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老苏服务日记<br><br>7月1日 星期二 晴热高温。<br><br> 晨光熹微时,我已驱车抵达浪溪镇荆桥村。在朋友家停机场为农机排除油路故障后,晨露尚未散尽便返程冲凉。钢铁巨兽重获生机的轰鸣,是献给这个特殊日子最好的晨曲。<br><br> 上午参加镇党支部"七一"主题活动时,掌心沁出的汗水将党徽浸润得格外明亮。与二十位老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微微发颤。作为农机维修行业的党代表发言时,工具箱里磨出茧子的手指不自觉地比划着齿轮啮合的手势。<br><br> 午后随县作协谌理事长走访五昌庙村。七旬老王摇着蒲扇,将移民史娓娓道来。斑驳的土墙上挂着1959年从安徽带来的斗笠,老人自费购置的电子琴正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擦拭电吹管的动作,让我想起父亲保养犁铧时的神情。谌老师的钢笔在采访本上沙沙游走,像在记录一部微型史诗。<br><br> 夜阑人静,台灯将维修清单和党徽的影子叠在桌面上。突然想起老王今天说的那句话:"农机轮子转得快,文化根脉更要扎得深。"窗外蝉鸣如潮,墨迹在稿纸上慢慢洇开,化作"7.1"这个日期的注脚。<br><br><br>2025.7.1.晚<br>匆草于芙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