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作能力培养是长期工程,需教师在教学中“见缝插针”,抓住一切契机开展训练。</p><p class="ql-block"> 一、字词学习中开展“联词组段”</p><p class="ql-block">生字词是写作基础。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学生掌握“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后,教师可引导组段:“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鱼儿成群结队游弋。”这种训练能活化词汇,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夯实写作根基。</p> <p class="ql-block">二、课文研读时引导语句仿写</p><p class="ql-block">小学课文多是经典,其中精彩语句是仿写范本。学《秋天的雨》中“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可让学生模仿:“它把红色给了石榴树,红红的石榴像一个个小灯笼。”通过模仿修辞、句式,学生能逐步掌握写作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三、课后作业时鼓励多角度练笔</p><p class="ql-block">课文是优质写作资源。学完文言文《司马光》,可让学生扩写砸缸救人的细节,描写司马光的神态、动作;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引导学生仿写描写家乡美景。多角度练笔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四、校园活动时融入写作训练</p><p class="ql-block">校园活动是写作的鲜活素材。运动会后,可让学生以《运动会上的拼搏》为题,记录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春游植物园后,参照《花钟》对植物的描写,写《植物园里的奇妙发现》。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p> <p class="ql-block">五、结合时令天气灵活训练</p><p class="ql-block">四季更迭、天气变化能激发创作灵感。秋天,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可让学生写《校园的秋之韵》;冬天下雪时,布置《雪之舞》短文,描写雪景和玩雪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六、坚持日记积累锤炼笔力</p><p class="ql-block">写日记是提升写作的有效方式。学生可参考课文《我的日记》,每天记录生活小事,如“今天语文课上的小故事很有趣”“课间和同学玩游戏很开心”。日积月累,既能丰富素材库,又能保持写作手感。</p> <p class="ql-block">七、关注时事引导表达见解</p><p class="ql-block">社会热点也是写作契机。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中环保理念,在热议垃圾分类时,让学生写《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春节时,让学生评价春晚节目。这既能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又能提高表达水平。</p><p class="ql-block">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些时机开展写作训练,学生便能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在持续练习中,实现乐于思考、善于观察、勤于记录,写作能力自然会稳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崇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