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5月16日星期五,中午十二点刚过,我们四人如期出发了。永明驾车,我和建平、顺康同行,前几年去汉中要由陇南走十天高速,自从前年宝鸡到留坝的秦岭天台山隧道修通以后,也可以由宝鸡走银昆高速了。我们第一站的目的地是留坝张良庙。秦岭天台山遂道群全长32公里,这是我目前见过的最长的隧道,出了隧道后不远即下了高速,去留坝张良庙咋好像是又向西边返回去了。这一段国道走了近一个小时,到张良庙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这个导航也奇怪的很,不知道是我设置的原因,还是导航本身的问题,当天走的路即绕还远,高速收费多,还又浪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 汉初刘邦封侯时封张良为留侯,原封地在现江苏沛县微山湖一带,世称留侯张良。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陕西留坝到底因为留侯而得名,还是留侯张良因为留坝而封地?众说纷纭。但现在的张良庙香火鼎盛,历朝历代的高官名士题词立碑。</p> <p class="ql-block"> 冯玉祥的题词“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载空余凭吊处;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在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逍遥游。”</p><p class="ql-block"> 冯玉祥还题写对联:“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p><p class="ql-block"> 于右任在“拜石亭”留下楹联:“不从赤松子,安报黄石公”。</p> <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张良十世孙张鲁任汉中王时,为彰显其先祖功德,建立“汉张留侯祠”。留候祠即现张良庙前身,张良庙地处秦岭南麓紫柏山,这里环境优美,处于“五山环抱,二水夹流之间”。张良晚年在刘邦诛杀功臣(如韩信)后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紫柏山,使此地成为“功成身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由张良庙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肯林知道我们要去城固,已经定好了晚饭,并且约了他的亲家和酒友老张。知道我们几人都是好酒之人,准备要和我们喝一杯。按照导航准时到达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他们几人都等心急了。这是当地最有特色的鱼火锅,一看店内店外满满当当的食客,就知道这家店在当地的火爆程度了。三十三度的气温,与我们天水比较最高气温相差不大,但我们那里温差大,现在也就是二十三四度,与这里相差了十几度。天气闷热,火锅麻辣,再加上肯林儿媳妇单位内供的“员工酒”一会儿工夫,我们就已经是汉流满面了。老张首先要敬酒,每人三杯,这可是五十三度的五粮液系列酒啊,看这个酒杯,三杯洒没有一两也有八钱了,在座的喝白酒的就有七八位,敬酒一圈下来没有八两也到半斤了。男人的喝酒要的就是这个气氛,这样一来,我们几个人轮流相互敬酒,一个小时以后,大家都七八分醉意了。</p><p class="ql-block"> 喝酒能放松心情,在内蒙打工时听当地人说喝酒要喝小酒,不要喝大酒。所谓的小酒就是喝的酒在二两以下,人有了舒服的感觉,但又不伤害身体,小酒怡情。大酒就不同了,肯定是五十二度以上的白酒喝了八两到一斤,有些人甚至是一斤以上,这样肯定是既伤身体又出丑,酒喝多了说怪话,做伤害别人的事情。现在也是年龄的关系,四两到半斤酒已经就醉了,酒醉后说话也是掏心掏肺,平时不敢说的和不好意思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其实也没啥关系,我们都是凡人,没必要活的那么辛苦,事事都要瞻前顾后,顺其自然就好。</p><p class="ql-block"> 老张的文化水平,百科知识还是很全面的,我一提起汉中,汉中有刘邦给张良修筑的拜将台。我说去年来汉中时在拜将台看见作家余秋雨写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我们都是汉人,汉中是汉人的老家等等。老张马上说我给你背出来:“我是汉人,我说汉语,我写汉字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强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非常重要的一个重镇,那就是"汉中"。这儿的山水都成了历史,都经过了历史,而这些历史都成了我们民族的故事。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都把汉中当作自己的家,每次来汉中当作回了一次家"。这是余秋雨的原话,这块牌子在拜将台景区的出口处,第二天我们游览拜台时我还又特意拍照了这块牌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肯林和亲家,老张已经在我们住宿的宾馆门口等候了,要带我们去城固境内的五门堰,万亩桔园,张骞墓游览。城固的特色早点是热米皮菜豆腐,酒店的免费早餐也是这些。昨晚上喝了酒,早上先来一碗热米皮,就着热米皮的调料碗再来一碗菜豆腐。这个搭配还挺好的,喝完酒吃这个也挺舒服的。吃完早餐老张把我们先领到了五门堰,五门堰在整个陕南都是很有名的水利工程。老张对这个也是很自豪的,给我们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五门堰自汉代就已经建成了,历代的城固地方官都十分重视五门堰的维护和建设。城固人民也为历代治水有功的地方官立了祠堂,最有缘的是还看见了一位我们天水籍的城固县令张世英。张世英字育生,是清末民国初年天水名人,天水市现在的育生巷就是由其名命名的。在这里看见我们的老乡先辈了,我们几人恭敬的为我们的先贤敬了香,致了礼。老张说汉中尤其是城固历来就是鱼米之乡,就因为五门堰治水的功劳,这里一亩地出产稻米产量是北方一亩地出产小麦产量的五倍,正因为粮食产量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城固的蜜桔十分有名,老张曾经在桔园镇担任镇长十年,主持创建了七万亩的桔园。老张领我们去参观了桔园,桔园依山傍水,这里既是果农的果园,又是旅游观光的胜地,环山公路修到了每一块地头。层层果园美不胜收,春天可以观赏游春,夏天可以纳凉避暑,最美的季节是秋天,秋天满山遍野绿树成荫,金色的蜜桔挂满枝头。老张说你们现在来是初夏,桔树已经绿了,气候也还宜人,但最美的景色在秋天,邀请你们秋天来,秋天到十月二十日左右是最美的季节,我们愉快地答应了。