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跋:释“观澜”(一)

蔺睿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贵州行》写到《百里杜鹃》就打算罢笔。却有微友提问:为什将《百里杜鹃》第三幅“诗配画”冠名为“观澜”?我也有意作个解释,权当是《贵州行》的跋文吧。</p><p class="ql-block"> (一) “观澜”一词的含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菓树瀑布景区陡坡塘攝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 字面意思</p><p class="ql-block"> “观”:有观看、观察的意思。它表示主动地用眼睛去查看、审视某样事物,是一种视觉上的感知行为。</p><p class="ql-block"> “澜”:本义是指大波浪。在自然界中,澜通常是指水面因风力等因素形成的较大起伏的波浪,具有一定的气势和动态感。</p><p class="ql-block"> 所以,“观澜”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观看大波浪。比如在海边,人们站在高处眺望海面上汹涌澎湃的波涛,就可以说是“观澜”。</p><p class="ql-block"> (2) 引申含义。</p> <p class="ql-block">苏轼《赤壁赋》写意画(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❶ 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欣赏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例如,当人们站在江边或者海边,看到波涛汹涌的江水或者海水,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象让人震撼,这就是一种“观澜”的体验。像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江上波澜的场景,就可以用“观澜”来形容这种欣赏自然波涛之美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攝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❷ 比喻观察事物的动态变化</p><p class="ql-block"> 在更抽象的层面,“观澜”也可以比喻观察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就像波浪有起伏、变化一样,事物的发展也有高潮和低谷。例如,在分析社会现象、经济形势等复杂事物时,人们可以像观察波浪一样去观察这些事物的变化趋势。比如“观澜于时代潮流之中”,意思是观察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就像观察波浪一样去洞察其中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贵州千亩樱花攝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❸ 象征开阔的视野和胸怀</p><p class="ql-block"> 由于波澜壮阔的场景往往给人以开阔、宏大的感觉,“观澜”也象征着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它暗示着一个人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不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例如,一个人如果能够“观澜”,说明他有较高的格局,能够看到事物的全貌,而不是只关注局部。</p> <p class="ql-block">苏轼《赤壁赋》书法选(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澜”因其丰富的内涵,既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壮美(如苏轼笔下的江澜),也可比喻对事物动态的观察(如“观澜于时代潮流”),更象征开阔的视野与胸怀。这一词汇的多元性,使其成为贯通自然、人文与哲思的独特表达。</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