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怀想——江流千古,血沃中华

爱乐

<p class="ql-block">站在长江岸边,看那浑浊的江水裹挟着历史的泥沙奔涌向前。每一朵浪花都在呜咽,每一道波纹都在诉说。这条横贯中华大地的血脉,不仅丈量着五千年文明的厚度,更浸润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江水拍岸的声响,不是简单的自然韵律,而是先烈们穿越时空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我俯身掬一捧江水,掌心里沉甸甸的都是故事。这水中有瞿秋白在长汀就义前"眼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的从容,有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时滴落的泪珠,有赵一曼留给幼子的绝笔信中那未干的墨痕。江水浑浊,是因为溶解了太多忠魂的赤诚;江流湍急,是因为承载着太多未竟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长江像一轴徐徐展开的画卷。我仿佛看见南昌起义的枪声划破1927年的夜空,看见红军战士在赤水河畔四渡的矫健身影,看见百万雄师过大江时在江面上绽放的血色浪花。江风送来熟悉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歌声与江涛和鸣,奏响中华民族最悲壮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江面上,万吨巨轮拉响汽笛,现代化大桥飞架南北。但我知道,这繁华景象的底色,是红岩村煤油灯下周恩来紧锁的眉头,是渣滓洞中铁链拖过地面的刺耳声响,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永远无法闭合的眼睛。在重庆朝天门的晚霞里,在武汉江汉关的钟声中,在南京雨花台的松涛间,先烈们的精魂从未离去。</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50后",我时常在江边独坐至夜深。手机屏幕的光亮映照着江水的幽暗,现代生活的便捷与历史的沉重在此刻交汇。我们这一代人未曾经历战火,却比任何一代都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享受着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却也面临着他们无法想象的时代课题。</p> <p class="ql-block">江水依旧东流,而我们的故事正在续写。当我站在三峡大坝上眺望平湖,当我在上海外滩仰望摩天大楼,当我乘坐高铁穿越江南水乡,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先烈们用生命奠基的。他们化作了长江的一滴水,永远流淌在民族的血脉里;他们变成了岸边的青山,永远守护着这片热土。</p> <p class="ql-block">长江不语,却见证了一切。在这条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大河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继承者,也都是未来的开创者。捧起一汪江水,我看见了自己的倒影——那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缩影,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渺小如沙,却永远闪耀如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