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宗孝祖,一位在陇原文化界熠熠生辉的人物,集诗人与书法家的身份于一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在文学与书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知识的海洋中广泛涉猎,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宗孝祖身兼数职,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诗词的国度里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话,传承诗词文化;身为中国林业书协会员,他将书法艺术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连,以笔墨书写绿色情怀。在甘肃文艺界,他担任甘肃省作家协会诗词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兰州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为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诗词创作方面,宗孝祖成绩斐然。他出版了诗词专著《听雨南窗》《长河秋月》《大河晴澜》,这些作品是他文学创作生涯的璀璨结晶。《大河晴澜》更是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足以证明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水准。他的诗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山水胜景的描绘,“祁连雪映千峰白,弱水烟浮万壑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西北山河的雄浑壮阔;也有对历史人文的咏叹,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还有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捕捉,展现人间烟火气与真挚情感。其作品格律严谨,却又不失灵动,用古典的文学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巧妙平衡,被评论为“娴熟地运用传统的古典文学形式,表达了一个现代人的真实情怀” ,作品还入编国家级文献《中华诗词文库》《当代中华诗词集成》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书法上,宗孝祖同样造诣非凡。他尊重传统,从古代经典碑帖中汲取养分,却又不随波逐流,努力塑造具有个人特色的“宗氏面目”。他的书法作品参加了“当代中青年书法十人提名展”“全国十城市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邀请展”等众多国内大型展览,备受瞩目。他擅长多种书体,楷书端正严谨又不失灵动,行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草书笔走龙蛇、气势磅礴 。其书法线条富有韵律感,在空间造型中巧妙地抒写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达到“人书两忘、书道合一”的境界。宗孝祖还将自己创作的诗词以书法形式呈现,实现诗与书的完美融合,让观者既能品味诗词的韵味,又能领略书法的美感,原创的诗词与书法兼擅并美,多次入编作品集并获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了在诗词与书法领域的成就,宗孝祖还多次担任诗词、楹联和书法大赛评委,以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为文艺赛事的公平公正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更多优秀文艺人才的成长。他以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在文化的广袤天地里不断耕耘,成为陇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p><p class="ql-block">本期为宗孝祖书法艺术鉴赏专集,行文以记。</p><p class="ql-block">……兰大校友书画协会会长张宏发</p> <p class="ql-block">艺海星辰——宗孝祖的书法人生</p><p class="ql-block"> □张宏发</p><p class="ql-block">在陇原大地这片浸润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宗孝祖先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书法为笔、诗词为墨,在艺术的苍穹中勾勒出独特的轨迹。他既是挥毫泼墨的书法家,又是吟诗作赋的文人雅士;既以笔墨传递公益大爱,又以君子之风广结善缘。诚如《文心雕龙》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宗孝祖的艺术人生,既深植传统根脉,又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出“气象万千”的大家风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翰墨流芳:陇上名家的书法之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宗孝祖先生的书法造诣,堪称陇上一绝。中国书法历数千年演变,从甲骨刻辞到钟鼎金文,从秦汉简牍到魏晋碑帖,每一次变革都凝聚着文人墨客的智慧。宗孝祖深谙“取法乎上”的艺术真谛,于古帖中潜心钻研。他临习王羲之《圣教序》,揣摩“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法神韵;精研颜真卿《祭侄文稿》,感悟其“纵笔豪放,一泻千里”的悲壮之情;又从张旭《古诗四帖》中汲取“逸势奇状,莫可穷测”的狂草意趣。正如苏轼在《论书》中所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宗孝祖的书法作品,笔力苍劲如骨,墨韵生动似血,章法自然若气,将书法五要素融于一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楷书作品,既有欧阳询《九成宫》的险峻严谨,又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灵动飘逸,点画之间尽显“铁画银钩藏雅韵”的风骨;行草创作则以二王为基,兼收米芾“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笔意,在连绵转折中展现“行云流水见真性”的洒脱。尤为难得的是,他能将篆书的古朴、隶书的厚重融入行草,使作品既有传统法度,又具个人风貌。