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笔记》锦州(一)辽沈战役纪念馆

踏歌而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翻唱:踏歌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踏歌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52843668</p> <p class="ql-block">【题记】我热衷旅行,已走过国内外161座城市。2019年前跟团游,行程匆忙、走马观花。好在这几年偏爱独自旅行,随心探索,途中惊喜不断,收获快乐,也领悟了旅行更深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锦州市</p><p class="ql-block">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北岸,“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锦州有5000年文明史、2100年建城史,辽代始称锦州,曾是辽西省省会。</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有:辽沈战役纪念馆、笔架山、奉国寺、北普陀山、古塔公园、医巫闾山、青岩寺等。</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呈“人”字形,寓意人民战争的胜利。馆内基本陈列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p> <p class="ql-block">战史馆:</p><p class="ql-block">通过详尽的图片、武器、文物、文件资料等,详细介绍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当时的战略决策、战斗部署等。</p> <p class="ql-block">主席电报手稿</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指挥员使用过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缴获国民党高级将领使用过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纪念馆展示了众多在辽沈战役中使用过的枪支、炮火等军火器械。</p> <p class="ql-block">支前馆:</p><p class="ql-block">主要讲述东北人民全力支援解放东北的事迹,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英烈馆:</p><p class="ql-block">展示了李兆麟、董存瑞等战斗英雄和英雄连队的事迹,铭记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军威园</p><p class="ql-block">位于辽沈战役纪念馆西侧,占地面积较大,是一个露天展示区域,以展示军事装备和武器为主,全面展现了辽沈战役时期的军事力量和战争风貌。</p> <p class="ql-block">园内陈列着众多在辽沈战役中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包括4架军用飞机,如歼教5教练机、歼-6歼击机、轰-5轰炸机、强-5强击机;还有59式中型坦克、59-2式中型坦克和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等装甲车辆。此外,还有各种火炮,如俄国75野炮、日本九一式105榴弹炮、德国一八式150榴弹炮、日本九五式75野炮等。</p> <p class="ql-block">配水池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是辽沈战役中著名的战斗遗址,位于古塔区城北约一千米的82.6高地上。</p><p class="ql-block">配水池是1937年日本人修建的城市供水设施,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水处理厂继续为百姓提供生活用水,200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交由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p> <p class="ql-block">配水池地势较高,可俯瞰全城,又靠近公路,与东北方向的亮甲山和西侧的十二亩地形成火力交叉覆盖,控制着一条入城公路,是锦州城北的制高点,也是国民党军在锦州城北的防御要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p> <p class="ql-block">敌军防御坚固:</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守军在此修建了大量钢筋水泥的永久工事和砖石结构的半永久工事,周围散布着14座地堡和10余个明暗火力点,外有战壕纵横相连,壕外有铁丝网,壕内有雷区等障碍,并派一个加强营驻守,守备军超过800人,企图依托其坚固工事与解放军顽抗到底。国民党守军自喻“配水池是第二个凡尔登”,“守配水池的都是铁打的汉”。</p> <p class="ql-block">配水池战斗遗址陈列馆</p><p class="ql-block">展出了血战配水池、锦州战役外围战斗专题展,通过精选的馆藏文物图片及文献资料,并辅以雕塑、影片、电子地图以及大型多媒体沉浸词互动场景等形式,展现了人民军队听从指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1营在营长赵兴元的率领下,在师、团炮兵的支援下,在3营7、9连的配合下,顶住国民党军在装甲车、飞机掩护下的立体攻势,先后击退国民党军三十余次反扑。</p> <p class="ql-block">此次战斗充分展现了人民解放军敢打硬拼、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一营二连荣获“攻克凡尔登战场建奇功”锦旗一面,七连荣获“锦州连”光荣称号,七连一排荣获“打铁汉排”光荣称号,1营荣立集体大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硝烟虽散,英魂永存,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那段滚烫的历史。走过纪念馆,触摸历史的伤疤,方知和平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谢谢欣赏!再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