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参观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

风飘飘

<p class="ql-block">2025年的夏天,阳光炽热,如同我们内心对党的热爱一样滚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党员,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牛头镇,这个位于寿光北部的小镇,如今已是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是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据点。走进陈列馆,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一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关于共产主义思想在寿光传播的展板。展板上详细记录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共产主义思想如何在寿光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根。那些黑白照片中的人们,或在街头抗议,或在集会讨论,眼神中透出坚定与希望。正是这些早期的觉醒者,为后来的革命事业播下了火种。</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幅描绘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展板吸引了我的目光。1921年7月23日,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那一刻,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一块展板详细介绍了张玉山的生平事迹。1916年,张玉山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从此接触了新思想、新文化。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1924年,张玉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寿光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他的事迹令人动容,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介绍了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光(光)广(饶)支部的成立过程。1924年,张玉山、王云生等人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从此,寿光的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这段历史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入党时的情景,那份激动与自豪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详细记录了寿光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从1924年8月张玉山、王云生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25年2月建立中共寿光支部,再到1926年7月全县建立20多个党支部,党员人数达到300多人。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汗水。</p> <p class="ql-block">在展板上,马保三的介绍格外引人注目。他不仅是寿光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还是抗日武装斗争的杰出代表。展板上不仅有他的生平简介,还有他故居的照片和抗粮抗捐斗争的插画。看着这些图片,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记录了1936年冬,中共寿光县委借国民党县政府改选乡长之机,秘密组织党员参加乡长竞选的历史。马保三、张文通等人当选为乡长后,利用合法身份积极领导抗日活动。展板上的黑白插画生动地再现了马保三在群众中演讲的场景,周围聚集了许多听众,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烽起芦苇荡”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展板上方,下方详细介绍了举办抗日民众训练班的情况。展板上的文字说明,这些训练班不仅提高了民众的抗日意识,也为后来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记录了1937年8月,中共寿光县委倡议成立“寿光县抗敌后援委员会”的历史。张文通主持创办《大众报》,刊登了许多重要的文章,为抗日救亡运动吹响了战斗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介绍了1937年10月,中共鲁东工委组织委员马保三在牛头镇召开寿光县委扩大会议,决定以党组织为依托,迅速发动群众,组建人民抗日武装的历史。这一决策为后来的武装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记录了1937年11月下旬,张文通在牛头镇主持召开的领导骨干会议,决定成立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并组建了30多人的武装部队的历史。这一决定标志着寿光抗日武装斗争的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背景文字描述了八支队在寿光不同地区建立中队的情况。这些中队以不同群体为骨干,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陈列了几支步枪、手枪、帽子和文件,下方有文字说明。背景墙上贴有红色标语和历史照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场景。右侧的诗歌内容生动地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生活和斗争。</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还陈列了几件的枪械,木质的枪身和手柄虽已斑驳,但仍能感受到它们的历史厚重感。这些枪械不仅是文物,更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三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八支队在邢姚村驻防的场景。照片下方有文字说明,详细描述了八支队在邢姚村的活动和纪律。右侧的黄色板子上写着“八支队驻防邢姚村”的标题。</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展示了两张历史图片和一张组织结构图。左侧图片描述了傅家庄整编的情况,右侧图片展示了八支队的战斗序列。下方展示了一些历史文物,包括帽子、文件和衣物,让人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展示了一段历史事件的介绍,标题为“听党指挥 率队出征”。图片下方有文字介绍马保三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展示了一张地图,标注了八支队在寿光行动的路线,包括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三合庄战斗、三里庄伏击日军、傅家庄整编等关键地点。这张地图不仅直观地展示了八支队的战斗历程,也让人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记录了“鲁东抗日第一枪”的历史,包括三里庄伏击战和三合庄战斗的描述,配有黑白插图和文字说明。这些战斗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为后来的抗日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