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是古代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也催生了敦煌莫高窟这样反映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融荟萃的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遗址,集建筑、雕塑、璧画三者于一体,生动展现了公元四至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社会生活的画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b></p> <p class="ql-block"><b>《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于2025年3月29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以“复刻经典洞窟+文物+壁画彩塑+文化体验”为架构,设有“敦煌印象”“千年莫高”“灿烂佛宫”“庄严净土”“万象人间”和“石室宝藏”6个主题。此次展览历经3年精心筹备,依托高精度数字技术与匠心手作,将跨越十个朝代的9座1:1莫高窟艺术精华,近300幅/件临摹壁画、雕塑及文物真迹,凝练于A、B、C三个展区超过3000平米展厅中。</b></p> <p class="ql-block"><b>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复刻数量最多的敦煌石窟经典石窟群。其中八座为特窟(包括一座在敦煌不对外开放的特窟),以及历史价值重大的普窟一一藏经洞。</b></p><p class="ql-block"><b>全票价128元,优惠票88元。无论你去没去过莫高窟,这个展绝对值回票价。</b></p> <p class="ql-block"><b>进场安检验票后进入A区,通过“敦煌印象”概述部分来到A区7个复制窟。按照朝代顺序:西魏第285窟、初唐第57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45窟、盛唐第217窟、中唐第158窟、榆林窟中唐第25窟,这是必看的重点,立体感受敦煌艺术。</b></p> <p class="ql-block"><b>西魏第285窟: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壁画融合佛教、道教与西域神祇,堪称丝路多元文化“万神殿”。</b></p> <p class="ql-block"><b>这个窟和之后B区关于西魏249窟的那一段“阿修罗王、电神、雷公、风伯、雨神”有相关联性,可以在285这个复制窟里,看到几乎一模一样的同款神灵。</b></p> <p class="ql-block"><b>初唐第57窟:被誉为“美人窟”,南壁观世音菩萨形象优雅细腻,慈眸若月,年华浅笑,美的让人不自觉屏住了呼吸。</b></p> <p class="ql-block"><b>初唐第220窟:瑰丽壁画描绘唐代开国气象与丝路商旅,见证初唐艺术鼎盛与文明交融,从眼花缭乱的乐舞场景中感受初唐的蓬勃气象。</b></p> <p class="ql-block"><b>盛唐第45窟:七身彩塑群像(佛、弟子、菩萨、天王)形神兼备,彰显盛唐雕塑艺术之极致。</b></p> <p class="ql-block"><b>盛唐第217窟:首次全球公开展示,壁画描绘盛唐市井生活,展现“黄金时代”的繁荣气象,无比震撼。</b></p> <p class="ql-block"><b>很多人都说看唐构要去日本,比如日本京都宇治平等院凤凰堂,据说就跟这铺壁画上的主建筑十分相像。但必须得说,日本的建筑在规模上跟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其存留下来的唐风建构也只是单体存在,而中国古建是以群组建筑擅长的,想要看到盛唐时期恢弘巨制的建筑群落,感受唐风磅礴雄浑的整体气韵,那也只有在敦煌壁画中了。</b></p> <p class="ql-block"><b>中唐第158窟:长达十余米的涅槃佛像静谧庄严,传递“寂灭为乐”的哲学意境。应该说这是最美的释迦牟尼涅槃窟,当站在佛祖的那一抹微笑前,整个身心都能瞬间平静下来。这个窟除非你有特权或是运气特别好,在敦煌能约到这个特窟,否则也只有在【如是莫高】大展上能感受到。</b></p> <p class="ql-block"><b>榆林窟中唐第25窟:被誉为“敦煌石窟艺术之冠”,窟内绘制的大型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精致至极,表现佛国世界的富足美好,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转入B区,是一条长300米的壁画长廊,按照时间的流线给观众梳理了整整一千年的敦煌艺术史,从第一个有壁画的北凉洞窟开始,北魏西魏北周到隋唐盛唐中唐西夏直至元,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就这么直观的扑面而来。</b></p> <p class="ql-block"><b>比如北凉时期,西域特征明显,笔触自由遒劲,颜色奔放热烈;比如隋唐时期,群组飞天,变得灵动飘逸,充满流动的速度感;比如西夏时期,画风静雅工致,跟中原风格无限接近,透着道家风范。</b></p> <p class="ql-block"><b>在300米的展厅里,如此直观的看到每个时期壁画的特点,用最短的距离,丈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风格变迁,真的没啥比这更有效率的事了。</b></p> <p class="ql-block"><b>B区有两个复制窟:一个是元代的第3窟,也叫观音洞。这个窟主要看线描,南北两壁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展现元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极其精细的画工,让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还有就是大名鼎鼎的晚唐第17窟藏经洞了:被誉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其出土文物记录了天文、医学等古代智慧,并生动描绘了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展览复原了大量藏经洞出土文物,为观众提供了珍贵的鉴赏机会。</b></p> <p class="ql-block"><b>这个复制窟所在的位置是快到B区出口,很容易被疏忽,不过它的历史存在价值大过于它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还是了解自发现藏经洞以来,跌宕起伏的敦煌近代史和由此产生的敦煌学。</b></p> <p class="ql-block"><b>C区同期举办的“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作为敦煌石窟的守护者,敦煌研究院80年来始终以“保护、研究、弘扬”为使命,让千年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老照片、视频影像和互动场景,生动再现了敦煌文物事业的艰辛历程,诠释了“莫高精神”。</b></p> <p class="ql-block"><b>当敦煌的星辰辉映在北京的夜空,首都市民“如是如意”。应这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激荡起文明传承的共振。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光点亮未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