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尤祖兵 美篇/李启贵</p> <p class="ql-block">关于纪念党校中专甲班同学联谊四十周年活动的函</p><p class="ql-block">党校中专甲班全体同学;</p><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四十载瞬即逝。当年我们怀揣梦想,相聚在市委党校中甲班,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的时光。如今,为了重温同学情谊、共话人生感悟,经部分同学提议并精心筹备</p><p class="ql-block">我们将于2025年7月1日在石化宾馆举办四十周年庆典活动,诚邀各位同学拨冗出席。现将有关事顶函告如下:</p><p class="ql-block">一,组委会成员名单;</p><p class="ql-block">李玉新,周代荣,付全义,徐发大,孟庆发。</p><p class="ql-block">二,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1,集体合影,分人拍照。</p><p class="ql-block">2,李玉新致欢迎词。</p><p class="ql-block">3,座谈发言,请周世惠,杜开学讲话。</p><p class="ql-block">4,请徐发大总结讲话。</p><p class="ql-block">5,自愿报名,因行动不便或家庭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参加,参会者注意往返途中安全。</p><p class="ql-block">6,认真执中央“八项规定”,不铺张浪费、不醉酒、不赌博。时间一天,免收费用。</p><p class="ql-block">会费收支公布:周世惠,文字材料发布:李启贵</p><p class="ql-block">枝江市委党校中专班甲班同学联谊会</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2日</p> <p class="ql-block">枝江市委党校中专甲班同学联谊回溯</p><p class="ql-block">同学情谊如晨曦中的露珠晶莹剔透、珍贵无比,映照着我们夕阳无限好。同学之间的情谊是彼此记忆中的温暖的篇章,无论路途遥远,这份情谊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宝藏。时光茬苒、岁月如梭,但是同学情谊却愈发珍贵。感谢那些一起走过的路,让我们拥有共同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一,深情看望大病同学,面对现实迎接未来</p><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们看望了周代荣、李元弟、李洪性、李绪才、严运民等同学,集体赠送慰问金,到医院和家中探望,把温暖送到病人的心坎上。</p><p class="ql-block">二,恭祝同学生日快乐、祝福身体健康、福寿双全</p><p class="ql-block">我们为周代荣、李元弟、严运民、时永国、杜开学、周世惠、李启贵、谢远秀、付全义、田中新、李绪权、郭明玉、余瑞金、徐发大同学祝福他们的六十岁、七十岁生日快乐,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p><p class="ql-block">三,沉痛悼念逝世同学为逝者送别</p><p class="ql-block">含泪追忆与君听、天堂无病君安息。甲班同学逝世的有张雄、胡庆国、毛国福、李元弟、李绪才。在他们生病住院期间,轮流到医院和家中看望,病逝后委托代表到灵堂送别,告慰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四,祝贺李绪才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p><p class="ql-block">2017年6月,李绪才在(北京)全国人民调解员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同年李绪才荣获“宜昌市第二届十大法制人物”,同学们全程参加了评选,为其投票、为其赞颂。</p><p class="ql-block">五,祝贺《故乡的路》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2019年,李全柱所著《故乡的路》由三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宜昌籍作家李全柱的第二部散文集,《故乡的路》讴歌了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一个瞬间的时空光芒,同学们为李全柱祝贺!</p><p class="ql-block">六,组织同学三十年、三十四年、四十年庆典。</p><p class="ql-block">2015年倡议组织党校中专班三十周年庆典,参加师生45人。2019年甲班同学组织参观市委党校新校区、游览金湖生态温地公园,13位同学参加了活动。2025年7月1日,组织甲班同学四十周年庆典活动。</p><p class="ql-block">七,联络员坚持不懈、热心人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李启贵甘当联络员,为同学们服务。党校三十年庆典活动中李绪才出资一万元、徐发大出资五千元,印刷纪念册。甲班同学四十年由李玉新、徐发大、付全义、孟庆法自愿各出资一千元,保证活动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八,微信群为阵地、同学大力支持 甲班同学微信群,多年来坚持,早上有问候、生日有祝福、大病有探望、逝世有送别。时序更替,岁月如歌,祝福同学们健康长寿、吉祥安康的心愿永记心中!</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日</p> <p class="ql-block">致枝江市委党校甲班40周年庆典的贺信</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见信如晤!得知枝江市委党校甲班4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我本满心期待,渴望跨越山海,与大家共赴这场承载着青春记忆与深厚情谊的盛会。然而,无奈病魔缠身,我只能遗憾地缺席此次庆典,心中满是失落与牵挂,在此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歉意,也遥寄这封信,表达我对党校、对老师和同学们最热烈的祝贺与最真切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我们相聚在枝江市委党校甲班。