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县委书记这一问

东方畲

<p class="ql-block">  只因县委书记这一问(连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上任</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田野里的麦苗在春风中绿得发亮,金灿灿的油菜花已全部绽放,有些花瓣在春风中飘落,宛如洒了一地黄金。燕子带着欢快的叫声从南方归来,却不知从哪儿突然窜出两声野猫叫春声,搅乱了这美好的氛围和人们愉快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这天一早,南观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就赶到乡里,迎接并陪同老魏到南观村正式上任。</p><p class="ql-block"> 老魏不负胡书记和乡党委政府的期望,一到南观村,立刻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明确了各人的分工和责任。紧接着,又召开村民组长、党员和有影响力的社员骨干会议,要求大家带头上缴过去所欠的农业税款,并限期完成,还制定了处罚拖欠农业税的条款规矩。村里的广播喇叭从早晨响到晚上,天天不停地喊话催款,搅得人们心里惶惶不安。</p><p class="ql-block"> 老魏有一招,那可是一般乡村干部比不上的。他表面上对村里社员文明催款,有条有理,暗地里却指使家里的兄弟们组织了一帮“清缴队”,对拖欠农业税的“钉子户”逐户清理。对于那些抗拒缴农业税的人家,采取杀一儆百的恫吓手段,还要追缴加倍的滞纳金。其他人家一看,不缴农业税费,就得面临被扒粮、拉牛、赶猪、罚款,甚至被抓到村部捆绑、吊打,只好乖乖就范。大家私下里都嘀咕:“谁敢跟老魏作对?论公,他有上面政府撑腰;论私,他有几个混世的弟兄。谁能斗得过他!”没过多久,一些过去的特殊困难户,也想尽办法卖粮卖猪,把拖欠的农业税缴上了。个别家庭实在没东西可卖,就四处借钱,先把历年拖欠的农业税交了,就怕吃皮肉之苦。在老魏的一番努力下,过去几年拖欠的农业税,总算是交齐了。</p><p class="ql-block"> 然而,村民们经过这一番清理,一部分人觉得这土地种不起了。他们想把种了十几年的土地还给村里,可村委会不接收;送给其他劳力强的人家耕种,人家也不要,都嫌土地税赋太重,没多少利润可赚。也有少数去城里打工的人家,为了摆脱种地的麻烦,宁愿承担每年上缴的农业税,也要把土地转包给别人耕种。曾经被农民视为命根子、能产出黄金的土地,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种也不好种,扔又扔不掉。</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虽说国家掀起了进城打工热潮,但对于南观村这样落后闭塞的偏僻乡村,走出去打工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想去城里打工,却苦于找不到门路。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更别说去大城市找工作了,让他们去沿海发达地区找工作,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些祖祖辈辈守着土地的人们,还没有勇气跨出家门,背井离乡去城里闯荡,全村五百多户两千多口人,没几个敢出去找工作的,只能待在家里发愁,靠着土地微薄的利润苦苦熬着。</p><p class="ql-block"> 乡政府和村里都有规定,每户承包的土地不许抛荒,谁家要是把土地荒着,就得加倍罚款。这可苦了这些种地的庄稼人。他们曾经天天盼着土地,好不容易把土地分到手,没想到现在却被土地给困住了。此刻,他们的心比极地的冰山还冷,做梦也没想到会被这土地拖累。有少数脑子灵活的人家,觉得再这样种地只能受穷一辈子,可眼下土地又没法处理,只好偷偷举家连夜逃到城里打工,心里想着:“看你老魏还能把我怎样!”而村里绝大多数人家,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年复一年靠刨土地维持生计,不让肚皮挨饿。</p><p class="ql-block"> 老魏因为清理了南观村群众多年拖欠的农业税款,上交给乡里,缓解了乡财政近年来出现的赤字问题,受到了赤子乡党委政府的嘉奖,尤其是赢得了胡伟书记的器重和青睐。</p><p class="ql-block"> 老魏的事迹很快被赤子乡上报到县里,当年,老魏就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次年开春,县里一年一度的人大、政协“两会”召开,老魏作为南观村党支部书记,顺理成章地参加了会议。两会期间,老魏还被安排接受县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在各种聚光灯的闪烁下,老魏那张本来就泛着油光的殷红的脸,显得更加光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