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反腐英雄“黑脸”姜瑞峰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七律·怀“黑脸”姜瑞峰书记》</p><p class="ql-block">燕赵罡风铸铁肩,黑脸青天誉两间。</p><p class="ql-block">剑挑灯花查腐账,车追月影访民冤。</p><p class="ql-block">一身肝胆冰壶映,八载峥嵘豹尾悬。</p><p class="ql-block">莫道包公今已远,犹存大纛耀霜镰。</p><p class="ql-block"> 向反腐英雄“黑脸”姜瑞峰同志致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合著姜瑞峰反腐长篇报告文学《黑脸》。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还被改编成1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观众达11亿人次,成为1998年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并获得了“飞天奖”、“金鹰奖”和中央纪委颁发的“卫士奖”</p><p class="ql-block">《黑脸》的作者是一合,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深入采访了主人公姜瑞峰的生平和事迹。姜瑞峰是河北省一位纪检干部,以坚定的反腐败立场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在面对地方和个人利益时,敢于向上级举报,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23。</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姜瑞峰的生平事迹,还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姜瑞峰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成为时代的楷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姜瑞峰</p><p class="ql-block">石家庄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姜瑞峰,男,汉族,1948年7月出生,河北魏县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1月参加工作,初中学历。原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河北省纪委正厅级纪检员、省监察厅正厅级监察专员、石家庄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文名 姜瑞峰 国籍 中国</p><p class="ql-block">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逝世日期政治面貌出生地 1948年07月2009年05月19日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学历初中</p><p class="ql-block">入党时间1984年6月</p><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时间 1963年11月性别 男</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p><p class="ql-block">“全国模范纪检干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反腐败勇士”</p><p class="ql-block">人物简介</p><p class="ql-block">姜瑞峰多次立功受奖:被中央纪委命名为“全国模范纪检干部”、记一等功;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被河北省委命名为“反腐败勇士”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09年5月19日零时38分,在邢台沙河市巡视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目录邢台市逝世,享年61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铁肩担道义:“黑脸”姜瑞峰的生死反腐路(二三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燕赵大地上,曾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面庞黝黑,目光如炬,肩头仿佛压着千钧重担,却始终挺得笔直。他叫姜瑞峰,百姓称他“黑脸包公”,腐败分子视他为“催命阎罗”。他的一生,是用铁骨和热血写就的反腐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魏县孤勇:假药案中的“一根筋”**</p><p class="ql-block">故事的开端,在河北魏县。年轻的姜瑞峰是县工商局一名普通市管员。上世纪80年代初,魏县假药泛滥成灾,祸害四方。面对这股歪风邪气,当地一些干部或麻木不仁,或利益勾连,竟对举报者百般阻挠,甚至在招待所门口设卡拦截。</p><p class="ql-block">姜瑞峰怒了!这个从小听包公故事长大的汉子,骨子里刻着嫉恶如仇。他不信邪,更不怕死。他甩开阻拦,大摇大摆闯进中央调查组驻地,红着脸膛,声如洪钟:“假药害人,吃了要命!再不管,全国都得闹‘大血疑’(借用当时热播剧《血疑》比喻白血病)!”他详细举报,揭露黑幕:查获假药无处移交的无奈、假药贩子蒙面持刀闯家威胁的凶险……字字血泪,句句惊心。</p><p class="ql-block">阻力如山压来。有人劝他“识时务”,有人威胁他“小心全家”。姜瑞峰的选择是——带着妻儿,背井离乡,一路告到北京中纪委!最艰难时,全家连饭都吃不上,孩子饿得啃冷馒头。中纪委一位干部看着心酸,默默买了一书包馒头塞给他们。正是这份“一根筋”的孤勇,最终捅破了魏县假药案的盖子,震动全国,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反腐的代价与分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永年铁腕:剑挑灯花洗沉冤**</p><p class="ql-block">因打假锋芒,姜瑞峰被“发配”到永年县,却在这里铸就了更大的辉煌。他先是担任工商局副局长,带领队伍打假治劣,战绩赫赫,从地方先进直冲全国典型。后升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真正站在了反腐败的最前沿。</p><p class="ql-block">永年县纪委那几排简陋平房,成了腐败分子的噩梦。姜瑞峰上班最早,站在门口“点卯”,目光如扫描仪。一张纸、一支笔,当天要查的事密密麻麻列上,下班前一一“销账”,画圈为凭。部下们压力如山,却无人不服——因为他自己更拼命。“剑挑灯花查腐账,车追月影访民冤”,是真实写照。无数个深夜,他办公室的灯亮着,与账本死磕;无数次暗访,他坐着破旧吉普,颠簸在乡间小路,只为倾听最底层百姓的哭诉。</p><p class="ql-block">最脍炙人口的,是“洗清娥冤”案。一个弱女子蒙受不白之冤,告状无门。姜瑞峰拍案而起:“日食百姓小米,月拿国家俸禄,此案不查,对得起谁?查!”他不惧权贵干扰,抽丝剥茧,硬是顶住重重压力,将冤案翻了过来,还了清白,惩了恶人。