那段求学时光,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篇章。教室里,我们一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课后,我们漫步校园,畅谈理想与未来,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记得我们曾为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也曾在考试前互相鼓励、挑灯夜战;记得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为班级荣誉拼搏奋斗。那些日子里,我们结下的深厚情谊,如陈酿的美酒,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醇厚。</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梦想拼搏。虽然平时联系不算频繁,但我始终关注着每一位同学的动态,为大家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为大家生活中的点滴幸福由衷地开心。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们之间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 如今,迎来了甲班40周年庆典,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耀时刻。我虽不能亲临现场,但心早已与大家紧紧相连。我能想象到,庆典现场一定热闹非凡,同学们相见时那激动的拥抱、灿烂的笑容和饱含深情的话语;也能想象到,大家一起回忆往昔、展望未来,共同为党校的发展送上最美好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要向培育我们成长的党校和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是党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掌握了知识和本领,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祝愿亲爱的同学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希望大家在此次庆典中尽情享受相聚的欢乐,重拾青春的美好回忆。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早日康复,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叙同窗情谊,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次祝贺党校甲班40周年庆典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想念大家的[同学]宋敬宜 2025年7月1日</p> <p class="ql-block">李玉新致欢迎词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盛夏蝉鸣,枝江焕彩,在这充满希望与热情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喜悦与期待,相聚在石化宾馆,共同庆祝枝江市委党校中专甲班40周年庆典。我谨组委会,向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的老师、校友和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枝江市委党校中专班在时代的召唤中应运而生。从一间间教室的书声琅琅,到一次次实践中的探索求知,中专班以其坚定的教育使命,为枝江乃至更广阔的天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你们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在这里收获真挚的情谊,在这里塑造了奋斗的品格。教室里的专注身影、操场上的青春活力、社会实践中的责任担当,都成为了中专班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硕果累累。各位校友离开校园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在党校中专班所学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的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奉献汗水;有的投身经济建设,在商海拼搏助力枝江腾飞;守护一方百姓幸福安康……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专班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母校赢得了无数荣光。</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重聚于此,既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展望。希望各位校友能借此机会,重温同窗情谊,再叙师生情缘。也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中甲班同学联谊,让中专班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40周年庆典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周世惠在党校中专班40周年庆典座淡会的发言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今天,站在这里作为同学代表发言,我的内心充满感慨与感动。四十年时光流转,我们从党校的青葱学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奋斗者。我们曾经重聚母校,熟悉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那段镌刻在记忆深处的青春故事。</p><p class="ql-block"> 记得四十年前,我们怀揣梦想走进枝江市委党校。教室里,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操场上,我们并肩奔跑、挥洒汗水,结下了最纯粹的同窗情谊;实践课堂上,我们深入基层调研,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埋下了服务社会的初心。