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五台山

一泓清水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7日,姑嫂仨和一众姐妹开启五台山拜佛之旅。</p> <p class="ql-block">泰安服务区,泰山的复刻,我们这次行程没有安排泰山之行,看看缩小版的也蛮好的</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13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石家庄入住。</p> <p class="ql-block">自觉排队吃自助晚餐</p> <p class="ql-block">6月28日,开启第一站礼佛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今天先到达河北正定古城,它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这座古城位于石家庄北部,滹沱河畔,自古为军事、经济、文化重镇,是三国名将赵云的故里(“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中的“常山”即正定)。 </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正定古城最有名的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代更名“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铸造千手千眼观音像并扩建寺院,形成宋代建筑群主体。清康熙年间定名“隆兴寺”,因寺内大佛俗称“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内铸造一尊七丈三尺金铜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自此大兴土木进行扩建,历时百年,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气势恢宏的宋代佛教建筑群落成,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深得历代封建皇室的青睐。清朝康乾时期两次奉敕大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隆兴寺占地面积135亩,寺院建筑依南北中轴线作纵深布置。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同时寺内还汇集了大量的雕塑、壁画、碑刻等艺术珍品。其中崇伟甲天下的金铜千手观音立像,宋代建筑的艺臻极品一摩尼殿,被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我国现存最早的宋代转轮藏,“楷书之祖”隋龙藏寺碑,精美绝伦的铜铸毗卢佛像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誉:京外名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隆兴寺最南端的琉璃照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长22.9米,高6.3米,檐顶为庑殿式,琉璃瓦覆顶。石砌须弥座素面无雕饰。壁身四岔角以绿琉璃雕饰牡丹花,壁心由三十六块高浮雕琉璃砖拼砌的二龙戏珠图案。图案中海水江崖,波涛汹涌,两条巨龙穿云破雾,上下呼应。整幅画面栩栩如生,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老太太们在转石香炉祈福</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北宋十字形建筑):国内唯一平面呈十字形的宋代木构殿堂,四面各出歇山式抱厦,梁思成盛赞其布局“仅在宋画与故宫角楼中可见”,称其为“艺臻极品”。</p> <p class="ql-block">五彩悬塑倒坐观音(东方美神):摩尼殿北壁悬塑观音像,一足踏莲、一足踞起,神态恬静自然。鲁迅收藏其照片置于书桌,誉之为“东方美神”,称其“将神人化”。</p> <p class="ql-block">北宋转轮藏(最早藏经架): 国内现存最古老、体量最大的宋代转轮藏(八角形旋转经书架),仅需两指即可转动,结构精巧。</p> <p class="ql-block">  大悲殿正在整修中,我们在师太带领下献上爱心💗,为大殿整修添砖加瓦。用大殿外千手千眼观音铜像(最高古代铜佛)影像弥补:千手千眼观音铜像通高21.3米,42臂执法器,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为世界最高古代铜铸观音,与沧州铁狮等并称“河北四宝”。</p> <p class="ql-block">雨下得好大,我们暂停前行的脚步,上午十点半我们就到达午餐地点观雨享美食</p> <p class="ql-block">环境优美的餐厅环境</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雨停了,太阳微微露脸。我们来到石家庄市郊外的龙泉古寺。</p> <p class="ql-block">佛友香客依次入寺礼佛</p> <p class="ql-block">龙泉古寺(又称龙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韩庄村,距市中心约14公里。龙泉寺始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并获敕封。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曾是临济宗高僧净琛和尚的道场。鼎盛时期,寺内有僧众百余,寺田二十公顷,香客络绎不绝。近代曾遭破坏,1987年后逐步恢复,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方丈使者说:寺内法器较多,不便众施主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师太带领下外围礼佛</p> <p class="ql-block">法华塔</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成排,跟着师太双手合十,嘴念阿弥陀佛,右旋绕塔三周,如日月星辰绕须弥山。</p><p class="ql-block">佛说:绕塔得五福,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声;三、得生天上;四、生王候;五、得泥洹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月2 9日早上七点半,我们从上海饭店出发经过石家庄阜平县,海拔在向上攀升</p> <p class="ql-block">悠悠白云绕山间</p> <p class="ql-block">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美,偷偷给姐姐和嫂子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下午七点多,终于到达五台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入住派栢.