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进城去游玩,出门时,阳光灿烂,天蓝云白;回家时,弯月高照,星斗满天。<div><br><div>因为要拍日落和夜景,行前,女儿问要不要带三脚架,我稍加思忖,说:“不必了吧,怪沉的,能拍成啥样是啥样吧。”<br></div></div><div><br></div><div>没想到手持拍摄夜景,其效果出乎意料,这防抖性能也忒强大了吧?!这是单反相机万万做不到的。</div><div><br></div><div>科技的发展,手机拍摄功能的进一步加强,可以让笨重的单反相机躺在抽屉里冬眠了。<br><br>当然,运动摄影、极致风光摄影还是单反相机更胜一筹。但它的便携性太差,尤其对于年近花甲之人,非必须,还是敬而远之为妙。<br></div><div><br></div><div>话不多说,上片子。</div> 它像一棵高耸入云的光杆树干,也似一道从天而降的霹雳闪电,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想象空间,你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渥太华国家美术馆,以极具特色的玻璃幕墙造型成为渥太华最具标志性的公共建筑之一,是旅游者的打卡地,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只看一遍,即可在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 近年新建的KIWEKI POINT, 颇有几分飞碟的模样,暂且称其为UFO观景台吧,每到傍晚,在此观日落者,虽不及在泰山赏日出那般游人如织,却也人头攒动,很难捕捉到干净的画面。 河对岸就是魁北克省了。这个省的居民以法语为第一官方语言,记得10多年前去魁北克老城旅游,我女儿在饭店跟服务员讲英语,居然不能沟通。<div>看这画面,那“落霞与孤鹜齐飞,夏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会不会蓦然涌现在你的心头?</div> 华灯初上,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美术馆,远处那个伫立着双塔的建筑是圣母大教堂。 来到美术馆脚下的街道,几乎没有行人,车辆也少之又少。便道宽阔,路灯明亮,漫步在清净且清静的路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再过一天就是七月一日,是加拿大建国158年纪念日。国旗迎风招展,墙上刻写着"RECONCILIATION",字样,直译是“和解”的意思,咱也可以理解为和平共处吧。 来到侧面,一条S线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曲径通幽处”。 我们的车就停在圣母大教堂的后身,进入停车场之前,发现一轮弯月悬挂在大教堂之上,皎洁的月光与路灯交相辉映,衬托着教堂的圣洁与庄严。 短暂的漫游结束了,看来平日的生活,除了乒乓和习字,还应该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