那些挑灯夜读的专注、课堂讨论的热烈、课后漫步的欢笑,都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们奔赴不同岗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拼搏奋进。有人投身基层,用脚步丈量土地,助力乡村振兴;有人深耕行业,用专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有人默默坚守,用奉献诠释责任,书写平凡中的伟大。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始终牢记党校赋予的使命与担当,用行动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将中甲班的精神火种播撒在各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今天重聚在一起,不仅是追忆往昔,更是感恩传承。感谢党校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用知识与人格魅力为我们点亮前行的明灯,感谢同学们四十年如一日的情谊与牵挂。这份情谊,是岁月沉淀的温暖,是跨越山海的牵挂,更是支撑我们一路向前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愿我们继续以中甲班学子的身份为荣,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愿我们有机会回母校,为党校发展建言献策;愿我们携手并肩,将这份情谊化作推动地方建设、助力党校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祝愿下一个十年,我们依然能相聚于此,共话初心,共赴山海!</p><p class="ql-block"> 最后,衷心祝愿枝江市委党校桃李芬芳、再创辉煌!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顺遂!祝愿同学们平安喜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退役军人代表,在市委党校中专甲班四十周年庆典这个特殊时刻发言。四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回首往昔,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我们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踏入市委党校中专甲班的大门。那时的我们,青春年少,朝气蓬勃,开启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学习生涯。课堂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案例,从政治思想到人文素养,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成长的蜕变。课后,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分享着彼此的梦想与追求,那些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至今仍在我心中闪耀。</p><p class="ql-block"> 在党校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培养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我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党的理论,传承党的精神,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这段经历,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们日后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回忆投身军旅,在部队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无论是日常的艰苦训练,还是执行任务时的生死考验,我都始终坚守着军人的职责,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部队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坚韧不拔、团结协作,更让我明白了奉献的意义。那些摸爬滚打的日子,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岁月,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退役后,我回到地方,重新融入社会。虽然身份发生了转变,但我始终牢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是党校培养出来的学子。我努力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和党校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工作中,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在工作中,我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地方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再次相聚在这里,心中满是感慨与激动。看着曾经熟悉的面孔,虽然岁月在我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大家眼中的光芒依旧炽热。</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我们虽然年迈,但我们的初心未改,使命犹在。在新的时代征程中,让我们继续发扬党校的优良传统,传承军人的优秀品质,<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党校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同学们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一时永国</p> <p class="ql-block">徐发大在庆典活动上的讲话尊敬的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枝江市委党校甲专甲班40周年庆典,在建党104周年纪念之时圆满落下帷幕。