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门寻古

雨中漫步

<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雨中漫步</p><p class="ql-block">从西安城墙南城门下来,向东不远处,就是西安著名的历史街区书院门。</p> <p class="ql-block">来到古街,一座古韵十足的牌坊上书“书院门”三个烫金大字,两旁是一副醒目的对联:“碑林藏国宝 ,书院育人杰” ,瞬间把我带进一个书香世界。</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里并没有看到什么“门”,而是一条售卖文房四宝、名人字画、古玩玉器的古文化街。听西安的朋友说,这里只所以叫“书院门”,与历史上曾经建在这里的“关中书院”有关。</p> <p class="ql-block">据说关中书院为明朝进士冯从吾所建。作为长安人的冯从吾,明万历年间就取得了进士,后官至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监委纪委。后来因为上疏奏章惹恼了明神宗,被革职归家。返乡后的冯从吾边研究易理,边开设学堂授课。他授的课很受欢迎,听课的人也越来越多,就在不远处建立了一所书院,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关中书院”。</p> <p class="ql-block">这关中书院可是当时全国的四大书院之一,明清陕西的最高学府,西北四大书院之首。拿到现在至少就相当于“985”、“211”高等学府。此后这里也就成为考生每年考试的重要场所了。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书院所在的街道由于众多学子的光顾也变得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后来冯从吾便以书院为阵地,与当时朝廷中有名的宦官(太监)魏忠贤进行斗争,成为东林党在西北地区的首领。不久东林党被魏所灭,熹宗下令拆毁关中书院,冯从吾由此受到牵连。直到清康熙三年,关中书院才得以重建。清光绪年间被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民国又改为省立师范学校。在此后的岁月里多年荒废失修,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依原样重建。如今这里是西安文理学院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铺着青石砖的古街上,仿佛来到古时万人听课阵容的关中书院。如今历史上的关中书院已无处找寻,“书院门”成为留在西安人心中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记载着它曾经的辉煌。来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和一条顶着“关中书院”历史光环的现代版的书院门步行街了。它与西边的宝庆寺塔,东边的碑林、卧龙寺等,共同组成西安著名的历史街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