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脚踏三省”之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边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边城游记</b></p><p class="ql-block"> 边城,原名茶洞,是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小说中描绘的翠翠岛、拉拉渡等地方,现在仍能寻觅得到。2005年茶洞镇更名边城镇,隶属于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镇地处花垣县西北部,西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接壤,北与重庆市秀山县的峨蓉乡隔河相望,东连花垣镇,东北接保靖县的毛沟乡,南邻猫儿乡、民乐镇。</p><p class="ql-block"> 6月13日,我们从恩施梭出发前往边城,270公里的路程,走了四个半小时,入住秀山县洪安镇的清逸民宿,偶遇秀山县作协会员、文化发展研究会会员杨再义。杨再义在秀山县洪安镇人大主席位上退休,现与家人在洪安镇上经营一家(清逸)民宿和一家小型超市。杨再义对边城情况很熟悉,细心的给我介绍了景区情况,并将他所著的《边城诗梦》、《边城散记》两本书送给我。</p><p class="ql-block"> 湘西的凤凰古城,因沈从文小说《边城》而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边城(茶洞)镇 是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以“一脚踏三省”(湖南、贵州、重庆)的地理位置和湘西风情闻名;清水江与花垣河在此交汇,形成独特的“三省界碑”景观,素有“小南京”之称。近年来,边城也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旅游景区的边城,不仅有沈从文小说《边城》原型地的花垣县的边城镇(茶洞镇),还包括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以及贵州省的松桃县迓驾镇。</p> <p class="ql-block"> 走在边城的古街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时代。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还有那热情淳朴的民风,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在茶(湘)洪(渝)大桥上,可见入湘城楼巍峨耸立,入渝牌坊别具特色,桥下碧绿色的江水上,载着游客的船只来往穿梭,船尾荡起鱼尾形的波浪,沿江翠绿色的植被倒映江中,远处三省界碑处,游客们摆着各种姿势拍照留念,这此地此景,恰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映入眼中,让人陶醉不已。</p><p class="ql-block"> 清水江与花垣河的交汇处,三省界碑巍然屹立,成为了边城独特的地理标志。站在界碑旁,可以远眺对岸的贵州省和重庆市,感受到“一脚踏三省”的奇妙体验。</p><p class="ql-block"> 边城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如翠翠岛、拉拉渡古码头、刘邓大型雕塑广场、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指挥所旧址、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纪念馆等。</p><p class="ql-block"> 边城的腊肉、血豆腐、酸汤鱼等美食,都充满了湘西的风味与特色,值得品赏。</p><p class="ql-block"> 在边城,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学氛围和深厚历史底蕴,湘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体验到那份宁静与和谐,是文学、旅游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