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红色足迹,礼赞百年风华

LJ制作

<p class="ql-block">  七月流火,党旗飘扬。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延安监狱离退休党支部经监狱党委安排,于2025年6月27日组织了近40名共产党员乘座大巴车到南泥湾景点参观学习,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庆祝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南泥湾党徽广场景点,广场以鲜红的党徽雕塑为标志,是传承红色文化,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集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回荡,唱出了共产党员的心声,使大家感受到了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强化了对党的历史和精神的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全体共产党员面对宏大鲜红的党微,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举起右拳高昂地再次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出了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p> 在党徽前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抢时间在南泥湾稻田边拍照留影。</p> 参观南泥湾炮兵学校旧址。 <p class="ql-block">  延安炮兵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的摇篮,旧址见证了我军早期炮兵人才的培养历程,这里承载着人民军队军事教育的初创记忆。</p> 炮兵学校大礼堂。 炮兵学习书吧 炮兵退役装备。 <p class="ql-block">  参观后使我们了解到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和军事教育的历史,感受到革命初期军队建没的艰辛与开拓精神。</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央干部休养所(红楼)</p><p class="ql-block">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1941年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受到径济封锁,中央命令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43年生产取得一定成效后,中央管理局为中央领导同志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适合休养的地方,决定修建的干部休养所,设有俱乐部和舞厅等,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让人们能够走进历史场景。</p> 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及影像等形式,生动再现了三五九旅大生产运动的历史场景,使我们从中了解大生产运动的背景、过程及成果,更深刻理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代意义,是学习革命历史,传承奋斗精神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参观三五九旅旅部旧址。 </p><p class="ql-block"> 因旅部大门被锁,未找到管理人员,只好在墙外观看留影。</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三五九旅旅部旧址是大生产运动的指挥中心,里边保留了当年旅部办公,作战指挥的历史痕迹。在这里能感受到革命队伍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体会到军民同甘共苦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  回到姚家坡分监,在汉庄水库观看留影。</p><p class="ql-block"> 汉庄水库,是由延安监狱前身原陕西省姚家坡农场于1971年9月建成,是一座拦沙、防洪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库。不少老同志曾亲自参加过当年的修建工作。水库位于当时的七中队后川的汉庄外役点,平时主要由七中队管理,在外点设置有有线电话,如遇暴雨山洪便于抢险救灾。且七中队约有近700亩稻田灌溉水源来自该水库。后对坝梁经过几次加高加宽和排水渠道的修缮,所以不少老同志们对水库有深厚情感,这次专门前来看水库情况,并摄影留念,了切一心愿。</p> <p class="ql-block">  到了离别多年的姚家坡分监,得到了分监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款待,大家心情格外兴奋。不顾一天奔波的劳累,有曾经在自己住过的窑洞前留影,有在院内草坪合影留念,也有在大门外合影留念,忙的不以乐乎。</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分监干灶愉快就餐后,乘坐大巴车,冒着狂风暴雨,一路风雨兼程,平安返回。</p><p class="ql-block"> 从党徽广场誓言到革命旧址景点和汉庄水库,每一处都在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韧与荣光。作为老干部、老职工党员,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使命的传承者,愿以此次旅程作为前行的动力,让南泥湾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我们将以白发不改的赤诚,为党和监狱事业继续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 图片:董忠</p><p class="ql-block"> 文:李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