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0日一早从北京出发,自驾五个多小时抵达太原欢朋喜来登酒店,提前一天等待朋友的到来,开启相约已久的山西北部之旅。</p> <p class="ql-block">炎热的夏日,在酒店吃过简餐即去慕名已久的山西省博物馆。各个时期的镇馆之宝历史价值非凡,我对这个萌态可掬的商代“青铜鸮卣”(xiāo yǒu)情有独钟,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卣是一种酒器。</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一楼展厅有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家超现实艺术展,另需购票。</p> <p class="ql-block">蓝眼睛的女人,毕加索。说实话还真不好理解它的柔美和变形,介绍里有说“融合梦境般的风格”大概就是超现实了吧。</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的维纳斯,达利。艺术家的想法就是稀奇古怪。</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打车去了永祚寺,也是太原著名的景点双塔公园。赶到时离闭馆还有半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永祚寺双塔均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度约54.7米,南北对峙。文峰塔建于1599年,为弥补太原地势“文运不足”故也叫风水塔。宣文塔建于1612年,由五台山高僧福登主持建造,塔内原藏有佛舍利。可进塔内参观,楼梯狭窄盘旋而上。</p> <p class="ql-block">寺院砖构建筑雕刻精美,还存有明代牡丹七株,据说每年四月开花,紫里透红,被誉为“紫霞仙”</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6月21日上午晋商博物院,明清为抚院,民国为阎锡山都督府,解放后为山西省政府办公地,2017年政府搬迁后更名现在的晋商博物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博物馆。</span>图为梅山钟楼。清末民初建筑。</p> <p class="ql-block">自省楼。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清幽雅致。</p> <p class="ql-block">下午与朋友汇合,一起去了闻名千年的的晋祠。</p> <p class="ql-block">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千年风吹雨打的木构建筑写满了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头扎红饰的宫女,正面含羞带笑,侧看苦中带着泪。</p> <p class="ql-block">正面,(借图)</p> <p class="ql-block">树龄近三千年的卧龙柏,虬劲老干斜向主殿。</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6月22日我们一行四人从太原海德姆酒店出发,驱车二百多公里,中午抵达五台山景区。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不仅有锦绣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汉地唯一的“汉藏佛教圣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台山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span></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停好车在附近简餐后即进入主景区,五爷庙,显通寺、罗睺寺、菩萨顶。五台山的气温要比想象中的热很多。远远看去大白塔被围起来处于修缮中。</p><p class="ql-block">图为五爷庙,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庙,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该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铜殿前有五座铜塔,在西边的铜塔底层有一座拇指大小的铜庙,里面端坐着土地神像。据说康熙皇帝看到后说“好大的土地”,于是,这个小土地被敕封为“山西大土地”。</p> <p class="ql-block">指甲盖大小的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铜殿是显通寺的第六层殿宇,<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檐歇山顶,殿内地面为玉质,整个铜殿外层贴金</span>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碧辉煌。殿内四面壁上,铸造着跏趺而坐的诸佛铜像一万尊,小巧玲珑,各具情态,无一雷同。殿的中间,供奉着狮子文殊铜像,金容满月,面目慈祥。是明代本寺僧人妙峰祖师化缘于民间,鉴制于西安,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铸造而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海拔1797米,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因山形酷似印度灵鹫山而得名。作为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宫,菩萨顶被称为“内地小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康熙皇帝曾为菩萨顶题写“灵峰胜境”牌匾。菩萨顶作为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其建筑风格融合了皇家特色与佛教元素,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去往菩萨顶的108级台阶,有点让人望而却步。据说登上去能去除108个烦恼。</p> <p class="ql-block">在菩萨顶遥看绿荫掩映下的黛螺顶</p> <p class="ql-block">罗睺<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span>寺始建于唐代,是密宗最早的传播中心,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处之一。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寺内“花开见佛”殿名震古今。</p> <p class="ql-block">花开见佛(借图)当花瓣开放时,背对背、面朝外的四尊佛像便会显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晚入住五台山民宿诗语茶宿</p> <p class="ql-block">民宿小院,清雅舒适。客服非常热情周到。</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6月24日黛螺顶。黛螺顶海拔1900多米,大智路1080台阶非常考验人的体力,我们选择车道缓坡而上。黛螺顶又号称小朝台,五方文殊殿里供奉着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和西台狮子吼文殊法像。有虔诚的信徒一步一趋跪拜而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大殊像寺,镇海寺、南山寺和佑国寺。五台山,东南西北中五台现存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寺庙,走遍五台也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p> <p class="ql-block">大文殊殿,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的彩色悬塑。因不能进入门外只能看到有限的一点。</p> <p class="ql-block">镇海寺建在陡峻的石山嘴上,紧贴大院的前沿,树有幡杆,蹲有石狮,筑有山门、天王殿和钟鼓二楼。镇海寺,始建于明代,因寺旁海底泉上建有镇海塔而得名,清代至民国时期是章嘉活佛的住地,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p><p class="ql-block">图为镇海寺佛塔。</p> <p class="ql-block">南山寺,依陡峭的山势而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东向西,</span>始建于元元贞元年(1295年)。民国年间,重修、扩建时,将极乐寺、善德堂、佑国寺三寺联为一体,统称五台山南山寺。三寺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轴线布设主体建筑,两侧布设附属建筑。通过排叠、聚敛、偏正、围合、隐现等多种组合方式,形成寺中有寺院中套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雄宝殿里面有慈禧题字“真如自在”,一般人还找不到。</span></p> <p class="ql-block">院中套院</p> <p class="ql-block">慈禧题字</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6月24日上午登海拔二千七百多米的东台。坐景区的专车在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景色秀美,大约四十多分钟到达东台顶,虽然天气晴朗但山风大有点冷。</p> <p class="ql-block">在东台可遥看北台、中台。这对面是北台,海拔最高,据说天气变化无常。</p> <p class="ql-block">下午返程,去了塔院寺。绕文殊菩萨发塔三圈,愿祖国和平富强,愿家人健康幸福,愿所有的跪拜祈福都能得到菩萨保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6月25日一早离开五台山时,太阳的光晕如佛光,普照着大地。这真是一个好兆头,再见五台山,正如李总所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