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们习惯把年龄叫做岁月,又说是时光,我感觉像一条长河,平静急缓,弯曲顺畅,一直在流淌,经过说是漫长,又像转眼瞬间。我走过九九八十一个春夏秋冬,步入耄耋。</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六月六日,正是我的生日。全家人聚在西安尚德轩酒店为我举办生日宴,吉庆有余。在这个特别高兴的时刻,心中泛起万千感慨,回想一路走来的自己,充满了往昔的故事和今后的联想。对健康、家庭、生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就像我向儿孙作一番表达,将要写出来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关于健康,老话说的好,身体是本钱,适用任何人。要“本钱”就要“保驾护航“,相辅相成。 前一段时间我和老伴去医院体检,看见医院的长廊上一些高龄老人孤独等待的身影。他们的眼神里,既有对病痛的无奈,也有对康复的期盼。我不一样,对身体保持乐观心态,在与衰老的对抗中,坚守着对生命的热爱,积极向上,自己做饭吃,多走访亲戚朋友,多和儿孙语言交流,坚持动脑筋,能说就说,能写就写。别人夸我身体硬朗,我的身体确实很好;半夜不起床,一觉能睡到天亮。</p><p class="ql-block">;饭量好,吃面条吃一碗,吃羊肉也能吃一碗。</p><p class="ql-block">;坐公交车、地铁不用人帮忙,不用问路,来回都是能自顾自理,从来不会错。</p><p class="ql-block">;记忆清楚,说话清楚,不会颠三倒四,不会重重复复。常发表文章,能划拳,我说遇到酒席,见到老熟人还能喝二两。我的想法就是我的做法,心要活,腿要勤,坚持运动,坚持锻炼,不闲着不累着,人是动物,老了也能动就是健康。健康,是岁月馈赠给老年人的最后礼物,值得我们用最大的诚意去守护。看着清晨的阳光照在阳台的时刻,老伴早己起床烧开了一壶水,按时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我俩虽然有点三高症,当下对身体还无大碍,行动利落,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灵活骄健的步伐,行动还是很自如。没有一点蹒跚的迹象,耳聪目明。关心健康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血压计、药瓶成了最亲密的“伙伴”,不是畏惧死亡,而是害怕成为子女的负担。作为老人,已是苦尽甘来,儿孙满堂,终于过上了安享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保持健康,就是为儿孙谋幸福。</p> <p class="ql-block">关于家庭,是每个老人坚守和不舍的港湾。生活的世界一心装着儿孙。清晨,我们拿着手机,等待子女的一句问候;等侍他们何时回來一家人共享家庭的美餐。夜晚,有时候没有瞌睡,仰望着墙上掛着的全家福,回忆着一家人团聚难忘的温馨时刻。我们的家庭是个和瞌幸福的家庭,人丁兴旺,儿孙绕膝,己经四世同堂,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孝顺。儿孙事业有成,“父母凭子贵”。</p><p class="ql-block">今天,在我的生日宴上几个重孙子高举酒杯向我祝福,口里喊着祝太爷爷,太奶奶,长命百岁!我高兴的连嘴都合不在一起。手摸他们的头顶,将精心准备很久的糖果塞給他们,就像要把一生的爱都倾注到了这个欢乐的一堂之中。我们对子女们总是报喜不报忧,有时候因工作忙与子女们几个星期没见面,有时候打电话问一问我们身体情况如何?我们赶快回答“都很好,别担心”,却在挂掉电话后,对着空荡荡的房间伤神。这是我们的一份默守,守着家庭的温暖,用自己的这种方式延续着爱的传承,就是我认为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关于珍藏的记忆,记忆是老人随身携带的百宝箱。在寂静的午后,我常常陷入对往昔的追忆。那些青春岁月里的奋斗与梦想,中年时期的责任与担当,都成了最珍贵的财富。或许是想起年轻时为了生计奔波的艰辛,或许是回忆起与老伴携手走过的岁月,又或许是记起和老友们谈天说地的欢乐时光。每一段回忆都被反复擦拭,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清晰。我在回忆里寻找生命的意义,也在回忆里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那些尘封的故事,是我们留给这个世界最独特的印记。好的心境,不是事事如愿,而是事事释怀。我们无法左右世界的温度,但可以决定自己的情绪不被风吹乱。人这一生,注定会经历风浪,但你要记住:心静了,雨也就小了。解决不了的事,就交给时间;解释不清的,就交给沉默。日子很短,别总皱着眉头;世界很大,别总装作不快乐。学会取悦自己,比取悦任何人都重要。</p> <p class="ql-block">关于身后的认知,八十多岁,面对生命,有着不同的豁达与坦然。我们老人都明白,这是生命必经的旅程。就像秋天的落叶,终将归根。坦然的背后,也有着对尘世的不舍,对未竟之事的遗憾。我闲下来的时候,整理自己的物品,我已着手整理书信、清点旧物,将对后辈的期许化作叮嘱,把未尽的牵挂写成文字,汇集了七册,言达二十万。余生的日子,我愿像秋日的银杏,坦然舒展每一片金黄的叶子,在飘落前,将最后的温柔献给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将珍藏的老照片、信件及平时写的一些小作品,等分类存放,把这些年写的回忆录,和在美篇和头条平台上写的许多文章,认真整理打印成书籍,传承给子孙后代。它虽然不是金银财宝,是我人生中的精神财富,想要给后人留下一份思念。有时候在夜深人静时,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反思自己的一生是否问心无愧。这种对死亡的思考,不是恐惧,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也让我们懂得,活就好好活着,一定活好,有价值!</p> <p class="ql-block">八十岁老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既有岁月的沧桑,也有生命的温情。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家庭的守护者,更是生命智慧的传承者。往昔岁月里,有过奋斗的艰辛,也尝过成功的甘甜,那些或深或浅的足迹,都成了生命最生动的注脚。如今面对生命的终章,我不再恐惧,反倒生出一种释然——死亡不过是另一场远行,就像候鸟终将归巢,江河总要入海。毕竟生命的意义,从来不在长度,而在是否曾以自己的方式,热烈地活过。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花时间陪伴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慰藉;作为社会,我们要为老人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绽放出最美的夕阳红。</p><p class="ql-block">知年上岁数人的口头禅,“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我已到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六月六日生日写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