百姓奔走相告:“永年来了个‘黑脸青天’!”甚至有一次,愤怒的村民因乱摊派冲击乡政府,烧了五块牌子,唯独留下了纪检的牌子——“纪委是为咱说话的,这块牌子不能烧!”民心,是给他最高的勋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冰壶映肝胆:清贫背后的雷霆手段**</p><p class="ql-block">“黑脸”之名,不仅因肤色,更因铁面无私。面对说情风、关系网,他油盐不进:“宁犯天条,不惹众怒!”送礼?门都没有!曾有涉案人员企图用金条开路,被他厉声喝退。他的家,寒酸得让搬家同事心酸:几件旧家具,半缸自家做的面酱,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只抓老鼠的大黄猫。他笑称:“我办案子,你捉耗子,咱俩各司其职。”在永年八年,全家挤在工商局两间漏雨的平房里。他说:“我这辈子不买房,不存银行,要那么多钱干啥?”自身清正如冰壶(古人以冰壶盛冰喻廉洁),让他打击腐败底气十足,每一记“豹尾”(指严厉的惩处)都悬在贪腐者头顶,令其胆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章 骤雨别苍生:未竟的田园梦**</p><p class="ql-block">即便后来调任省纪委、担任巡视组长,姜瑞峰依然冲锋在一线。2009年5月16日,一个寻常又注定不寻常的日子。他带病坚持在邢台沙河市巡视环境整治工作,现场监督爆破高污染烟囱。中午回到招待所,脸色已显疲惫。下午1点多,心脏病突发。当医护人员将他从手术室推出时,邢台天空骤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大树连根拔起!仿佛天地都在为这位斗士悲鸣。三天后,2009年5月19日零时,姜瑞峰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遗体送往公墓时,石家庄也突降暴雨。人们含泪说:这是老天爷在为“黑脸”送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走得突然,留下了太多遗憾。他曾计划退休后,带着老伴回到魏县老宅,守着身体不好的弟弟,过“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恬淡生活。就在那年春天,他已在老家的院子里,亲手种下了几棵果树苗……然而,新绿未成荫,斯人已长逝。</p><p class="ql-block">**尾声:清气满乾坤**</p><p class="ql-block">姜瑞峰走了,但他“黑脸”的威名、“青天”的赞誉、一身肝胆、两袖清风的形象,已深深镌刻在燕赵大地百姓心中。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把人民举过头顶,将腐败踩在脚下,哪怕前路荆棘密布、生死考验,也要用生命去捍卫正义与清廉。他的精神,如同那穿透阴霾的罡风,如同那高悬苍穹的霜镰,永远闪耀着信念的光芒,守护着朗朗乾坤。怀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份浩然正气,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七律·怀“黑脸”姜瑞峰书记》</p><p class="ql-block">燕赵罡风铸铁肩,黑脸青天誉两间。</p><p class="ql-block">剑挑灯花查腐账,车追月影访民冤。</p><p class="ql-block">一身肝胆冰壶映,八载峥嵘豹尾悬。</p><p class="ql-block">莫道包公今已远,犹存大纛耀霜镰。</p> <p class="ql-block">《河北日报》文章:</p><p class="ql-block">黑脸”经典记忆——追忆“黑脸”姜瑞峰(三)</p><p class="ql-block">■魏县假药案</p><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姜瑞峰在魏县车往镇任工商所所长期间,查处了震动全国的魏县特大假药案。</p><p class="ql-block">当时当地大量贩卖假药和淘汰药,姜瑞峰巧妙侦查,顺藤摸瓜,抓到了假药贩子的头目,但是当地政府惩治不力,假药泛滥。姜瑞峰向中央写信反映情况,中纪委由此派来了联合调查组。</p><p class="ql-block">查处假药案期间,蒙面持刀歹徒曾深夜3次闯到姜瑞峰家打砸恐吓,致使姜瑞峰的妻子一度精神失常,造成严重心脏病。但姜瑞峰不畏寻衅滋事,接连查处假药案57起,涉及不法分子和黑恶势力数百人。曾有人劝他:“就算你不要命啦,你老婆孩子也还得过日子呢。”姜瑞峰却反问道:“不打掉他们,吃了假药的老百姓的日子咋过呀?”</p><p class="ql-block">■“清娥冤”</p><p class="ql-block">上世纪90年代,姜瑞峰调任永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职务。当时,永年县尧子营村年近六旬的妇女柴清娥,被村支书李丙章一家打瞎左眼,不但未得赔偿,反而受栽赃陷害被捕入狱,柴清娥的丈夫李海恩也因所谓“妨碍公务”被拘留。李海恩获释出来后先后五上省会、两进北京上访,最后找到了姜瑞峰。</p><p class="ql-block">姜瑞峰以无所畏惧的胆识和气魄,让办案人员抛开原案卷材料,从关键环节入手,重新调查核实,从而使柴清娥冤案真相大白。</p><p class="ql-block">1994年5月,涉及此案的6名主要责任人被依法逮捕,其他有关人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p><p class="ql-block">■清除“耳朵上的腐败”</p><p class="ql-block">1997年底,姜瑞峰受组织派遣任石家庄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姜瑞峰到任后打的第一个硬仗,就是清除“耳朵上的腐败”——违规购买和乱送手机。</p><p class="ql-block">当时,姜瑞峰亲自担任指挥长,采取电信局微机调号和财务调票的方法进行拉网摸底,到1998年4月14日,石家庄市共清理出党政干部违规使用手机10064部,同时撤销公费手机2991部,收缴823部,折价拍卖处理2076部。中纪委领导同志要求全国各地都应像石家庄市一样,在抓落实上加大力度、动真章。</p><p class="ql-block">■下访工作队</p><p class="ql-block">1998年6月初,姜瑞峰在石家庄市纪委首创了由14人组成的下访工作队,开创性地直接深入县乡村寻访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冤情,调查了解财务不清、办事不公、欺压群众等各种违法违纪的问题和案件,先后走访群众一百多万人次,查处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数千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万个。</p><p class="ql-block">2005年11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对石家庄市纪委“下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予以肯定。“下访”走向全国。</p><p class="ql-block">来源:《河北日报》2009年6月11日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拙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谢谢有关原创!</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