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记忆 藏语文

卓玛芨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抱起藏文书的我爱不释手。书本上学,手机上学,原来藏文的拼读,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童年在八廓街藏式大院生长的我,每天清晨在扎西哥邻居米玛朗诵的藏文声中苏醒。阿妈说藏文要早起朗读才能记牢。</p><p class="ql-block"> 记得60年代的拉萨,实验小学的汉文班里总会有几个藏族小男生和小女生。他们多为干部子弟或半藏半汉,个个又帅又漂亮,脱口而出的藏汉语成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贴心小棉袄。</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上初中时,我班是全校第一个汉文班,左右前后都是藏文班。坐在大窗边的我,常随窗外齐声朗读的藏文声,异想天开…… 藏文书的课文里讲的什么故事?肯定没有汉语的古文?为什么藏文班没有汉族学生……</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机会终于到了,拉萨师校师资班专招会讲藏话的汉族学生,我因汉语文没达标错失良机走进卫校。</p> <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八十年代在拉萨的内地人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学会藏话沟通迫在眉睫。医院的外科主任医生为劝病人家属接受没风险的小手术,通过翻译才获得允许。为此,老师的白大褂里随身带着自编藏语小笔记本。</p><p class="ql-block"> 刚到拉萨的“藏漂”为早期适应环境,入乡随俗,从书店买一本“口袋日常藏语”小册子。援藏老师为和收发室的藏族大叔沟通,每天学一句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开放的中国迎来世界八方游客。西藏大学藏语系面向海外招收“国际留学生”。</p><p class="ql-block"> 丹麦朋友周末来我家学藏语,吃惊地发现朋友用国际音标注音,发音准确无误。两个多月后藏语拼读过关的她学起对话,为她傲娇!留学的加拿大朋友借用先进的磁带、光盘,学的有滋有味,羡慕!原来藏文的传统学习适应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  潜意识里从小一直想学藏文的我已年过花甲。</p><p class="ql-block"> 长时期住四川都江堰小镇脱离藏语环境,自然退化。随科技时代的发展,今天在视频号里跟学藏文,脑洞大开。和小区阿坝、昌都藏族阿佳聊手机上的藏文拼音:卫藏方言、安多方言、康巴方言…… 汉语普通话成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