城固又称乐城,是不是还叫愽望?你看这幅对联“乐城秀色见天府,博望胜迹知豪杰。”城固又是博望侯张骞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张骞墓里面是博物馆,参观完张骞墓已临近中午了,老张介绍说城固县城有一家牛肉面很好吃,我们去品尝了一下城固的兰州牛肉拉面。饭馆是甘肃临夏人开的,老板听说我们来自甘肃省天水,也算是半个老乡了。比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味道还是要差一些,但在这里已经是很不错了。吃完饭告别了老张他们几人,我们就赶往汉中了,汉中主要参观了“兴汉胜境”,“拜将台”。兴汉胜境建筑物非常宏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汉文化为主题,投资巨大,按照5A级标准建设。景区承袭了汉中作为“汉家发祥地”的文化底蕴,再现了西汉长安,东汉洛阳,蜀汉锦城的建筑精华。景区分为五大主题区域——汉文化博物馆(标志型建筑,高45米);汉乐府(歌舞宴饮文化展示);兴汉城市展览馆(汉中历史与未来规划);汉人老家街(民俗市集);丝路风情衔(丝路文化展示)。我们主要参观了汉文化博物馆内先祖堂,先祖堂穹顶高45米,里边供奉着炎帝,黄帝,刘邦等13位历史人物。兴汉胜境投资超百亿,历时五年建成。但现在也因为没有及时维护修缮,许多地方油漆脱落斑驳,看来维护运营费用仅靠一百元的门票收入是远运不够的。</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住到了勉县,勉县三国文化遗迹很多,有武候祠,武候墓,定军山,马超墓。勉县作为三国历史的核心舞台,以丰富的历史遗迹,沉浸式文化景区和多元体验项目,系统体现了蜀汉时期尤其是诸葛亮在汉中八年的军政生涯。早餐过后我们直接来到了勉县三国文化街区,诸葛亮,马超,黄忠,夏候渊,定军山……这些熟悉的三国人物和地名,我们仿佛穿越来到了千年前的三国古战场。首先路过的是马超墓,马超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勇猛,在著名的潼关之战(又称渭南之战)中曾率精锐骑兵突击曹营,给曹军造成很大威胁,甚至有记载曹操在乱军中“割须弃袍”才得以逃脱。刘备称帝后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镇守阳平关(即现勉县老城),并于公元222年47岁时病逝于勉县。马超死后安葬在勉县定军山附近,在武侯镇继光村,与勉县武侯祠相距大约一千米。马超墓冢为汉制覆斗型,周长大约90米,冢高大约8米。</p><p class="ql-block"> 武侯祠景区,武侯墓,定军山我们都是走马观花地简单看了一下。武侯祠全国有好几处,我去过成都武侯祠,去过甘肃礼县的祁山武侯祠,这一次又参观了勉县武侯祠,勉县武侯祠有七进院落,是全国唯一由蜀后主刘禅于公元263年下诏修建的武侯祠,被誉为“天下第一武侯祠”。祠内七进院落及56通石碑保存完整,琴楼上是诸葛亮空城计现场还原景观,祠内还有400年村龄的古树。武侯墓座落在定军山南麓,墓区有大殿,厢房,拜店等三院并联建筑群。定军山为黄忠计斩夏侯渊的古战场,与诸葛墓形成历史地理呼应。诸葛亮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神,“六出祁山”,“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神话般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代代的国人,三国故事是人们永不过的谈资。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从三国故事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些故事不但激励着中国人民,也在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作家陈丹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化的力量》,文中写道,作者长年旅居日本,一次他在东京某饭店吃饭时,临座的一位日本客人拿取牙签时不小心将牙签洒到了菜汤里。这位日本客人看到汤碗中的牙签自言自语道“草船借箭”,作者感叹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我们赶到了汉中西边的青木川古镇,这也是我们此次旅游的最后一站。青木川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北边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接壤,西南与四川省青川县相连,东北距陕西省宁强县一百多公里。这里历来有“鸡鸣三省”之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就是到了今天也是一样。我们由勉县出发时还不到中午十二点,到达青木川古镇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导航显示139公里的路程,汽车行驶了三个半小时。先是108国道,后边又是大青路,很不好走。青木川古镇这几年是旅游打卡的网红景区,青木川的出名得益于作家叶广芩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木川》和孙红雷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的宣传。一进入青木川山梁就看见叶广芩题写的青木川三个大字,提起青木川,就离不开魏辅唐,魏辅唐实际统治青木川二十多年,一九五二年被人民政府枪毙,一九八七年又为其平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者叶广芩也是在陕南采风时调查民国年间陕南匪患情况时了解到魏辅唐,并经过近二十年的调研,采访近百人完成资料积累。小说以民国时期青木川的实际统治者魏辅唐为原型,他身为土匪却兴办教育,修建水利,强制儿童入学,资助贫困学生深造。种植鸦片又禁绝本地吸食,他抢掠西洋教堂却又迷恋西方文明,建起巴洛克风格学校,形成“土匪兴文”的悖论形象。叶广芩通过这一人物,挑战了传统“土匪=恶霸”的简单标签,展现历史人物人性的多面性。</p><p class="ql-block"> 青木川古镇有新旧两条街道,古镇保留明清至民国建筑260余间,如回龙场老街,辅仁中学旧址,展现民国时期边陲小镇的独特风貌。电视剧《一代枭雄》以魏辅堂为原型,使青木川(剧中“风雷镇”)声名鹊起,成为旅游热点。</p><p class="ql-block"> 魏氏宅院,魏辅堂修建的魏氏新老宅院兼具中西风格,现存61间房屋,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青木川旅游的核心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