云酒店</p> <p class="ql-block">下午12点半,再踏出礼佛之路。我这才知道,整个五台山周边是一个寺庙群,有大大小小124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的灵鹫峰上,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皇家特色,历史上曾是清朝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享有极高的宗教和政治地位。</p> <p class="ql-block">占地约916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院,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两侧对称分布钟鼓楼、禅院等。</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初名“大文殊院”,后因传说文殊菩萨在此显圣,更名为“真容院”。唐代重建,北宋铸万尊铜文殊像供奉,明代改称“菩萨顶”。清顺治年间由青庙(汉传佛教)改为黄庙(藏传佛教)。康熙、乾隆曾多次驻跸于此,并赐予提督印,使其统管五台山黄教事务。</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及宗喀巴像,曾是达赖、班禅讲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融合汉藏佛教文化,兼具皇家气派与宗教神圣性,是五台山必访的胜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出门左拐,在近180 0米的海拔处俯看台怀镇全貌,云雾缭绕,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显通寺。它位于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五台山开山祖寺”,与洛阳白马寺并称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历经北魏、唐、明、清多次扩建与重修,最终形成现今的规模。1982年,显通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五台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显通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拥有400余间殿宇,沿中轴线分布七进大殿,依次为: </p><p class="ql-block">1. 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 </p><p class="ql-block">2. 大文殊殿:供奉七尊文殊菩萨像,象征五台山的五座台顶。 </p><p class="ql-block">3. 大雄宝殿:全寺核心,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及十八罗汉。 </p><p class="ql-block">4. 无量殿(无梁殿):纯砖石结构,无梁无柱,供奉无量寿佛,内有稀世珍宝《华严经》字塔。(我们在师太引领下绕塔三周) </p><p class="ql-block">5. 千钵文殊殿:供奉千臂文殊菩萨。 </p><p class="ql-block">6. 铜殿:全国仅存的明代青铜建筑,重檐歇山顶,用铜10万斤铸成,内壁铸有万尊小佛。 </p><p class="ql-block">7. 藏经楼:珍藏北魏铜佛、北宋雷峰塔藏经等珍贵文物。 </p> <p class="ql-block">我们怀着万分的虔诚之心一一礼拜。显通寺不仅是五台山的佛教圣地,更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塑、铸造艺术的瑰宝,堪称“佛国明珠”。</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殊像寺:因专供文殊菩萨且未设大雄宝殿,被尊为“文殊祖庭”。清代皇帝多次驻跸,康熙、乾隆御题匾额悬于文殊殿,寺内曾藏三部《满文大藏经》(一部存东京、一部存巴黎,一部失踪)。</p> <p class="ql-block">入住民宿(吃和住都有点勉强,如果单独来台怀镇上有全季,汉庭等酒店)</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早上六点半,乘景郊车岀发五台山</p> <p class="ql-block">从西门进景区,近四十分钟,海拔从1700多米升到近250 0米,白白云绕山间,</p> <p class="ql-block">今天第一站:南台普济寺</p> <p class="ql-block">  普济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元年(581年),由隋文帝诏令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宋代时,寺院被重建并正式命名为“普济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和万历年间(1573-1620年)曾进行大规模重修。清代普济禅师再次扩建,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文革”期间,普济寺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建筑仅剩残垣断壁。近年来,寺院逐步修复,恢复了部分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普济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638平方米,呈二进院落布局。</p><p class="ql-block">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像。</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部分残基尚存,曾为寺院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 文殊殿:供奉智慧文殊菩萨,殿前有文殊画像碑。</p><p class="ql-block"> 后殿(古佛殿):为石砌窑洞,供奉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菩萨石像,部分雕像可能为宋元遗物。</p><p class="ql-block"> 普贤舍利塔:位于寺东,高16米,七层石塔,内有木构阶梯,可登高远眺。