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踏歌行

Zzz

带母亲一起去看七月的桃花潭水 <p class="ql-block">“妈,你准备一下,明天带你一起去旅游”,我对着有些耳背的母亲大声说道。“去哪儿”?一辈子都喜欢旅游的母亲一听说出去玩,立刻就来了精神。“你不是喜欢花吗?我们去的地方,有桃花三千,你不是喜欢喝酒吗?我们去的地方有万家酒店”。我模仿汪伦当年的口气,和母亲开着玩笑。“你不要骗我,现在都到了六月底,桃花早就榭了,我虽然老,但还没有糊涂”。看着母亲貌似精明,恨不得把“不服老”三个字刻在脸上的神情,和我们小时候当别人说自己“小毛孩子,懂个屁”梗着脖子心里不服气的神态像极了</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为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及他和汪伦之间的传奇佳话,使得这个当年默默无闻的小镇名扬天下,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动人的送别之地。整个景区分东西两岸,从东岸乘竹筏到西岸,西岸是主景区,雨后的桃花潭,烟雾缭绕,若隐若现,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丝丝波纹,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和两岸的青山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置身其中,山水之间的诗意快乐,让你顿忘尘嚣。</p> <p class="ql-block">弃舟登岸,信步走在古镇老街,两侧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只是原本粉白的墙体,已经被岁月熏染成淡淡的黄。石板铺就的路面发出幽幽的光,那上面的每一道磨痕都是时光的篆刻,每一处凹陷都盛着往事的雨水。漫步其间,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千年之前汪伦踏歌送别时扬起的尘土,仿佛听到李白微醺时那踉跄的脚步。如今“万家酒店”的美酒依旧醇香,桃花每年依旧在春风里绽放,只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已成绝唱,再也无人拍案高吟。潭水不言,静观桃李春风。游人来了又走,所有的相逢与别离,最终都化作一缕烟岚,溶进那亘古苍翠的潭水之中,成为一滴不起眼的水珠。</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起时,我驾车离开桃花潭驶往此行的下一站——千岛湖。在车上母亲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同刚出发时那兴高采烈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妈,你累了吗”?“还好”,母亲的回答模凌两可。“不过是普通的一潭水,跑这么远来看,不值得”。母亲的话太雷人!我本想告诉她,就是这看起来普通的一潭水,因为一首送行诗而活了千年,火了千年。它的每道波纹里,都藏着盛唐的月光,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在母亲的认知里,既没有“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深邃意境,更没有“不及汪伦送我情”浪漫情怀。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传奇,对她来说不过是旅游小册子上面的几行铅字。不一会,便传来了母亲的鼾声,车窗外,山影如墨,我想这世上有许多的美好,并不是都能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可。就像这桃花潭水,虽然流淌了千年,可真正懂得它的,终究只有当年的那个“谪仙人”以及他诗里面的那个永恒少年。梦中的母亲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我想也许是桃花潭之行并没有她想象的那般美好,所以才在梦中露出遗憾。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其实,遗憾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旅行也是同样,母亲的桃花潭之行,只是炎热夏季里的一次普通出行,我的桃花潭却是无法与她分享的藏在诗句深处的那个大唐王朝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