此刻,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充满感恩。在此,我谨代表庆典筹备组,向所有为本次活动付出心血的工作人员、向远道而来共襄盛举的各位校友、向始终关心支持甲专班发展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回首今天的庆典,一幕幕场景令人难忘。老照片里泛黄的青春记忆,与现场重逢的欢声笑语交织;座谈会上,校友们结合各自经历,为党校发展和地方建设建言献策,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联谊活动中,大家重走校园路、共忆同窗情,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纯粹炽热的求学时光。这些珍贵的瞬间,不仅是对甲专班四十年历程的深情致敬,更是对"同窗情、师生谊、赤子心"的生动诠释。</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甲专班因时代所需而成立,在党校这片沃土上,为社会培育了一批批政治坚定、业务扎实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的你们,有的成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有的成为行业创新的领军人物,有的默默扎根一线服务群众。你们用奋斗践行初心,用实干诠释担当,不仅为母校赢得了荣誉,更用实际行动证明:甲专班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滋养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庆典,既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深知,甲专班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更离不开校友们的薪火相传。在此,恳请各位校友继续做中甲班精神的传承者、党校事业发展的支持者——常回母校看看,分享经验智慧;积极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培养;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谱写党校教育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枝江市委党校中甲班:四十载风华正茂,新征程再谱华章!祝愿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事业顺遂,愿我们的情谊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息、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贺党校同学四十周年庆典</p><p class="ql-block"> 四十载光阴流转,党校同窗的记忆却历久弥新。犹记往昔,书声琅琅中激扬理想,研讨辩论间碰撞思想,青春的热血在知识的沃土里澎湃生长。</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聚首,鬓染霜华,眉眼间沉淀着岁月的从容。翻看泛黄的老照片,往昔的青涩与朝气扑面而来,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夜、并肩前行的足迹,早已镌刻成生命中最珍贵的勋章。</p><p class="ql-block"> 值此四十周年庆典,愿同窗情谊如陈年佳酿,愈久愈醇;愿你我初心不改,在人生新征程上继续携手,共赏岁月繁花,续写情谊长歌!</p> <p class="ql-block">镜头定格的瞬间,四十年时光在相纸间轻轻震颤。曾经的青年们啊,如今鬓角凝霜,却仍像当年围坐党校课桌般——腰板挺直,目光里盛着未凉的热望。前排的老书记带病参加聚会,嘴角还是那抹熟悉的沉稳笑意;后排的“辩论高手”紧靠邻座肩膀,仿佛下一秒又要争起课堂上的某个论点;角落里的女同学指着照片轻声笑,说“你看,当年咱们记笔记的本子,现在都成了传家的‘红宝书’”。</p> <p class="ql-block">同学身着孔兰色纪念衬,身影里藏着四十年的星霜履痕:有人的掌心磨出了基层走访的茧,有人的眼底映着改革前沿的光,还有人胸前的党徽,在岁月里擦得愈发锃亮。可无论走过多少风雨,合影里每个人的腰背,都还挺着党校熔炉里炼就的“硬骨头”——那是写在结业鉴定上的“实事求是”,是刻进灵魂的“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视频由筹备负责人、同学联谊牵头人、微信群主李玉新制作。</p> <p class="ql-block">临江仙·党校同窗再聚</p><p class="ql-block"> 党校重逢欢意畅,华堂笑语绵绵。</p><p class="ql-block">当年同聚志盈天。</p><p class="ql-block">课堂研政理,课后话流年。</p><p class="ql-block">且看佳人姿韵在,才情依旧堪怜。</p><p class="ql-block">历经风雨志犹坚。</p><p class="ql-block">时光添雅意,风采胜从前 。</p> <p class="ql-block">或许合影的意义从来不止于“留念”——它让我们看见,原来四十年的路,我们竟一直沿着党校课堂的方向在走:从“学生”到“践行者”,从“求知”到“奉献”,变的是时光刻度,不变的是合影里始终未改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甲班参会同学;周代荣,严运民,孟庆法,李先明,时永国,周世惠,李启贵,谢远秀,田中新,付全玉,余瑞金,李玉新,李绪权,郭明玉,魏天玉,李诗成,李全柱,王元海,徐发大,乙班代表杜开学,尤先喜,摄影师尤祖兵,计22人。</p><p class="ql-block">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宋敬宜、王仁秀、李洪性,3人。</p> <p class="ql-block">贺党校同学四十周年庆典</p><p class="ql-block"> 四秩流光一瞬过,黉门旧忆涌心波。</p><p class="ql-block">课堂共议苍生策,寝室同吟岁月歌。</p><p class="ql-block">昔日青春如旭日,今朝霜发似银蓑。</p><p class="ql-block">重逢且把金樽举,情谊绵绵永不磨。</p> <p class="ql-block">赞当过兵的党校同学</p><p class="ql-block"> 迷彩戎装岁月稠,熔炉淬骨志方遒。