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出镜/华</p><p class="ql-block">人物摄影/慧玲</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上海思南公馆、思南书局</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5914157</p> <p class="ql-block">当夏日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梧桐树叶,如金纱般洒在思南公馆花园洋房的鹅卵石墙面上,勾勒出的是老上海气质。</p><p class="ql-block">思南公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多种风情。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红砖墙上,投下斑驳光影。我戴着美帽,沿着小路前行,来到不远处的思南书局。</p> <p class="ql-block">思南书局由思南公馆25号楼改建而成,每次迈向思南书局,心情都似涨满风的帆,怀揣着期待,脚步不自觉轻盈,仿佛即将赴一场与智者的密约。</p> <p class="ql-block">思南书局是幢三层小洋楼,外观并不张扬,却透着一股内敛的气质。这里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故居,也是著名诗人柳亚子读书写作的故地。</p><p class="ql-block">文学气息与当下的思南书香共同营造出这百年建筑的人文氛围,曾经的文学气息与当下的思南书香相互辉映,让读者在品味书香的同时,也能感受百年思南的文化底蕴及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书局设计巧妙,融合历史与现代,既保留了法式花园洋房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书店的活力。一楼有伦敦评书店,文学迷宫和大书房,温暖的灯光营造成家一般的氛围。</p><p class="ql-block">我调整了一下帽子,站在一楼的楼梯处,让好友为我拍照留影。这些照片,定格的不仅是我的身影,也是我与思南书局在这一特定时刻的交融。</p><p class="ql-block">它象征着我对知识的向往,对文化的追寻。在繁华都市一隅,在这书香四溢之所,我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红绿相间的复古式楼梯缓缓而上,每一步都发出轻微的声响,似乎在与这空间轻声对话。当行至楼梯中段,我不禁停下脚步,二楼是书房的入口处,这楼梯不仅是连接楼层的通道,更是通往汲取知识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在思南书局,整个空间觉得比较贴心的布置是“一人读书处”,在我看来,阅读是一件比较个人的事,想要安静选书,然后找一个僻静处,但这种感觉不是每个书店都有,思南书局就考虑到了。</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内心的喧嚣即刻消散,安宁与满足悄然蔓延。指尖滑过书页,似在触碰人类思想的脉络,敬畏与兴奋交织,只觉时光都慢下脚步,让我尽情沉醉这书香天地,享受独属于心灵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坐在书房的一隅,阳光透过窗户洒落下来,整个书房笼罩着浅黄色的光。择一本杨苡的著作,《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仔细阅读。</p><p class="ql-block">杨苡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她这一百年来的风雨历程,这是一本充满真挚与智慧的自传。当我聚精会神把视线聚焦到一位百岁老人的人生回忆时,那其中的丰富与深刻,足以让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历经风霜的梧桐树叶夹着夏日的清风,送来的是一个人惬意的午后,一个人的阅读时光,一个人的宁静,神思在书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人说过;“天堂不必是图书馆的样子,只要是思南的样子就好了”。在思南公馆的建筑群,看到的是历史的沉淀。在思南书局拥抱的是文学、艺术、它是上海无二的新雅颂之地。</p> 感谢您的观赏 <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5.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