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说华泾塔将于7月1日拆去围栏,正式对外开放,并且说塔将定名为“汇塔”。一早,女儿来微信更证实子此消息。于是趁高温还未完全降临,便兴冲冲前去一探。 如今的华泾正是个大工地,这边厢龙腾大道方兴未艾,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二期)亦已进入施工阶段。 那边厢23号线已经进入修建过街地道和出口建造,19号线的建设也已经开始全面开工。 还有市民广场,正开始了从图纸变成现实的进程,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过19号线的围栏,原华泾公园的尽头处园林工人们正忙碌地拆着围在塔外的围栏,看来今天塔确实是要开放了。 华泾路桥北有一新桥,桥面栏杆中央刻有“汇塔桥”三字,说明此塔已正式命名“汇塔”无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众智汇聚,人文荟萃。好名字! 过桥不远,一塔真容全露,九层累叠,直上云霄。塔顶金光闪闪,十分夺目。来个标准像吧,今天是它的生日!选在“七一”,自有深意。 塔区是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的组成部分,却也自成一景点。东侧一桥即来时所见之汇塔桥,白色的桥身,洁净雅致, 两侧桥头各有一对石狮。如今,石狮头部披有一红布,不知是否有有待揭幕之说。 桥侧有一双亭,临水而立,显得非常别致。 双桥对岸的临水处也有一亭,与之遥相呼应。 从这里看汇塔,能见塔之三个角,立体感就更强了。 在这里可看邹容纪念馆。没想到塔才刚刚开始拆去围栏,已有不少人前来游玩了。 塔之北有一阁,称“汇塔阁”,起名有些随意了。阁中间为一白色的照壁,照壁中央是一圆形的漏窗。 照壁西侧有石阶可下,通向塔和湖边,现有栏杆围着。不能下去。 阁临湖,望得见对岸的木工学堂的徽式建筑群。 湖心有几处莲叶,只有一片开着花。记得未改造前湖边是有一大片的,现在能看到这一处开花的着实让人惊喜。 阁之西面就是宁国禅寺,黄墙黛瓦的禅寺在晨阳下错落有致。 从这里看塔,马路对面的高楼显得矮了许多,更突现塔之巍峨。 塔西是宁国禅寺,塔寺相连,构成了完整的佛教建筑群。 在这里再为塔拍张全身照,为塔之立照就完整了。 四面的全身照已拍完,再来拍局部的。塔高九层,为四角形,每层立面中间为门,两侧为窗,粉墙、黛瓦、朱栏。 塔前地上有雕刻,但在阳光下看不分明。 正门上檐成莲花状,朱色的大门上缀88颗铜钉。 两侧窗户没有什么特色。 柱梁檩是传统的结构。 门楣上梁有莲花形雕花。 塔角飞檐下均有铃铛。 立柱由石墩撑起,石墩为两层,底层雕有莲花,上层为草形花纹。 进口处怩设有公园的平面图和游园需知等信息。 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一辆游览车。看来,公园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但等来客了。 回来的路上,看到镇党建中心前的绿地上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标语。展望大工地般的华泾,相信三五年后的华泾定然是个善居、乐居的好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