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演唱者是张建军,他以浑厚而坚定的嗓音深情演绎了这首经典老歌《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由邬大为与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最初作为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而诞生,后被收录在李双江1999年发行的专辑《再见吧妈妈》中。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一种精神的传承,承载着那个时代最真挚的情感与最坚定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这首歌的歌词,是一篇铿锵有力的战斗檄文,直指旧社会的黑暗与压迫,深刻揭示了人民与旧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然而,傅庚辰的旋律却出人意料地柔美,仿佛“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将沉重的主题包裹在诗意的旋律之中。他巧妙地融入赣南客家民歌的音调,使整首歌既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展现出婉转动人的情感力量。山歌式的旋律流畅自然,如微风拂面,令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歌词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画面仿佛跃然眼前——江水悠悠,青山如画,战士们乘着竹排逆流而上,心中却装着整个民族的未来。他们不惧风雨,不畏艰险,只因“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这首歌不仅是对红军战士的深情赞歌,更是对信仰的庄严礼赞。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枪炮,而是来自心中那颗永不熄灭的红星。</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五角星的光芒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点燃每一个注视它的人的心灵。那舞台上的金星与鲜花,那画中孩子坚定的眼神,都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信仰与传承。红星照我去战斗,不只是那一代人的誓言,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不灭的光。那张乐谱上的音符,像是一串串跳动的记忆,记录着那个年代的热血与理想。而那位站在观景台上的人,戴着墨镜,穿着黑色外套,仿佛也在凝视着远方的山川与江流。他或许只是个普通的游客,但那一刻,他的身影与歌词中的战士重叠了。他站在那里,仿佛也在思考着什么,也许是对历史的敬意,也许是对未来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