</p> <p class="ql-block">普济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自然美景,是五台山旅游与朝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它位于五台山南台顶(锦绣峰),海拔2485米,距台怀镇约12.5公里。南台以“锦绣峰”闻名,山峰耸峭,繁花似锦,是五台山五个台中春季最早、冬季最晚的台顶,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拜了弥勒佛,在文殊殿为孩子们进香开智,在普贤舍利塔绕塔三周,万分虔诚。</p> <p class="ql-block">  舍利塔:位于寺东北,唐代智源禅师始建,明代重修。塔身八角三级,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为西台地标。 </p> <p class="ql-block">车轮在佛音中继续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滚动四十多钟我们到达西台法雷寺</p> <p class="ql-block">  "法”指佛法教义,“雷”喻佛法如惊雷震醒众生,象征文殊菩萨的智慧与威猛。 </p><p class="ql-block">主供圣像:狮子吼文殊菩萨:形象为紫金色童子相,五髻冠顶,左手持青莲、右手执宝剑,骑乘狮子。狮子象征勇猛精进,彰显文殊“三世诸佛之母”的智慧本源</p> <p class="ql-block">法雷寺集隋唐古刹遗风、文殊信仰精髓与高山奇景于一体,既是佛法如雷的觉悟道场,亦是月悬峰巅的天然画卷。朝圣者在此既可礼敬狮吼文殊的智慧勇猛,亦可领略“月坠西台”的天地禅意。</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演教寺:位于中台翠岩峰顶,海拔2894米,是五台山五大台顶中规模最大的寺院,也是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重要道场。</p> <p class="ql-block">据《清凉山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下诏在五台山五顶各建一寺,演教寺即为中台所建,供奉文殊菩萨。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寺院被大规模重修,建筑多为石构。 2005年,在圆照寺住持海信法师的主持下,演教寺完成重修并举行开光大典。 </p> <p class="ql-block">主殿:五间石窑洞,供奉“孺童文殊菩萨”,象征佛法清净无染。 </p><p class="ql-block">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法相及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 </p><p class="ql-block">舍利塔:寺内原有唐代舍利塔,后毁于“文革”,1995年重建为覆钵式砖塔。 </p><p class="ql-block">祈光塔:位于寺西南,明代为纪念佛光显现而建。 </p><p class="ql-block">大般若钟:刻有《心经》及文殊菩萨大愿,由圆照寺赠予。 </p> <p class="ql-block">演教寺集隋唐古刹遗风、文殊信仰与高山奇景于一体,既是朝圣圣地,也是领略五台山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万圣澡浴池寺:澡浴池寺是五台山核心朝圣路线上的独特灵迹,因文殊菩萨沐浴显圣传说而闻名。 解放初仅存废墟,2000年后由释悲胜法师主持重建,现大殿三间为单檐四阿顶仿古结构。正殿供“三大士”木像:中为文殊菩萨,左普贤,右观音。 配殿设释迦牟尼师徒像及文殊手印石(传抚之“明心见性”)。我们奉上5抚了手印,在古文殊洞抚了脚印(传抚之"明智慧,除烦恼)</p> <p class="ql-block">它坐落于五台山北台(叶斗峰)与中台(翠岩峰)之间的山脊,海拔27 60米,是五台山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此午餐</p> <p class="ql-block">饭后又经过四五十分钟我们来到北台灵应寺</p> <p class="ql-block">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远远望去,山巅呈马鞍形。此处也有佛教徒称为一身双头的共命鸟。台顶气候异常寒冷,因而林木稀少,每年只有6一9月方便登台,台背阴面有常年不化的冰雪,称之为“万年冰”。</p><p class="ql-block">叶斗峰上建有石砌的灵应寺,坐北朝南,寺内供奉无垢文殊菩萨。灵应寺自隋朝创建,经多次修葺、重建,气势恢弘无比,与叶斗峰的险峻挺拔浑然一体,令观者无不震撼赞叹。</p> <p class="ql-block">这里徒步的旅友较多,风景特别优美。</p> <p class="ql-block">为勇敢的帅哥点赞👍(这是我隔着玻璃拍摄的照片),背包虽沉重,眼神去坚定。</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望海寺是五台山五大台顶寺庙之一,坐落于东台顶(望海峰),海拔2796米,以“云海日出”奇观和文殊菩萨道场闻名。</p> <p class="ql-block">据《清凉山志》记载,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诏令在五台山五顶各建一寺,东台建望海寺,供奉聪明文殊菩萨。元代重建,明代嘉靖年间由秋月禅师重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再次重建。1985年,住持本如法师重建望海楼;1998年新增铜铸聪明文殊像;近年新建莲花殿,寺院规模扩大。</p> <p class="ql-block">聪明文殊菩萨,象征“大圆镜智”,为五台山五方文殊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望海楼,1985年重建,高16米,三层五间,登楼可远眺河北阜平及山东渤海。-楼名“望海”暗含佛法智慧如海、普度众生的寓意,与供奉“聪明文殊”的望海寺共同构成“智慧觉海”的宗教意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师太带领下完整礼佛,仪式感满满</p> <p class="ql-block">都说:一次大朝台,修行五百年。一半佛国,一半山野。我们在美景中结束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这一路,虔诚朝拜的信众、步履坚定的僧人、淳朴的当地人,四海八方的游客..,每一张面孔都写满故事,烟火气与佛国气交织,是真实的人间百态。远离喧嚣,在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中,那些纷扰的念头渐渐沉淀。面对庄严佛像,叩问的其实是自己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拜佛🙏、拜菩萨🙇‍♀️... 每一拜都是敬畏,是对智慧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