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王培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小小说组织联盟副主席,北京小小说沙龙会长。曾获冰心图书奖,冰心散文奖,2015年获第七届金麻雀奖,2006年至2011年获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四届一等奖。作品共七十多次全国获奖。有百余篇作品被《小说选刊》《读者》《作家文摘》《青年博览》《中学生阅读》《小小说选刊》等报刊选载。有百余篇作品入选《读者最喜欢的散文100篇》《军旅散文年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中英文对照)等选本。作品被译成英、日等国外文字。出版有作品集《怎能不想你》《王培静小小说选》《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幸福的感觉》《寻找英雄》《编外女兵》《拾荒人的梦想》《军魂》《从心底打捞出的时光 》等21部。</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王培静微型小说《火种》赏析。</p><p class="ql-block">王培静的微型小说创作大多从正面着笔,以写英雄居多,充盈着一种光明和向上的正能量。他从20岁开始文学创作,40多年来笔耕不辍,发表作品1000余篇计400多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20多部。他的作品中,三分之二是小小说集,大部分作品都是军旅小小说,从近两年发表和获奖的作品来看,也大多为军旅题材。</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分享一篇他的微型小说这篇微型小说《火种》。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塑造了秦三这一英勇无畏的少年英雄形象,展现了洪范山区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民族气节,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一、情节紧凑,富有张力</p><p class="ql-block">小说开篇简要交代了故事背景和秦三的身份,为后续情节发展做了铺垫。秦三从偶然送信到成为通信员,再到被敌人抓住,情节逐步推进,节奏紧凑。特别是在秦三被审讯的场景中,敌人残忍的手段与秦三坚定的意志形成鲜明对比,张力十足,让读者为秦三的命运揪心,也为后续的转折蓄势。</p><p class="ql-block">二、人物形象鲜明</p><p class="ql-block">秦三虽是少年,却有着超出年龄的勇敢和坚定。他明知送信危险,却毫不退缩;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一句“是”彰显了他的担当和对共产党的认同。他的牺牲激发了洪范山区人民的抗日热情,成为点燃抗日烽火的“火种”,人物形象极具感染力。</p><p class="ql-block">三、主题深刻,立意高远</p><p class="ql-block">小说以“火种”为题,寓意深刻。秦三的牺牲看似微小,却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洪范山区人民的抗日热情,使抗日烽火越燃越旺。这不仅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更展现了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力量,凸显了“人民战争”的主题,立意高远。</p><p class="ql-block">四、语言简洁有力</p><p class="ql-block">全文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精准。如描写秦三被审讯时的动作和语言,简洁有力地展现了敌人的残暴和秦三的英勇。这种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总之,《火种》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蕴的微型小说典范。它以秦三的英勇壮举为叙事脉络,生动且鲜活地勾勒出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对于传承与弘扬抗日精神、激励后世子孙铭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深刻领悟和平的珍贵意义,无疑是值得众人大力点赞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王培静微型小说《火种》</span></p><p class="ql-block">据平阴县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我县地下通信员秦三光荣牺牲时,年仅十五岁……</p><p class="ql-block">在三面环山的丁泉村,设有我地下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通过村公所李保长的掩护在山区一带开展工作。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孤儿秦三,从十二岁起就在村公所当公务员。</p><p class="ql-block">一天,有一封急信需要立即送到县大队去,地下党小组刘组长正考虑让谁去合适,李保长想到了秦三。</p><p class="ql-block">秦三虽然不知道送的信的内容是什么,但他知道这信是和日本鬼子对着干的。一天一夜八十多里路秦三打了个来回。</p><p class="ql-block">从那起,秦三就成了联络点不在编制的通信员,他有时把信放耳朵眼里,有时放在粪筐的牛粪里,有时用树叶包上放嘴里。每次都能顺利地把信送到。日子久了,敌人都知道洪范山区有一个有智有谋的送信少年秦三。</p><p class="ql-block">这天秦三去送信,在石碑子终于被日本鬼子抓住。日本人从秦三扛的扁担夹层里找到一封信。</p><p class="ql-block">日本人气急败坏,趁洪范集公审秦三。在古香古色的老戏台上,两边站着两排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和伪军。当一个留丹田胡的日本军官喊了一声后,一个瘦弱的少年被带了上来。台下千万只眼睛一下聚到了少年的脸上,少年脸上有道道血痕,但他的眼里喷射出愤怒的火焰。</p><p class="ql-block">“你叫什么名字?”日本军官手扶腰间的洋刀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秦三没有回答。</p><p class="ql-block">“这山区的共产党都藏在哪儿?”</p><p class="ql-block">“不知道。”</p><p class="ql-block">“你认识的共产党都有谁?”</p><p class="ql-block">“不知道。”少年秦三眼中的怒火烧炸了丹田胡。</p><p class="ql-block">“啪、啪”两个耳光。秦三的嘴角流出了血。</p><p class="ql-block">“你是不是共产党?”</p><p class="ql-block">“是。”</p><p class="ql-block">“割了他的右耳。”</p><p class="ql-block">两个日本宪兵上来,割下了秦三的右耳。秦三痛苦的咬着牙,身子倒在了台上,但仍高昂着头颅。</p><p class="ql-block">“你说不说?”丹田胡瞪圆了眼睛。</p><p class="ql-block">“我什么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割了他的舌头。”</p><p class="ql-block">又两个日本宪兵上来动作,秦三满嘴是血,在台上滚动。</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共产党的下场!”丹田胡面对台下的人群高喊。</p><p class="ql-block">“小日本,我操你八辈祖宗!”</p><p class="ql-block">“小日本,我操你八辈祖宗!”台下响起了怒骂声。</p><p class="ql-block">丹田胡向空中开枪示警。</p><p class="ql-block">十几天以后,洪范山区共有二千余名青壮年报名参加了八路军。</p><p class="ql-block">此后,洪范山区的抗日烽火越燃越旺……</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