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城:直布罗陀

陈榴竞

<p class="ql-block">  结束摩洛哥观光我们乘船前往塔里法,然后乘车来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末端的直布罗陀。 </p><p class="ql-block"> 塔里法角通过堤道与主城区相连,19世纪建造的灯塔依旧耸立,曾经的军事设施,现在成为眺望摩洛哥海岸线的绝佳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 换乘景交车,导游带着我们在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上的英国小城畅游。</p><p class="ql-block"> 景交车在欧洲之角停下,我们下车后站在426米高的巨岩之巅,俯瞰直布罗陀海峡,远眺非洲大陆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  欧洲之角灯塔耸立在直布罗陀最南部的岬角上,白色圆柱体红色横带,塔高19米,灯高49米,灯光射程19海里。</p><p class="ql-block"> 1838 年由三位一体议院的参议院通过的商船运输法案授予设置的。直布罗陀位于西南欧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为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欧洲之角灯塔成为航船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初见陆地标。</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通往地中海的入口,虽临近西班牙领土,却是一个使用英镑,沐浴着英国阳光的地区。 </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久仰大名的直布罗陀海峡,面对高1396米雄伟壮观的直布罗陀岩山,远望欧洲之角的灯塔,心潮澎湃,激动不异,海风把我的思绪吹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这块巨岩是5500万年前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猛烈碰撞的产物,侏罗纪时期的石灰石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故又名“大力神之柱”。</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来,这座岩山一直被英国人用作防御工事,修建了复杂的地下出口与隧道系统。人们经常用“如直布罗陀岩山般固若金汤”来形容直布罗陀的军事基地。</p> <p class="ql-block">  由于崎岖的地形、灵活的军事部署,直布罗陀岩山成为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也被称为世界十大非著名奇迹。</p><p class="ql-block"> 直布罗陀的岩石山上居住着一种地中海猕猴。可爱的巴巴利猕猴是欧洲唯一散养的灵长类动物。它们在巨岩自然保护区,悠闲地生活着。</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看到成群的猴子,可能是天热又是下午2点多,猴子们早去洞里午睡了💤</p> <p class="ql-block"> 据称,早在欧洲还没有现代国家和国际法、摩尔人还没在直布罗陀和西班牙建立穆斯林政权之前,猕猴就被旅行者和商人带到了直布罗陀。</p><p class="ql-block"> 它们的老家既不是英国,也不是西班牙,而是横跨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之间的阿特拉斯山脉,这个山脉将地中海南岸和撒哈拉沙漠横断开来。</p> <p class="ql-block">  自由活动半小时,狭窄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英国的酒吧和炸鱼薯条店,还能看到标志性的英国红色电话亭。</p><p class="ql-block"> 出于好奇,我在里面假装打电话拍了一张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哈哈~~我曾经到过英国。</p> <p class="ql-block">  最后参观圣米盖尔岩洞,潮湿的洞内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应有尽有。游客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在上下台阶上移动,一不留神就会滑倒。两旁变幻的景物,变幻莫测的灯光吸引来这里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当光线越来越明亮时,眼前出现一个挑高有30多米的大溶洞,洞内整齐划一摆放着桌椅,还有舞台布置,原来溶洞早已变成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的场地。</p><p class="ql-block"> 冬暖夏凉的溶洞,无需使用空调,当地人真会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回顾欧洲历史,纵观不同的历史阶段,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黄金水道之一的直布罗陀,曾被古罗马帝国、北欧汪达尔人和阿拉伯帝国的非洲摩尔人等占据过或统治过。现在则是英国的领土。</p><p class="ql-block"> 当地有一种传说,只要地中海猕猴还在,英国人就永远掌握着直布罗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