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小幸福

爱民

<p class="ql-block">夏日,阳光似乎格外垂青我们这座江南小镇,早晨才四点半钟,太阳已用金线将小镇上空飘浮的云朵镶上一道道金边,云朵悠然地在湛蓝的天空上不断变幻着曼妙的舞姿。</p> <p class="ql-block">“自古人生何其乐,偷得浮生半日闲。”闲暇时,我喜欢泡上一大杯菊花茶,靠在屋内临窗的沙发上享受一个人的清欢——读书,冥想,聆听青石巷口传来:“卖麻花——”“卖大馍——”抑扬顿挫的叫卖声。</p> <p class="ql-block">窗外轻风吹佛,院内那桅子、茉莉、金银花的香,一鼓脑儿往纱窗缝隙里钻,屋外高柳上的蝉弹起了悠扬的琴声。夏,慢慢浸透自己的笔尖,思绪翻涌,关于夏的美好酝酿成篇。</p> <p class="ql-block">流年里夏日读书的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时光重叠,夏天,也是这座院,高柳上的蝉鸣也是这般悠扬,院里也是氤氲着桅子、茉莉、金银花的香,放暑假的我坐在高高的葡萄架下的石鼓上看书,那葡萄叶儿将阳光筛下一地碎金,偶尔我会下意识地用手试图去捡拾地上斑驳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每当一串串“叮呤呤——”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院外响起,我便像箭一样射向院门口,双手从邮递员手中接过父亲在邮局订阅的《新民晚报》,然后跑到房间一鼓作气地将《新民晚报》副刊上的散文,以及我爱看的文字,一字不落地读完。</p><p class="ql-block">每次我抢先看完报纸后,怀着忐忑的心情迟迟地将报纸转交给父亲,生怕父亲不高兴,不苟言笑的父亲每次都是默默地从我手中接过报纸,虽然从未正眼看过我一次,但却从未表现出丝毫的不悦。</p> <p class="ql-block">也就是那个夏天,读初二的我,陆续发觉父亲书架上多了好多本新书《悲惨世界》《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风雷》《红楼梦》《鲁迅全集》等等。我不知道这些书是不是父亲为我而准备的(妹妹们那时还小,还没到读大部头小说的年纪。)我只知道父亲平时工作很忙,根本无暇看这些小说。当每次我去翻阅这些书籍时,这些书都静静地立在书架上,除了我之外好像不曾被动过。</p><p class="ql-block">“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那个夏,我每天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我感叹作家的伟大,他们将书中的人物刻画的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特别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红楼梦》里连出场最少的妙玉、麝月、刑岫烟、傻大姐都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学的魅力吧!父亲在我的生活细节中,察觉我对文学执着的热爱,书架上的书也在不断地添加,诸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红楼梦诗词集》《增广贤文》等等。记得那时我常坐在竹凉床上,将《增广贤文》里的内容字正腔圆地念给年幼的妹妹们听,并对她们说,读了《增广贤文》长大了就会能说会道,更会为人处世。妹妹们像小迷妹似的围我而坐,静静地听我朗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默默用心为我做的这一切,“当时只道是寻常”。多年以后,直到父亲故去,我才发觉那些逝去的光阴是多么弥足珍贵,多么幸福。“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那些逝去的光阴岂可逆转,可我多么希望世上能有条倒流的河……</p> <p class="ql-block">夏日里数苦瓜的小幸福</p> <p class="ql-block">后院靠西墙的几棵苦瓜长势正旺,竹架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藤蔓上开满了鹅黄色明艳动人的花朵,花朵上点缀着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十几只蜜蜂正“嗡嗡”忙碌地采撷着花粉。瓜架上垂吊着数只翡翠绿的苦瓜,宛约而风情。我兴致勃勃地数着:一只两只三只……哎?不对呀!昨天明明是八只的,怎么突然少了两只?重数,一只两只三只……呀!怎么又变成了十只?原来有些调皮的苦瓜故意躲在瓜叶的背面。哎哟,你真是个“勺道”的瓜。我心里在想。难怪老百姓说:苦瓜最“勺道”,你越关注它,它越结得多,就像人来疯。也难怪,人类尚且这样,何况瓜乎?数苦瓜的感觉真有趣,它不仅会给你带来出其不意的小惊喜,而且还会给你带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小幸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活在人世间的每个人都不容易,要面对各种压力,谁也不会有实际意义上的绝对幸福,那么,我们何不学会在生活的褶皱里打捞属于自己的小幸福——闻一闻花香,看一看夏日傍晚的火烧云,吃一吃那冰镇的瓜果,读一读自己喜爱的文字,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