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大槐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169804</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柏</p> <p class="ql-block"> 粥罐,顾名思义就是装粥的罐子。这种器皿在中国陶瓷文化历史上的发展是迟滞的,因为它最早产生于明代中后期!它是市民文化兴起后的产物,也就是说,当社会状态与社会结构向超大型群聚生活挺进时,城市民众追求完美,洁净以及享受生活舒适度的过程中!对日用器皿的要求自然就提高了纬度!故而这种带盖的,画工精美的日常用具就应用而生了!</p><p class="ql-block"> 粥罐最早发现是在明代中后期以南方窑龙泉青瓷为多!后来陆续发展有多品种,多色彩的如直筒形、鼓腹形、瓜棱形等形式的单色釉、青花、五彩、直到清朝时期的粉彩、墨彩、浅绛彩、以及矾红描金等等!特别在清代至民国早期,它直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可见这种普通的实用性极强的器皿在当时多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而本人收藏这件清晚期青花“琴棋书画”纹粥罐:高16㎝、最大腹径20cm、口、底等径均为13cm、四系、盖狮纽,极像压扁的将军罐!图案主要以琴、棋、书、画、四雅居宗,色泽清丽散淡,图案高古奇绝,设计精巧富含哲学思想,画工精美蕴藏艺术魅力。再加上醇绵自然的包浆,古朴温润的釉色,敦厚沉郁的器型,共同构建了一个整体和谐,珠圆玉润,唯美周正的生活实用器!</p><p class="ql-block"> 初步估计,这件已经有200多岁寿数的人间美品!也许它登堂入室,在钟鸣鼎食之家吮吸过朱门酒肉臭的奢靡之风;也许它明珠暗投,在家徒四壁的柴门里饱偿缺盐少米的寒碜滋味……无论如何,今天它在雕花的多宝格里回味曾经的颠沛流离,享受这来之不易,平静安祥的生活!你说它是放对地方的宝藏,还是生不逢时的垃圾?谁能告诉我?</p> <p class="ql-block"> 社会发展到今天,收藏品市场如同洪水泛滥后的河床!一切曾经的高不可攀都成了今天的无人问津,尤其是普世的传统文化在经济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是多么的不堪一击。特别是我们这些以古物为伴,以古文化情怀为支撑的,被时代边缘化的弃儿,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当口上,该如何发展,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