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育是一场温柔的浸润,是心灵与艺术的对话。本学期,佳木斯市二十小学在佳木斯市教育局、佳木斯市“361”工程吕亚飞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深耕美育沃土,以“喜迎旅发,美美与共”为主题,立足本土文化,融合现代科技,为学生搭建起充满创意与温情的艺术舞台,让美育之花在校园内外绚丽绽放。期末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美育成果盛宴,感受艺术与童心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p> 一、刮画里的家乡童趣 <p class="ql-block"> 在低年级的美术课堂上,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之旅悄然展开。当传统刮画遇上AI科技,便迸发出了别样的创意火花。低年级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握着刮画工具,轻轻刮开黑色涂层,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家乡图景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以AI为灵感助手,将家乡的松花江畔、柳树岛等标志性景观,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入到刮画创作中。有的孩子让松花江泛起糖果色的浪花,有的为柳树岛添上会说话的小动物,还有的把佳木斯的美食变成了会跳舞的精灵。AI技术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新颖的构图思路,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这些色彩斑斓、创意无限的刮画作品整齐陈列,吸引了无数赞叹的目光。孩子们围在自己的作品前,自豪地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创作灵感,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这一幅幅刮画,不仅是孩子们艺术才能的展现,更是他们对家乡深深热爱的表达,每一道刮痕都承载着童年的纯真与对家乡的美好憧憬。</p> 二、黑土红星,“画”里寻佳 <p class="ql-block"> 高年级的美术课堂,则是一场对家乡文化的深度探索之旅。佳木斯这片黑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成为了孩子们绘画创作的灵感源泉。在“黑土红星,画里寻佳”的主题创作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特色,将美育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他们走进佳木斯的老街巷,观察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探访民俗文化馆,感受赫哲族鱼皮画、桦树皮画的艺术魅力;聆听老一辈讲述家乡的红色故事,将“东北小延安”的革命精神融入画作。在期末的成果展示中,一幅幅作品生动展现了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时代变迁。</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黑土地上金黄的麦浪,展现丰收的喜悦;有的以浓重的色彩描绘赫哲族传统服饰,传承民族文化;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家乡的红色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扎实的绘画技巧,更体现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让美育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开出绚丽的花朵。</p> 展望未来,共绘美育新篇 <p class="ql-block"> 作为佳木斯市“361”工程吕亚飞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本学期的美育实践,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传统、本土文化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培养了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继续以“喜迎旅发,美美与共”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美育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艺术魅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更多前沿科技,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深入挖掘佳木斯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们坚信,在美育的滋养下,每一颗童心都将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为迎接旅发盛会、弘扬家乡文化贡献艺术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同行,在美育的道路上继续深耕细作,共绘更加美好的未来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