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野鸭红蓼》作于2007年</p><p class="ql-block">文/赵桂良(书画收鉴赏家)</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人经历过了大风大浪,见惯了人间世事之后,往往更能发现平凡细节之中的动人之处。那如从古书中飘落的一叶书签,那如在白雪般漫天飞舞的柳絮,那如幽深小巷子里坐着的满目沧桑的老人……抑或是池塘边上长着的野花野草。</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得到,邓先生一定是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光顾他家附近的那个池塘了。一日晚饭后,他独自来到池边散步,盛开的红蓼在微风的轻抚下,伴随着池水幽幽地荡漾着。红蓼虽美,却无人赏识,多少让这位突来之人感到遗憾,正可谓是“知音不在谁堪听?”请红蓼不要过于悲伤,你所期待的知音不是已经来了吗?这个知音不是别人,正是画者自己。在邓先生与红蓼一阵交谈之后回到画室,他带着满腹的惆怅和不解的心情画了《野鸭红蓼》这幅画。他不忍心再看到红蓼的孤寂,故在画中平添了三只野鸭当作看客,永远地陪伴在红蓼的身边。画罢,他在画的左侧又略题数句,以此来表达他对红蓼的那片怜爱之心:“莫言红蓼少人疼,吾邸池边任意生。今绘三鸭当雅客,观花赏景兴从容。”这么一来,欲哭无泪的红蓼再也不会感到过于冷清了。</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野鸭红蓼》这幅画看上去很像是遵循“马一角、夏半边”式的小景构图,用很少的景物表达了更深层的意境。马一角、夏半边也好,邓先生也罢,他们的画看似简单,但不是一般的画家能够画出来的。邓先生所题诗句和他的画作一样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最真实、最强烈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邓治平艺 术 简 历</p><p class="ql-block"> 邓治平,1957年1月21日生于北京。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画家、书画鉴藏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扇子艺术协会艺术顾问、荣宝斋天津分店艺术顾问、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客座教授。师承娄师白、崔子范二位先生。</p><p class="ql-block"> 1991年2月在北京墨西哥大使馆举办《张明、邓治平中国画展》。</p><p class="ql-block"> 1992年5月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邓治平近作展》。</p><p class="ql-block"> 1995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邓治平花鸟画展》。</p><p class="ql-block"> 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邓治平迎春画展》。</p><p class="ql-block"> 2000年1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邓治平画展》。</p><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举办《邓治平国画精品展》并讲学。</p><p class="ql-block"> 2007年9月《中国艺术家国画作品鉴藏邓治平》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在北京798正仁美术馆举办《融·遇2015邓治平、朝鸿、陆春莉三人展。</p><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邓治平美术馆》在北京市房山区盛威德商务酒店开馆。</p><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北京半笏园美术馆》开馆。</p><p class="ql-block"> 邓治平的艺术素养极为全面,除画花鸟画外,亦画山水、人物。他的作品笔墨浑厚、色彩明快、气势磅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自成家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