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映初心:解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若一一

<p class="ql-block">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光伏电站,党员突击队用三个月完成沙漠电网架设;在浙江安吉余村,党员带头关闭矿山转型生态旅游,蹚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海归党员工程师带领团队攻克芯片"卡脖子"技术......这些看似不同的场景,却共同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员最真实的精神图谱。他们或许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鲜红的党旗在时代浪潮中始终高高飘扬。</p><p class="ql-block"> 一、星火燎原的精神密码</p><p class="ql-block"> 翻开百年党史,每个时代都有党员用生命诠释信仰的温度。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建设时期,焦裕禄用治沙日记镌刻"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誓言;改革开放浪潮中,袁庚在蛇口工业区竖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醒目标语。这些精神火种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化作张桂梅扎根大山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执着,成为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的坚守,凝聚成无数党员在抗疫一线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书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二、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党员技术骨干组建的"创新攻坚小组",让全球最大的智能码头实现作业效率提升30%;在贵州"天眼"FAST观测基地,党员科研团队24小时轮班值守,为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数据支撑;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14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建设者创造"中国速度"。这些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p><p class="ql-block"> 三、初心如磐的时代答卷</p><p class="ql-block"> 面对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90%以上是党员,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筑起防控堡垒,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中党员占比超过60%,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全国18.6万个驻村工作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让希望的田野焕发新生机。</p><p class="ql-block"> 四、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 在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每天都有年轻党员在红船旁重温入党誓词;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同志铜像的队伍里,总少不了胸前闪耀的党徽;在各大高校,"红色导师"带领青年学子开展社会实践,让信仰的力量代代相传。如今,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超过30%,年轻一代用行动证明:红色基因永远不会褪色,初心使命始终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热血和汗水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他们是科研攻关的先锋,是为民服务的公仆,是改革创新的闯将,更是守护岁月静好的脊梁。当每个党员都能成为一束光,1亿束光汇聚起来,必将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最动人的精神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