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里的潮汐:一场跨越重洋的重逢叙事(续篇二)南下坐标

李嘉吾

<p class="ql-block">从霓虹到骑楼</p><p class="ql-block"> 火车如银箭般刺破岭南雨幕,车窗外的景致如流动的画卷。上海的玻璃幕墙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广州的骑楼飞檐,檐角低垂,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抵达深圳,我们伫立河畔,凝望春笋大厦在水中的倒影。这座比日内瓦喷泉还要高耸的建筑,静默地诠释着震撼人心的 “中国速度”。</p><p class="ql-block"> 漫步珠海情侣路,港珠澳大桥的钢索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宛如巨龙蛰伏于海面。忽有熟悉的旋律随风飘来,“月光光,照地堂……” 那是记忆深处的粤语童谣,我们不自觉地接道:“年卅晚,摘槟榔……” 歌声飘荡在珠江口咸湿的空气里,仿佛时光倒流,失传多年的调子在此刻神奇复活,勾起了无数尘封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中山街头,古老的街巷与现代的商铺交织,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走进佛山祖庙,武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传出阵阵有力的呐喊,仿佛能看见昔日侠客们的飒爽英姿。</p><p class="ql-block"> 顺德的早茶桌上,氤氲的热气裹挟着鲜虾饺、烧麦的香气。我盯着竹蒸笼上精致的雕花,思绪飘向远方,一笼春风,半世乡愁、食<span style="font-size:18px;">咗双皮奶,先算到过顺德</span>,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p><p class="ql-block">广州骑楼里的八十一度春秋</p><p class="ql-block"> 因行程紧凑,我们只能在广州美豪怡致酒店与八十一岁的表姐一家相聚。表姐拄着手杖缓缓走来,银发在灯光下闪耀,宛如一捧珍珠。当她颤抖着拿出那本泛黄的全家福,手指停留在照片上母亲的题字处,声音哽咽:“钟摆停了,但珠江水还在流……” 照片里,母亲笑容灿烂,那是跨越三十余载的时光印记。</p><p class="ql-block"> 姐姐凝视着表姐的鬓角,透过骑楼窗洒下的光线,在地上投下彩色的光斑,正好落在两人交握的手背上。姐姐从手提袋中取出精心准备的瑞士纪念品,轻轻放到表姐手中,这份来自异国的心意,承载着多年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饭桌上,大家夹着香气四溢的广东烧鹅,欢声笑语不断。烧鹅皮脆肉嫩,甜味混着泪水涌进喉咙,这一刻,跨越千山万水的亲情在此汇聚,比瑞士巧克力更加醇厚绵长。</p><p class="ql-block"> 当黎明的第一缕光掠过大地,广州与上海,中国与瑞士,远处的珠江与天际相接,与记忆中的瑞士雪山日出重叠。我忍不住拿起相机,拍下这跨越重洋的画面,配文是:“流水会记住每一条归途,就像血脉会记住每一个潮汐。” 这一场跨越重洋的重逢,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相隔多远,血脉相连的亲情永远不会被时光和距离冲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