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传文脉 丹青翰墨颂党恩

关关

李家沱书画协会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30日上午,暴雨如注,我裹紧外套走进恒大城活动基地,雨水顺着伞骨滴滴答答地敲打着地面。这里即将迎来李家沱书画协会的“七一”主题活动,也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书画展的筹备会。尽管天气恶劣,但已有不少会员陆续抵达,他们的衣衫被雨水打湿,却掩不住眼中的热情。30余名会员,58幅作品,这是属于我们的一份赤诚献礼。</p><p class="ql-block">蒋传江主席站在室内,手持麦克风,声音坚定而有力:“我们将要以‘三个坚持’办好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他的身后是红色窗帘与吊灯交织的背景,仿佛映照出那段热血岁月。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政治性、公益性、创新性,每一个词都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老艺术家们纷纷主动请缨,认领主题创作任务,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p class="ql-block">蒋传江提出“三捐”方案时,全场沉默片刻,随即响起掌声。党员将带头捐作品义卖,会员自愿捐创作物料,社会贤达捐文化基金。我们虽无经费,却有信念。这份信念,足以让我们在风雨中前行。</p><p class="ql-block">蒋主席提出的“五个一”工程,让我们看到了更远的未来。组织一次红色采风、举办一场军民联、一场文化沙龙、开展十场社区巡展、培养百名青少年书画爱好者。这不仅是纪念,更是传承,是将这段历史深植于下一代心中的努力。</p><p class="ql-block">我们围绕“如何用书画讲好中国故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提议用传统水墨描绘抗战场景,有人则希望尝试数字艺术,将历史与现代结合。尽管意见不一,但我们都明白,这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蒋传江的作品以行书挥洒,笔墨间尽显豪情。那句“笔底江山铁石梅花棠概楼前风月大川香草风冻”仿佛将我们带入了江山如画的意境之中,也映照出他对党、对国家的深情。他的笔触有力却不失柔情,正如我们今日的创作,既是纪念,也是传承。</p> <p class="ql-block">罗伦的牡丹画得极美,色彩浓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韧与绽放的故事。抗战胜利,不正是如此?在战火的洗礼中,我们的民族如同这牡丹,越挫越勇,最终在和平的土壤中盛开得愈发绚烂。</p> <p class="ql-block">杨马丁的篆书作品,古朴而庄重,那是一段关于历史的文字,也是一段关于信仰的记录。他用笔墨书写着抗战时期的壮烈篇章,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无数英烈的呐喊与誓言。</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一旁,看着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画中,一条小路穿过茂密的树林,尽头是一栋白色建筑,绿树成荫,阳光洒落。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无数先烈穿越山林、奔赴前线的身影。他们或许也曾走过这样一条小路,带着希望与信仰,走向未知的命运。这幅画,不仅是风景,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无声致敬。</p> <p class="ql-block">张世强的画作中,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石桥横跨水面,远处是连绵的山峦。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我们的军队如同这瀑布般奔涌向前,无惧艰险,只为守护这片山河。</p> <p class="ql-block">张世强这幅描绘乡村田野的画作前,我驻足良久。那条小路蜿蜒向前,仿佛通向未来。正如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虽是起点,却意义深远。我们要用书画讲述中国故事,讲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张世强这幅描绘湖边小屋的油画,让我想起抗战时期,那些在山林中隐蔽的营地。小屋的窗户透出温暖的光,那是希望,是信仰,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张世强这幅高大的树,枝叶繁茂,背景是蓝天白云与远山。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那些在山林中坚守的战士们。他们如同这棵树,扎根土地,守护着这片山河。</p> <p class="ql-block">潘应伟的作品描绘了一幅乡村景象,几栋房屋掩映在绿树之间,行人走在小路上,天空中有大片云彩。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那些在乡村中默默支持前线的百姓,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潘应伟这幅描绘小河与树林的水彩画,让我仿佛听到了流水潺潺,那是岁月的低语,是历史的回响。我们用画笔记录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后人铭记。</p> <p class="ql-block">潘应伟这幅抽象画以蓝色与粉色为主,描绘了盛开的莲花。这让我想到,抗战胜利后,我们的国家如同这莲花般,在废墟中重生,绽放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这幅描绘山坡上小屋的画作,阳光透过树叶洒落,斑驳的光影中透出温馨。这让我想起抗战胜利后,那些回到家乡的人们,他们用双手重建家园,用爱温暖彼此。</p> <p class="ql-block">潘应伟这幅描绘石桥与流水的画作,几只鸭子在水中游动,画面宁静而充满生机。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那些在战火中依然坚持生活的百姓,他们用平凡的生活,守护着希望。</p> <p class="ql-block">李守华的雪山画作,冷峻而壮丽。那厚厚的积雪,仿佛覆盖了岁月的尘埃,也映照出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我们用画笔描绘这片山河,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传承。</p> <p class="ql-block">这幅抽象画以鲜艳的色彩描绘出两朵盛开的花朵,左侧蓝色,右侧粉色与紫色。这让我想到抗战胜利后,我们的国家如同这花朵般,在多元与包容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这幅描绘莲花的抽象画,花瓣层次分明,色彩鲜艳。这让我想到抗战胜利后,我们的文化如同这莲花般,在传统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詹兴美这幅描绘孔雀与中国传统花卉的画作,色彩丰富,充满生机。这让我想到抗战胜利后,我们的民族如同这孔雀般,在风雨中昂首挺胸,展现出新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胡亚莉这幅描绘油菜花田的油画,金黄色的花田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这让我想到抗战胜利后,我们的乡村如同这花田般,在和平中焕发出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郭光富作品</p> <p class="ql-block">叶淑香一一幅描绘书法作品的图片,汉字整齐排列,字体工整。这让我想到抗战时期,那些用笔墨记录历史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如同这书法般,传承着文化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胡亚莉作品</p> <p class="ql-block">周勋富作品</p> <p class="ql-block">墨白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渝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冉毅强作品</p> <p class="ql-block">龚莉作品</p> <p class="ql-block">高正琴作品</p> <p class="ql-block">邹碧华作品</p> <p class="ql-block">传江作品</p> <p class="ql-block">会员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慈作品</p> <p class="ql-block">宋秋实作品</p> <p class="ql-block">刘关凤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