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风采

冬天里的火

<p class="ql-block"> 血染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观话剧《晋绥儿女》</p><p class="ql-block"> 文/冬天里的火</p><p class="ql-block"> 6月28日晚,山西省话剧院上演的话剧《晋绥儿女》,在太原工人文化馆隆重上演,我观看了这次演出,觉得很震撼。</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解放区群众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踊跃参军上战场,结对运送粮食支援前线,他们“献过钱财献儿女”,为保卫延安、为解放军取得西北战场的胜利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牺牲,唱响了一曲晋绥儿女经天纬地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悍然挑起国内战争,胡宗南部队大举进攻中国革命的中心——延安。在这种情况下,晋绥解放区青年纷纷参军奔赴西北战场,父老护送粮食过黄河,支援前线。</p><p class="ql-block"> 具体情节是这样的:兴县巡检司村青年徐全有和临县碛口李家窑村青年李家宝,都参军上前线。临行之时 ,同村青年女子王玉梅和徐全有自由恋爱,给徐全有送定情之物——并蹄莲荷包,正在难解难分之时,和王玉梅从小定娃娃亲的李家宝也前来辞别,被碰了个正着。这样李家宝不依不饶,徐全有寸步不让,王玉梅面对亲人上战场也左右为难,三家父母也强烈冲撞, 特别是李家宝父亲要当场了断。这样的情感冲突与矛盾,推进着故事的发展,深刻刻化了晋绥儿女的儿女情长与家国大义,赞美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深明大义。青年徐全有和李家宝带着这样的遗憾,奔向了战场。在平日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在战场他们又互相掩护,是革命战友。可只要谈到玉梅,就唇枪舌战,互不相让 ,父母之命和自由恋爱,发生着强烈冲突,他们又成为情敌。只是在小南山敌人阻挡着运粮队伍前进的道路,他们在向小南山发起攻击时,他们又是生死相依的战友,用他们的英勇与生命,夺取了小南山,为运粮队伍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为战斗部队解决了粮食不足的困难,为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战友—情敌——弟兄,这样几重关系,说明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他们什么也可以放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p><p class="ql-block"> 还有,子弟兵在西北作战,还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困难,这就意味着战事的吃紧。王运波这位教书先生,因打日本人,腿受了重伤,当下自己又遭病。可他凭着对革命的忠诚,凭着自己早年在太原读书,熟悉汾河川、吕梁山的道路,毅然带领村人走上了运粮道路。李家窑村长李清河也带领村人加入了运粮队伍,两村人走在一起,因玉梅和家宝的婚姻纠葛,从嘴舌相讥到拳脚相加,经玉梅“有负李家人”诚恳诉说和认错,两村总因在“支援前线打胜仗”的大目标下,顿释前疑,齐心协力,走在运粮的路上。个人的恩恩怨怨,比起支援前线的大目标来,都显得无足轻重!这样明事理 ,识大体,顾大局的乡亲,谁都会深受敬佩的。</p><p class="ql-block"> 不怕牺牲。在攻取小南山的战斗中,全班只剩下徐有全和李家宝,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为了活着回去,娶到自己心怡的玉梅,可是,为了取得斗争的胜利,他们又是那样的义无反顾,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夺回了小南山 。看到这里人们是多么的惋惜和不忍心啊!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这就是晋商儿女的奉献,这就是晋绥儿女血染的风采,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吕梁精神,融入了浓妆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还有王运波老人,在运粮路上,因为敌人的袭扰,拉粮的骡马受到惊吓,向峭壁奔去,这时,他用尽平生力气,奔到悬崖边上,用自己的拐杖,拦住了惊马,保住了粮食,自己却掉到悬崖下,壮烈牺牲,为了支援前线,献出了自己老迈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无私奉献。以上的几位乡亲的牺牲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晋绥儿女为革命牺牲的真的是成千上万。全剧故事套故事,进一步揭示出其中原因。在开始运粮时,李家窑村长李清河的不积极、不主动,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村民对他有看法。其实,后来人们恍然大悟,他只是为了守护全村的“七十三盏灯”亮,因为全村由原来的三百二十多盏灯,由于抗战 ,乡亲们参军参战支前,年轻人损失严重,只剩下这仅有的七十几户,有的失去丈夫,有的成为孤儿,有的无人送终……真的是惨不忍睹啊!李清河的大儿子,二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他把三儿子李清河也毅然送上战场。这样的牺牲与奉献,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啊!谁能用语言去形容与描述,剧场里不时传来哭泣声!</p><p class="ql-block">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全剧写出了晋绥群众最英勇的悲壮,他们为中国革命提供粮食、付出艰辛、牺牲生命、牺牲爱情……两个村群众的无私奉献的行为,代表着晋绥儿女的英雄群体 ,他们通过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塑造出伟大的吕梁精神。大义,牺牲,奉献,是吕梁精神最主旋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在吕梁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实现了小康,正向现代化的美好生活挺进。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英雄精神,更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重温这样讴歌吕梁人民革命英雄主义的作品,我们更平添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吕梁的明天将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看过剧目,我心情难以平静,赋诗一首,以寄怀:</p><p class="ql-block"> 忠魂</p><p class="ql-block">九曲黄河万里奔,浪花朵朵诉忠魂。</p><p class="ql-block">纵怀男女情肠热,那胜国家高义存。</p><p class="ql-block">阡陌运粮随父老,沙场战斗走儿孙。</p><p class="ql-block">经年奉献征程苦, 赢得英名代代尊。</p><p class="ql-block"> 2025.7.1日于并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