如作品《陇原赋》,以行草书写,笔势跌宕起伏,墨色浓淡相宜,既有怀素狂草的奔放,又暗含《石门颂》的苍茫,恰如黄庭坚所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诗墨共生:诗人书法家的雅韵天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宗孝祖先生不仅是书法家,更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书画”三位一体,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赵孟頫主张“以云山为师”“以书法入画”,皆体现艺术门类间的交融之美。宗孝祖深谙此道,他以诗词抒怀,以书法表意,真正实现了“诗墨共生”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自创诗词多以陇原风土为题材,既有“祁连雪映千峰白,弱水烟浮万壑苍”(《陇上行》)的雄浑壮阔,又含“竹影摇窗添雅趣,茶香沁脾涤尘心”(《闲居》)的清雅闲适。在创作中,他常将诗词与书法相结合:以狂草书写豪放诗篇,笔走龙蛇间尽显“大江东去”的豪迈;用小楷抄录婉约词作,工整细腻中流露“晓风残月”的柔情。这种创作方式,恰似明代徐渭所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宗孝祖的诗墨作品,既是对传统文人艺术的传承,更是对“诗心即书魂”理念的创新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墨润人间:公益路上的赤子情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达则兼济天下”,宗孝祖先生以笔墨践行公益,诠释着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虽已成为陇上名家,却始终心系社会,用艺术传递温暖。每逢灾害发生,他率先捐赠书法作品用于赈灾义卖;为支持乡村教育,他随省诗词楹联学会、兰大校友书画协会、甘肃名流书画交流中心等团体深入厂矿企业、大中小学校、养老院等开展公益活动,多次深入偏远地区,义务创作作品馈赠乡里,手把手教导孩子们握笔运笔,传播传统文化之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公益活动中,他常以自创诗词为主题进行创作。如为留守儿童基金会题写“童心逐梦向朝阳,墨韵传情润故乡”,既展现书法艺术魅力,又寄托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为环保公益创作“青山不语千秋翠,绿水长流万古情”,以苍劲有力的笔法呼吁人们守护自然。这种“以艺载道”的实践,恰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宗孝祖的公益之举,让书法艺术走出书斋,成为照亮人间的温暖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与时偕行:传统艺术的现代焕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宗孝祖先生积极探索书法艺术的创新之路,展现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时代精神。他深知,艺术若要永葆生命力,必须与时俱进。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他主动拥抱互联网,开设线上书法课堂,通过短视频讲解笔法技巧,让更多人领略书法之美;参与文创产品设计,将书法作品与现代工艺结合,创作出书签、屏风、瓷器等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创作题材上,他大胆突破传统边界。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20周年,他创作系列书法作品,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纹样为灵感,将书法线条与佛教艺术元素融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为庆祝航天事业发展,他书写“九天揽月开新宇,一箭穿云铸国魂”,以磅礴的笔势展现时代豪情。这种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变则可久,通则不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君子之交:艺海求索中的风骨雅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宗孝祖先生为人处世,尽显“君子之风”。《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艺术交流中,他广结善缘,与同道切磋时既能坚持己见,又能包容不同观点。他常说:“艺海无涯,唯谦受益。”无论是与前辈探讨碑帖源流,还是与晚辈分享创作心得,皆以诚相待,毫无名家架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与友朋的交往,充满文人雅趣。每逢雅集,众人或吟诗唱和,或挥毫泼墨,留下诸多佳话。曾与友人共游麦积山,即兴创作《麦积怀古》诗:“峭壁凌空立,禅龛岁月悠。丹青藏古意,香火续千秋。”并现场挥毫,赠予同行好友。这种“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交往方式,恰似魏晋时期“兰亭雅集”的遗风,展现出传统文人的风骨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宗孝祖先生以书法为舟,诗词为帆,在艺术的海洋中航行数十载,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的敬畏、对创新的追求、对社会的担当。他的书法人生,是一部“承古萌新、德艺双馨”的生动篇章,如星辰般照亮陇原艺坛,也为当代艺术家树立了德才兼备的典范。在未来的艺术征途上,相信他将继续以笔墨为介,书写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彩华章。</p> <p class="ql-block">宗孝祖:文人书法家的谦和与洒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宗孝祖先生以笔墨为舟,在陇原艺海悠然行舟,尽显文人书法家的谦和与洒脱。《周易》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他虽在诗词、书法领域造诣深厚,出版多部专著,作品屡获殊荣,却从不恃才傲物。与人交流时,他总是耐心倾听,谦逊地分享见解,对晚辈的请教更是倾囊相授,尽显君子之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的洒脱,融于诗墨之中。其自创诗词,或咏叹山河壮丽,或感悟人生百态,字里行间透着豁达与不羁;挥毫泼墨时,不拘泥于形式,笔随心走,在楷书的端庄、行草的飘逸间自由驰骋。正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情,宗孝祖以艺术为乐,将谦和与洒脱化作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艺坛留下令人敬仰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张宏发</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兰大校友书画协会</p><p class="ql-block">协办单位\兰州明志学校</p><p class="ql-block"> \铭心斋书画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