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江南烟雨时(上篇)

镇海

<p class="ql-block">  黄梅时节,细雨如烟,似一首温婉的诗,轻轻地,悄悄地,如水墨画卷般缓缓展开,诗意在心头轻轻荡漾,让人沉醉不已,催人去寻觅山水间诗一般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为古越诸暨题词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  西施故里坐落于诸暨市城南苎萝山下,浣纱江畔,是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的出生地。诸暨作为越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是越国都城所在地,承载着勾践卧薪尝胆的复国传奇。‌‌</p> <p class="ql-block">  汉白玉雕像,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与越国另一美女郑旦合称“浣纱双姝”。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浣纱溪缓缓流过千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浣纱石,“浣纱”二字糸王義之书写。</p> <p class="ql-block">  越秀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罗东路2号西施故里景区内,是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为纪念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而建,展示其生平文物与传说,兼具爱国情怀与智慧象征‌。</p><p class="ql-block">‌古朴典雅的江南风格亭阁,周边有仿古街区、铜女浣纱雕塑等景观,可俯瞰浣江风光‌,</p><p class="ql-block">常举办西施主题文化活动,结合中国历代名媛馆等景点展现女性历史‌。</p><p class="ql-block">亭内可欣赏浣江景色,周边湿地与古街风貌融合‌。</p> <p class="ql-block">‌ 西施故里名媛馆‌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施故里旅游区入口处,是一处具有江南特色的庭院式仿古建筑,占地面积6521平方米。该馆以展现中国古代女性形象为主题,通过历史人物与艺术形式结合,系统呈现历代著名女性事迹,是国内罕有的专题女性文化展馆‌。</p><p class="ql-block">名媛馆内设有多个展区,包括四大美女、神女传说、才情淑女等七个单元,共展示了100多个中国古代女性人物。其中,四大美女是整个展馆的核心。馆内还设置有《浣纱记》砖雕照壁、十二花神庭院小品等静态景观和编钟乐舞动态展示项目。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名媛馆的历史氛围更为浓厚,也更具观赏性。整体布局动静相宜、空间多变、虚实结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人物活动的历史瞬间‌。</p><p class="ql-block"> 此外,西施故里旅游区还包括西施殿、范蠡祠、郑氏宗祠和裕昌号民俗馆等景点。西施殿是一座穿越千年的建筑艺术瑰宝,范蠡祠则纪念了帮助越王勾践复仇的智者范蠡‌。</p> <p class="ql-block">  西施故里四眼井的传说‌与两位古代美女西施和郑旦有关。相传在春秋末年,西施和郑旦分别住在苎萝山和金鸡山,她们有一天相聚在四眼井旁,以此为镜,暗自媲美。当西施探井相望时,郑旦靠近她,肩并肩,头碰头,井中出现了一对美人的倩影,倒影中两双明目,四只凤眼,如同明珠入井,把黑洞洞的井底都照亮了。两人离开后,村民在打水时发现井水中依然留着两位佳丽的倩影,四只明眸顾盼生辉。从此,郑旦与西施比美的佳话世代相传,这口井也因此得名“四眼井”‌</p> <p class="ql-block">  郑旦亭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苎萝山麓西施故里景区内,与西施殿隔空相对,属西施文化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建筑为八角重檐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设五级石阶,周以修廊环绕十二根雕刻石柱,上层采用三叠檐圆顶并置古式藻井。亭内设置巨钟,顶层设有栏形花窗,登临可眺望浣江及对岸的郑旦故里鸬鹚湾村。</p><p class="ql-block">作为纪念春秋末期与西施同被献于吴王夫差的越国美女郑旦而建,明代诸暨知县路迈曾为其立传正名。该亭现为中国4A级旅游景区西施故里的核心景观之一,与浣纱石、古越台等共同构成人文历史轴线。</p> <p class="ql-block">  荷香亭,静坐亭内可揽一池荷花,夏夜可赏荷塘月色!</p> <p class="ql-block">  范蠡祠,位于浙江诸暨,2006年3月建成。范蠡(lǐ)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诸暨是范蠡出道的地方,并在此生活12年。中国人有修祠庙、祠堂祭祖宗、祭神灵、祭先贤的习俗。 范蠡和诸暨的关系可以用“地灵造就人杰,人杰彰显地灵”这句话来概括。 诸暨这块灵光之地,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范蠡这个外来人口,使其治国安邦的潜能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充分施展。范蠡这个人杰的成功人生,彰显了“商圣”的名声。</p> <p class="ql-block">  佛堂老街‌是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的核心历史文化地标,拥有超过300年的历史积淀和2000余米的市井风貌。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因义乌江水运便利成为浙中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素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之称。‌‌‌‌</p><p class="ql-block"> 佛堂老街形成于清初,因水运商贸兴起而繁荣。明清时期已具备规模,是义乌、东阳、武义及永康的主要通商口岸,被誉为“小兰溪”,并列入“浙江四大古镇”之一。现存建筑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徽派风格为主,街道格局为“三纵三横”(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等),保留了大量木排门、矮柜台等传统商铺形态。‌‌</p><p class="ql-block"> 街道由青石板路与白墙黑瓦构成典型江南古镇风貌,建筑多为两层木结构,飞檐翘角与雕花门窗体现了精湛的徽派雕刻工艺。‌‌</p><p class="ql-block">保留了吴棋记民居、留轩小学等历史地标,其中吴棋记民居是佛堂富绅吴茂棋的宅邸,现为四合院布局,围合着东西南北四条“井”字形弄堂。‌‌</p> <p class="ql-block">  横跨义乌江 上廊桥,义乌江自南向北贯穿佛堂古镇,历史上曾是浙中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其航运功能直接促进了佛堂商贸的繁荣。古镇沿江而建,现存的多处古码头和桥梁(如万善浮桥、伏虎桥)均为义乌江航运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九龙湿地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42'31.092"—119°50'53.357",北纬28°16'44.245"—28°27'23.267"之间,总面积1815.99公顷。</p><p class="ql-block">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地处碧湖平原东侧边缘地带,土壤以潮土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截至2022年7月,有维管束植物113科376属612种,有脊椎动物5纲32目80科305种,昆虫类12目77科247属289种。</p><p class="ql-block">2008年,浙江丽水九龙湿地公园被原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入选。</p> <p class="ql-block">  丽水古称处州‌,这一名称始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因处士星见于分野而得名,历史上也曾被称为括州。‌‌</p><p class="ql-block">隋朝设立州制时,因天文分野观测到“处士星”,故命名“处州”,明朝洪武年间升格为处州府,管辖今丽水地区。‌‌</p><p class="ql-block">‌ 处州在唐代初期曾短暂改称括州,后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部分资料提及丽水得名于河流(古称恶溪,后改丽水)或丽阳坑,但此类说法多指向丽水县而非州级行政区的旧称。‌‌‌‌</p><p class="ql-block">官方文献及权威史料均以“处州”为丽水核心古称,其他名称多为部或短暂使用 。</p> <p class="ql-block">  处州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南明门</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夏至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