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玛旁雍措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北纬30°34′—30°47′,东经81°22′—81°27′,湖面海拔4586米,面积412平方千米,最大水深81.8米,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其湖水清澈,能见度达14米,湖区年均气温2℃,年降水量约168.6毫米,蒸发量高达2197.4毫米,属典型高山干旱气候。</p> <p class="ql-block">多教派圣地:被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同奉为“世界中心”,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其为“西天瑶池”。名称由来:原名“玛垂错”,11世纪佛教战胜苯教后更名“玛旁雍措”(藏语“永恒不败”),象征宗教胜利。</p><p class="ql-block">江河之源:孕育雅鲁藏布江(马泉河)、恒河(孔雀河)、印度河(象泉河与狮泉河)等南亚主要河流,被誉为“世界江河之母,在湖的两侧是神山冈仁波齐和纳木那尼雪山,传说转山之前要在玛旁雍措湖里洗浴后才能朝拜神山。</p> <p class="ql-block">鬼湖拉昂措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部,海拔4573米,面积约268平方公里。它与淡水湖玛旁雍措仅一堤之隔,两湖之间有一条干涸的河槽相连,当地传说两湖湖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拉昂错湖鬼湖拉昂措是圣湖的近邻,风光同样美丽,湖水同样是蓝得心醉,可却被扣上“鬼湖”的恶名,被打入另册。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川融化后堆积在原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之后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补给水量减少,大湖面积萎缩,造成湖泊水位下降。</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湖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与聂拉木县交界处,总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是日喀则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其地理结构由三面环山形成开阔盆地地貌,湖水主要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佩枯岗日雪山冰川融水,湖面海拔4594米(另有记载为4580米)。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沿岸栖息藏野驴、黑颈鹤、斑头雁等高原特有动物,并具有南淡北咸的独特水质特征。清乾隆时期驻藏大臣松筠曾赋诗记载其自然风貌,为该湖泊增添人文历史价值1</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天三大湖泊游玩增添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很多美景。此次西藏之行三大神湖看了两处。不虚此行吧,借以美篇把美丽风景介绍给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