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十送红军》 泪洒岁月长河

唐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摄影:唐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30216895</p> <p class="ql-block">  在七一前夕,参加庆党104周年华诞的汇演活动中,一曲《十送红军》的演唱,听得我潸然泪下。虽然说,在众多歌手演绎当中,我最钟爱于张也的演唱。她的声音悠扬动听,满含深情,仿若一阵轻柔的春风,携着岁月的故事,悠悠地吹进人们的心田。但无论谁人演唱,每次听到这歌声响起,泪水总会不由自主地模糊双眼。那悠扬而又深情的旋律,宛如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拨弄着我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弦,将我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却又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眼前仿佛浮现出那片秋雨绵绵的山峦,百姓们伫立在瑟瑟秋风中,望着红军战士们渐渐远去的身影,愁绪如那飘零的梧桐叶般纷纷扬扬。“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雨绵绵秋风寒”,仅仅一句歌词,便勾勒出了一幅令人肝肠寸断的送别图。那是怎样的难舍难分啊!红军是百姓的亲人,是黑暗中的曙光,他们带着拯救苍生的使命踏上征程,而百姓们只能在这秋风冷雨中默默祈祷,心中满是担忧与牵挂。</p> <p class="ql-block">  随着歌声推进,来到拿山,山上那金灿灿的包谷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这简单朴实的话语,蕴含着红军与百姓之间深厚的鱼水情。红军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们与百姓同甘共苦,亲如一家,这份情谊早已融入了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的心中。当百姓们紧紧拉住红军的手,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恩,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依然强忍着笑容,那是对红军无尽的信任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歌声悠扬,来到五斗江,江上的船儿穿梭忙,千军万马江畔站,四方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早归乡”,这声声呼唤,饱含着百姓对红军的深情厚谊和对革命胜利的殷切期盼。红军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和坚韧让百姓们肃然起敬。百姓们知道,红军这一去,或许面临着重重危险,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定地支持,因为他们相信,红军是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战。</p> <p class="ql-block">  再到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百姓们双双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黄连脸在笑。这笑容背后,藏着多少离别之苦和牵挂之情啊!他们明白,红军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强,用微笑为红军送行。这份情感,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望月亭,那座搭起的高台,朝也盼来晚也想,名为望红台。百姓们站在高台上,望着红军远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盼。他们期盼着红军早日传来捷报,期盼着革命早日成功,期盼着与亲人再次团聚。这不仅仅是一座高台,更是百姓们心中的希望之塔,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聆听,都像是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歌手们用歌声,将这一幕生动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受到了军民之间那种割舍不断的鱼水深情。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百姓们眼中闪烁的泪光,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份深情与眷恋。这歌声,是历史的回响,是对红军战士们的崇高敬意,也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缅怀。它让我明白,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流泪,是因为被那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所感动,是因为对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心怀敬意,更是因为对那段历史的深刻铭记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泪水,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我愿带着这份感动和敬意,继续前行,传承红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感谢美友光临</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