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104岁生曰之时,我怀着对党无比敬仰之心,来到乌溪江岭详乡,抱珠龙村,徐以新陈列馆,瞻仰革命先辈徐以新伟大的,不平凡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徐以新16岁在校读书,接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瞒着父母親,参加了北伐军,从此走出大山,意无反頠的投身革命的浪潮中</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抱珠龙村是岭洋乡政府的所在地,环境优雅,风景迷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口广场,也是公交站</p> <p class="ql-block">这是九四年徐以新与钱其琛等老干部在茶欢会上</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零年与杨得志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七一年与董老合影</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徐以新先后四回乡,都很纸调,为家乡人民实实在在的谋了不少利益</p> <p class="ql-block">徐以新的夫人陆红,是杭州人,也是几次冲破家庭索博,投身革命,在延安与徐以新相识,相爰,结为革命夫妻</p> <p class="ql-block">合家欢乐</p> <p class="ql-block">钱其琛在徐以新的悼念词中,髙度评价。</p><p class="ql-block">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无论是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还是受到党内机会主义的迫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他都坚贞不屈,正气凛然,刚正不阿。</p> <p class="ql-block">1963年徐以新大使夫妇,在叙利亚大使馆与马海德大夫祖孙三代合影</p> <p class="ql-block">徐以新一生的简历</p> <p class="ql-block">徐以新一生的简历</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中共“七大”三位代表合影,自左至右为徐以新,蔡畅,陈赓</p> <p class="ql-block">1953年徐以新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p> <p class="ql-block">1953年徐以新在德国波茨坦夏宫</p> <p class="ql-block">苏联中山大学的内部斗争,因和斯大林观点不同,也加害于中国的留学生,当时有29人表决,因当时徐以新年纪最小,是共青团员,只能算半票,这样就产生了二十八个半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徐以新由1994年12月逝世于北京,终年84岁,尊照他的遗嘱,部分骨灰回故乡,抱珠龙村,说明他从未忘记故乡。</p>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每年清明,家乡的子孙后代,少先队员,党政机关干部,都隆重扫墓,他一生为党,为人民鞠弓尽责,死而后也,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p> <p class="ql-block">乌溪江人杰地灵,抱珠龙风水宝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