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走过的地方 • 缤纷夏日2025

曾氏子

【67届初二4班 曾卓元】 从郎木寺往南,即著名的红原大草原,上世纪60年代,周总理为此地题写“红军走过的大草原”,后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红原县,这个名字其实是总理给起的。<div> 这里是游牧民族和藏羌文化的交融之地,牧场广漠,建筑多样,节庆各色,美食流馋,但都需要沉浸式体验,打卡方式在这里行不通。<br>  我们来的还是早了些,还没到草长花黄的季节。</div> 红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当年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草地”,就在如今的红原和相邻若尔盖草原,那时候叫“松潘草地”,小时候读文“金色的鱼钩”,催人泪下的长征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路路牌</h3><div> 长征文化是红原永远的特色,在这里,建有垭口红军烈士墓,日干乔大沼泽等革命遗址。</div> <p class="ql-block">  两河口会议之后,红一、四方面军混编成左路军和右路军一并向北进发。此时,权力欲日益膨胀的张国焘,一路上不断提出要解决“组织问题”和“政治路线问题”,中央不得不先后召开“芦花”、“沙窝”和“毛尔盖”会议。就这样边开会,边走路,部队走走停停。尽管为避免红军分裂。中央尽可能满足张的要求,但由于其军事主张的扰乱,贻误了松潘战机,最后不得不选择穿过荒无人烟的松潘草地,以期抵达甘南,继续北上。</p> 1935年8月21日开始,红军陆续进入“草地”,行进中才知道当时的松潘草原有多么的可怕,下面抄一些小视频的描写:<div>  ” 这是一片高原上的沼泽湿地,没有村舍,没有道路,没有树木,连石头也没有,只有几尺高的乱草和无法预测是否放脚的黑色泥洼。</div><div> “ 这里的水是有毒的,能喝的只是露珠,人尿或马尿。</div><div> ”这里能吃的,只有草根和稀有皮鞋或马鞍,或从动物和人的粪便中可能找到的未消化的残渣。</div><div> ”高原上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温差大,晚上要到零度以下,夜里更加寒冷,单衣薄裤的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也许能靠吃点辣椒御寒。</div><div> ”就是在这一望无垠的大草地上,夺取了我们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他们有的饿死,有的冻死,有的陷入泥潭淹死,有的被毒水,被蚊虫叮咬而病死,全部都是非战斗减员。</div><div> ”红一方面军有6000多人,红四方面军加上后来的三过草地,有一万多人牺牲在这里。如今,这些鲜活的生命仍长眠于此,连遗骸都无法找到。”</div><div><br></div> 无法想象在那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们是怎样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仅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创造出人类生存的奇迹,熬过7天7夜,仍然有建制地走出这片吃人的土地的。<div> 长征和国民党、军阀作战,处处艰难不奇怪。然而好不容易完成的红军二大主力懋功会师后,被迫走草地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完全是党内路线斗争的结果,张国焘难辞其咎。个人权利欲的膨胀和军事判断的错误以及后来的草地分兵,致使这位老革命最后走上了叛党的道路,想来令人唏嘘。<br> 毛泽东曾直言不讳的说,那时是长征中的“至暗时刻”。<br><div>  无论是当年牺牲的还是活下来的,无论这些人后来怎样,我们将永远崇拜和纪念他们。</div></div> 建在草原山巅的纪念碑,重重地刻写下这样一段话:<div><div>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红原期间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难的时期。在这艰苦的岁月里,红原广大牧民群众不畏少数反动势力的威逼,救助、收留了众多红军伤病、掉队和失散人员:为红军过草地、越沼泽引路当向号,把自己家维持生计的青稞和耗牛支援红军。 红原这方热土和广大牧民群众给予了长征中的红军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为红军队伍保存了革命力量,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br><div><div>  </div></div></div></div> 如今的草原已不复百年前的光景, 草绿水蓝,牛肥马壮,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倒是想看看一些当年草原的恐怖情景,然而在公路边是没有的。“重走长征路”节目组都没拍出的影像,我们就更别提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原噶曲国家森林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瓦切塔林 </h3><div> 主塔如图,呈金字塔状,有许多金碧辉煌的白塔组成,最高处是一座鎏金铜制小塔。非常罕见。塔林内矗立着100多白基红身金顶的佛塔和大量的经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瓦切牧民新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原建设单位的停车场</h3>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卡拉山,在这里与白河汇合,形成了第一大转弯。黄白二河在此争流,然后似大草原上深情相拥的恋人融为一体,携手奔向远方<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the end</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5.7.1</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