,熊彬珍同学太忙了,应酬很多,中午又去参加必须去的饭局了,但听说我已到了,便急切地说到,结束后立马赶来。果然,不久她就来了,一别三十多年,再见到同学,别说多激动,多感人了。熊彬珍同学一看就是稳重干练,事业成功的职业女性,真为她高兴。一个下午,三个人一起回忆当年读书时的点滴往事,难忘时光,非常兴奋,非常亲切,非常怀念。一直聊着,开心快乐,热情满怀,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就到饭点了。苏群华和她的老公——热情好客,事业成功,在当地颇有人缘的“沈二哥”(比我年轻,当地人都这样称呼,我也就入乡随俗了)又邀我们共进晚餐。席间把存放了十多年的东北人参泡酒拿出来招待大家,由于熊彬珍同学要开车,而且还要送一位女士(与苏、熊二人都是当年的同学以及一直的闺蜜),不能喝酒,只有我一个人喝。我平时一个人时是喝不了多少酒的,但此时不一样,“沈二哥”的泡酒,品味真是好极了,再融进他的心意,简直胜过茅台和五粮液。“沈二哥”、同学和同学的闺蜜均与我频频碰杯,喝了不少,呀,人醉了,心更醉。心醉的还有熊彬珍同学,过后她在同学群里面写道:“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同学,真的特别开心!虽然时光匆匆,但大家一见面那份熟悉的感觉瞬间就回来了,聊得停不下来,仿佛昨天还在校园里。看着大家各自努力,生活精彩的模样,真心为此感到高兴!短暂的相聚太珍贵,心里暖暖的。希望咱们以后能多找机会聚聚,别让时间冲淡了这份同窗情谊,期待下次相聚!”肺腑之言,感人至深。<br> 约定第二天的聚会遭遇了老天爷的严峻考验:大成都范围内下起了持续大雨,有的地方还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这样的恶劣天气大家还能来吗?我因为昨天已经到了,如果大家按时赴约,我要再续一天旅馆住宿(因为要喝酒,不敢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当天赶不回家),否则便要退房,打道回府。这是最受煎熬的时候,我有点坐立不安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强迫别人来呀。等待中雨势减弱了,我跟康斌同学通了个电话,问他来否,他自信而坚定地回答:“风雨无阻!其他几个也要来”。这通电话让我和苏同学都吃了颗“定心丸”,那我们就等待大家的到来,再感受一次同学聚会的欢乐愉悦氛围吧。<br> 苏群华同学家住天府新区,之前是双流的地盘,紧邻浅丘,叫三星,当年还是一个镇。由于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到位,这里交通便利,路网发达,公交、地铁、高铁均有,离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都比较近而且容易抵达,得天独厚,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虽然高楼林立,建筑物众多,现代都市的轮廓明显,但环境优美,舒适宜居。大片的草坪,绵延的林木,摇曳的庄稼,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面,超浓的负氧离子,小康的生活,都市里的乡村,真的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人间仙境。<br> 雨后的三星,空气别提多新鲜了,大雨又降低了气温,凉爽宜人,浑身感觉非常舒适。老天爷既考验了大家,又馈赠了大家。上午十点过后,同学们纷至沓来。同学聚会的热情又再次被点燃!虽然才隔了一周,但相见仍很亲切,这次多数还带上了家属,更是非同寻常,而且还有了一个记录:詹焰的父亲,尊敬的詹伯父九十三岁高龄与大家同乐;李鲁全三岁的乖孙女也与我们同坐,年龄相差整整九十岁,这样的聚会成员很是难得,这就是缘分的神奇。相聚是美好的,大家交流叙旧,谈笑风生,喜笑颜开。吃西瓜尝李子,人人欢乐开怀;递香烟沏茶水,主人家热情接待,诚意满满,就餐时还专门指定大厨为我们烹饪美味佳肴,招牌菜应有尽有,大饱口福,主人家的盛情再次充分显示。一桌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举杯,感谢主人家的盛情,祝愿同学友谊地久天长,祝长辈健康长寿,祝晚辈快乐成长,非常热烈,非常温馨,非常难忘。有了李鲁全,小酒喝不完。宴席上他又充分发挥了其长处,推杯换盏,劝酒不断,让人难以拒绝,只好硬着头皮接招。白酒喝了又整啤酒,一口又一口,一杯又一杯,不一会儿,我便招架不住,晕了,喝断篇了,但同学聚会的欢乐场面,是怎么也忘不了的。还须强调的是,我们群里的一些同学还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同学会,三十多年了,我们都十分想你,期待下次同学聚会时你能闪亮登场。来之前大家都达成了共识,除了吃李子外,其他均AA制。但付款时苏同学及“沈二哥”几番推辞,执意不收,心诚意真,最后象征性地收了。相聚的时间很短,但我们都亲自感受到了二位的热情和仁义。夜幕降临了,大家依依作别,驱车返家,载着家属,载着主人的热情,更载着大家视如生命的同学情谊,因为我们都清楚,情谊无价!<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