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边陲国门——河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贵星</p><p class="ql-block"> 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南边陲,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静静流淌的南溪河与红河,穿过崇山峻岭,在这片三角洲交汇流入越南,因而得名河口。这里不仅是中越边境的重要门户,更是一座融合了多元文化、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的魅力之城。</p><p class="ql-block"> 边陲国门河口图文 | 朝影夕读清晨的南溪河上飘荡着薄雾,中越铁路大桥的钢架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我站在102号界碑,看着对岸越南老街市的法式建筑逐渐苏醒。一群头戴斗笠的越南妇女拖着巨大的行李箱急匆匆走过界桥。这座藏在云南红河州最南端的小城,以最日常的方式开启了它作为"边陲国门"的一天。河口是中越边境重要口岸之一,口岸大楼气势恢宏,周围是繁华的商业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每天有大量的人员和货物在这里进出,如果你带了护照,就可以自由地走出国门,到对面去打卡。成千上万的越南人在此工作、居住、生活,让人感受到河口的繁荣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县城的商店和公共设施,中越双语招牌混杂,走在街道听到最多的是越南话,遍地是越南特产和美食,开餐馆、卖水果,卖奶茶,卖咖啡,卖纪念品……连本地农贸市场卖果蔬的多来自越南,让人感觉到对越南文化和民众的高度包容。这里是越南老百姓的淘金天堂,早上八点,当中国国旗在河口口岸上空徐徐升起,中越公路大桥南端的越南商人,争先恐后地涌入中国境内。来来往往的中越商人,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匆匆穿梭于店铺之间,行李箱装的都是中国商品。中越边民每天可以免签多次往返口岸,他们就是通过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点的把这些货物输向越南各地。街边不时有身穿奥黛的越南女,或戴着船形绿帽的越南男子在兑换越南盾,兜售工艺品、吊床。滨河路上的越南街是中越文化交融的见证,不到五百米的小巷里,越南咖啡的醇香与云南火腿的咸鲜交织缠绕。走进一家没有招牌的咖啡馆,老板娘阿香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招呼:"尝尝我们的鸡蛋咖啡?"这种将炼乳、蛋黄与罗布斯塔咖啡奇妙混合的饮品,恰如两地文化的杂交产物。二层越南洗头房,清一色年轻妹子,据说体验感一流,号称“男人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异域风情街是河口的特色街区之一,有不少像红河谷1897、滇越故事、豆豆屋等网红餐厅。越南商户热情地招揽生意,这些商户中女性占大多数,越南女人最能吃苦耐劳,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越南美食,像各种口味的卷筒,春卷,米线,越式法棍三明治,滴漏咖啡,椰丝卷等。这些小吃店的老板、服务员,基本上都是越南人,他们白天来中国工作,晚上返回越南居住,中国对他们来说就是第二个故乡。这里不仅有越南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越南风情和壮、汉、瑶、苗、彝等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无论行走在南溪江还是红河江畔,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厚重,以及独有的边境风情浪漫。作为滇越铁路的中国终点站,河口火车站那座黄色的法式建筑见证了太多历史时刻。</p><p class="ql-block"> 1910年,当第一列由法国制造的蒸汽机车喷吐着白烟驶入站台,这个边陲小镇的命运就此改变,让河口从一个荒蛮瘴疠之地,发展成为繁华的边境口岸。历经百年风雨的河口老站,冷清了许多,站房也改造成餐厅,偶尔有游客来拍照留念。如风的吹拂,似水的流淌,百年口岸还会时不时地勾起人们的回忆。河口站周围保留着一些因修建滇越铁路而留下的旧迹,如河口起义纪念馆、中国最早的邮电局等。沧桑的法式建筑,黄墙红瓦的站房,这些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百年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河口起义纪念馆。 河口邮政大楼旧址。距河口站大约100米的中越铁路大桥,是滇越铁路国际联运的唯一通道,每天仍有货运列车隆隆驶过。桥下,湍急的南溪河翻波涌浪;桥上,百年的滇越铁路风华依存。云南十八怪中的“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就是这条铁路。逛完县城,我沿着米轨铁路一路北上,寻觅着米轨尚存的律动和法国梧桐飘来的馨香。 八条半滇越米轨铁路主题公园。米轨所到之处,南溪河如影随行。山腰、南溪、老范寨……曾经逢站必停的客运火车给这些小站带来热闹与繁荣,如今冷冷清清。陈旧的站台、候车室,行包房布满灰尘,在岁月的流转中,摇曳着历史的回声。</p><p class="ql-block"> 河口最低海拔仅76米,为云南的最低点,属热带温热型季风气候。滇越铁路穿行在南溪河谷,两岸漫山遍野的热带水果、橡胶等绿植。沿途的边民赶着骡马,正忙着收获香蕉、菠萝,抓紧装车运往外地。出老范寨,便离开了河口,我将开启另一段旅程。夕阳下的南溪河像一条金色的绸带,将中越两国温柔地系在一起。远处越南境内的群山如黛,中国这边的香蕉林郁郁葱葱。突然明白,在这里,地理的边界反而让人更清晰地看见文化的无界。</p><p class="ql-block"> 摄影/整理:大刘 2025.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