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宋克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七一”建党节前夕,笔者宋克杰来到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63-171号,瞻仰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石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一件件重大历史事件扑面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10月,攻占武汉。隨着革命势力从中国南部发展到中部,在广州的国民政府迁都武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中共中央从1926年9月起,抽调大批干部到武汉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7年初,中共四届中央执委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开始向武汉聚集。同年4月初,在汉的中央执委会委员、湖北区执委会委员和共产国际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开始行使党的最高职权。同月中旬,总书记陈独秀来到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正式由上海迁至武汉,选址在原汉口四民街61号、62号,这里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秘书厅办公的地方,“61号”成为当时中共中央机关的代名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纪念馆一楼前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和中共中央机关迁汉,使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彼时的江城,群英汇聚,风云蒸腾,中共中央机关在武汉开展国共合作,领导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召开中共五大、八七会议,作出了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暴动等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八七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英明论断,指引中国革命实现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纪念馆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胜利和失败交替、高潮和低潮跌宕、顺境和逆境接踵间,以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武汉淬炼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化解了大革命失败的重大危机,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和独立。“61号”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被誉为“1927年的中南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纪念馆展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由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和相邻的唐生智公馆旧址、原英商怡和洋行公寓旧址三栋历史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24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以“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命名的纪念馆。其中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为砖木结构的小楼,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余平方米,由一栋坐西向东的3层红砖瓦房及其副楼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原所有者是有“中国矿藏之父”之称的中国冶金学家王宠佑。房子地处原俄租界区,毗邻当时的唐生智公馆,而唐生智时为国民党左派,支持国共合作,选择这里有便于保障中央领导机关安全的考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年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以1926年9月至1927年10月党中央在武汉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主线,用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文献、档案、油画、雕塑、场景复原等综合型的表现手段,从“革命中心北移与中共中央迁汉”、“大革命局部失败与中共五大”、“革命危机加深与中共应对危机的努力”、“大革命全面失败与八七会议召开”和“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和中共中央离汉”等五个部分反映党在大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以及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这一历史性转折中的艰难抉择,生动阐释了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和独立,在危机中孕育新机的命运抉择和史诗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复原陈列依托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设立,恢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室,中共中央秘书厅办公室,陈独秀、蔡和森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办公室及卧室共31处中共中央机关原貌,再现中共中央在武汉奋斗的峥嵘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年秘书厅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纪念馆内,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的见证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一楼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独立门廊,二三层楼四对两米多高的阳台百叶窗。二楼为常委会会议室,几张桌子拼成的长桌上放着旧式热水瓶,旁边一张桌子上摆放着老式打字机、笔墨、纸张等。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这里召开了40多次会议,包括筹备中共五大。他们在这里分析革命形势,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研究决定各省的省委书记和一些重大的人事事项。</span></p> 纪念馆内的木制楼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当年中共中央机关使用过的轿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内陈设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如桌、椅、箱子、文房四宝、电扇、油印机等等基本上都是民国年间的老物件。包括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版的《晨报》《图画时报》《汉口民国日报》《中央日报》《向导》等当年报刊和民国十五年(1926年)版武汉老地图等历史文献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遗迹,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深刻理解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时代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注:作者宋克杰系湖北省企业联合会/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副秘书长)</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纪念馆外墙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宋克杰在与纪念馆毗邻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黎黄陂路步行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注:敬请点击“关注”或留言,可查阅宋克杰更多作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