</p><p class="ql-block">沙场曾铸英雄胆,党校今添智慧谋。</p><p class="ql-block">铁纪凝魂昭本色,丹心映日写风流。</p><p class="ql-block">同窗共研兴国策,再续华章耀九州。</p> <p class="ql-block">李全柱,1955年3月出生于农民之家,湖北枝江白洋人。8岁半入读小学,酷爱画本和写文章。14岁辍学当民工,修铁路、筑公路、挖水库、开沟渠等。1975年5月参加工作(期间在县委党校读书3年),先后从事文秘、武装、宣传和党务工作等(副县级待遇)。1991年开始写散文、小小说、杂文等。在多家报纸、刋物和电台发表作品200余篇,近50万字,并多次获奖。已出版散文集《感悟人生》。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杂文学会理事。</p> <p class="ql-block">赞党校同学慷慨解囊办庆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党校同窗情意真,解囊相助见情纯。</p><p class="ql-block">无私奉献倾心力,庆典欢腾忆旧辰。</p><p class="ql-block">昔日求知同奋进,今朝聚首倍相亲。</p><p class="ql-block">感恩此义如春暖,岁月长怀这份珍 。</p> <p class="ql-block">《党校同学四十周年庆典有感》</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光阴流转,党校同窗再聚首,恍若昨日课堂的朗朗讨论,今朝已染霜华。席间相顾,忆起当年求知的热忱——在书页间探寻真理,于辩论中明晰方向,那些被理想浸润的时光,早已刻进生命的年轮。</p><p class="ql-block"> 如今重逢,虽岁月在脸上绘就纹路,眼中却仍有当年的星火。有人深耕基层,把初心酿成万家灯火;有人投身改革,将担当融进时代浪潮;更多人在平凡岗位上,把党校所学化作日复一日的坚守。觥筹交错间,不谈功名,只道“当年咱们在党校宿舍聊到凌晨的那个议题,如今竟成了现实里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最动人的是那份未改的赤诚:说起国家发展,依旧热血澎湃;聊到民生小事,依然眉头紧蹙。原来四十年变迁,变的是鬓角的白,不变的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聚散终有时,此去山高水长。愿你我仍怀党校求学时的纯粹,在人生下半场,继续以“熔炉”淬炼出的底色,写好属于自己的“后半篇文章”——不为别的,只为那年课堂上,我们曾共同望向的,那片晴朗的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党校同学四十周年聚有感</p><p class="ql-block"> 李全柱</p><p class="ql-block">昨日受邀回枝江,</p><p class="ql-block">党校同学聚满堂,</p><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不间断,</p><p class="ql-block">知心话儿暖心房。</p><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读党校,</p><p class="ql-block">你我不分城和乡,</p><p class="ql-block">团结互助见真情,</p><p class="ql-block">不负芳华写篇章。</p><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不饶人,</p><p class="ql-block">年过古稀鬓发苍,</p><p class="ql-block">调整心态不惧老,</p><p class="ql-block">冲刺百岁铸梦想。</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日</p> <p class="ql-block">周代荣,1944年12月</p> 严运民,1946年10月 李先明,1946年12月 孟庆发,1947年1月 时永国,1947年4月 杜开学,1947年11月 周世惠,1947年11月 谢远秀,1948年11月 李启贵,1948年12月 魏天玉,1950年3月 付全玉,1950年6月 田中新,1950年9月 李玉新,1952年2月 尤先喜,1952年4月 李绪权,1952年8月 郭明玉,1952年8月 余瑞金,1952年11月 李诗成,1954年2月 王元海,1954年2日 徐发大,1955年2月 李全柱,1955年3月 宋敬宜,1947年4月 王仁秀,1952年11月 李洪性,1950年11月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尤祖兵凭借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实现自学成才,对摄影艺术怀有赤诚热爱。在创作中,他始终秉持匠心,以独到的审美视角捕捉瞬间。其作品构图精妙考究,画面简洁凝练,取景角度既精准把握场景精髓,又充满奇思巧思。光影运用更是别具一格,通过细腻的明暗层次塑造,赋予作品丰富的质感与深邃的意境。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创作实力,尤祖兵现已成为中国卫生摄影家协会会员,在摄影领域持续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启贵,男,湖北枝江人,1948年12月出生。1966年参加工作,1968年入伍,在铁道兵二师七团仓库当兵,1969年入党。1973年退伍安置在枝江市粮食局工作,曾任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p><p class="ql-block">1985年5月参加接待联合国粮农组织来枝江考察。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枝江市委党校中专班学习。1995年4月陪同枝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考察希望集团。</p><p class="ql-block">退休后,在联谊会支持下寻找战友1120人,主持参加战友聚会13次。</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美篇》377篇,阅读量218万人次。在铁道兵网站和推荐到《今日头条》《新华网》79篇。</p><p class="ql-block">在《枝江文史》发表“援越抗美纪事”、“老骥伏枥为粮缘 毕生所求终成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