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供港工程60周年纪

湛卢山上一棵草

<p class="ql-block">香港自1963年遭遇百年大旱后,淡水供应危机凸显。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推动下,中央政府与港英政府达成协议,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了香港缺水问题。</p> <p class="ql-block">一、工程建设背景</p><p class="ql-block">1963年大旱:</p><p class="ql-block">香港稀少的几个水塘(水库)近乎干涸,市民每4天仅供水4小时,经济与社会面临瘫痪。</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决策:1963年12月,周总理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保障香港供水”。中央财政拨款3584万元(占当时全国财政收入的0.1%),由广东省具体实施,由副省长曾生【原华南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统筹执行。</p> <p class="ql-block">三、后续扩建与升级</p><p class="ql-block">1)1974-1978年第一次扩建,投资1.5亿元,年供水量提升至1.68亿立方米,满足香港80年代需求。</p><p class="ql-block">2)1987-1994年第二次扩建 </p><p class="ql-block"> - 投资20亿元,年供水能力达7.2亿立方米,供港占比超70%。</p> <p class="ql-block">3)2000-2003年第三次改造 </p><p class="ql-block"> - 投资49亿元,全线改为封闭管道,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年供水能力24.23亿立方米(2023年供港8.2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需求75%-80%)。</p> <p class="ql-block">四、现状与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累计供水:截至2023年,累计对港供水290亿立方米,相当于2.6个洞庭湖年蓄水量。</p><p class="ql-block">- 工程荣誉: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2022年获“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遗产工程”称号。</p><p class="ql-block">- 历史意义:周总理曾称此工程为“祖国对香港同胞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血浓于水!</p><p class="ql-block">伟哉周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