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25年6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河南警察学院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深化调解机制改革与科技赋能,构建新时代多元共治新格局。研讨会由上海政法学院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多元调处中心、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杭州市滨江区法视界矛盾调解中心、河南曲成律师事务所、信也科技集团、上海长宁区尚宁法律调解服务中心、江苏人民调解研究院协办。<br> 来自全国各地政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约二百人参加会议。</h1> <h1> <font color="#ed2308"><b>开幕式</b></font></h1> <h1>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调解学院党委书记文立月主持开幕式。</h1> <h3> <font color="#ed2308"> 签约仪式</font></h3> <h1> 首先举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上海政法学院共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调解研究院”签约仪式。</h1> <h1>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院长侯怀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部党委书记王健代表双方签约。</h1> <h1><p> 随后,举行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调解研究院揭牌仪式。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葛卫华、河南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兴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司林胜、副校长陈晓景共同揭牌。</p></h1><h5> <font color="#ed2308">(视频可点击观看)</font></h5> <h1>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院长侯怀霞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调解研究院聘任为名誉院长,陈晓景副校长为侯怀霞院长颁发了聘书。</h1> <h1>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嘉宾致辞</font></h1> <h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在致辞中指出,调解作为“东方经验”现代传承,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核心抓手,研究院需聚焦“科技 + 调解”“多元解纷整合”等前沿命题,构建中国特色调解理论体系。</h1> <h1>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葛卫华在致辞中强调,高校要以学术研究赋能实践,通过“产学研用”协同,转化调解理论成果,助力“枫桥经验”创新发展。</h1> <h1> 河南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兴士在致辞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源头的治理作用,要以科技破解“资源分散、效率瓶颈”问题,推动线上线下平台融合,构建“智慧调解”生态。</h1> <h1> 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闫晋东通过视频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从国家治理高度解读了调解机制改革政策导向,强调立足“多元共治”,整合人民、行政、司法调解资源,构建“分层分类、协同高效”解纷体系,让调解成为化解矛盾“第一道防线”。 </h1> <h3> <font color="#ed2308"> 获奖论文颁奖仪式</font></h3> <h1> 开幕式上举行了获奖论文颁奖仪式。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13篇论文,经专家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36篇。</h1> 《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园区矛盾纠纷调解的创新与实践》等20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院长侯怀霞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独立性:调解制度元属性的基础逻辑--多元化纠纷化解决机制之“调解元”的探讨》《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意涵与制度完善》 两篇论文荣获一等奖。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葛卫华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h3> 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h3> <h1> <font color="#ed2308"><b>主旨发言第一单元</b></font></h1> <h1>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第一单元主旨发言环节,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院长樊晓磊主持。</h1> <h1>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庆堂:《先行调解的法院实践》。</h1>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院长侯怀霞:《调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h1> 南京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白玉博:《人工智能时代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与重构》。</h1> <h1> 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智军:《构建‘预测、回应、化解’一体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h1> 海南省儋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岳国华:《加快构建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调解工作体系》。 <h1> 山西省沁水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韩学文:《“三环七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h1> <h1>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政法委副书记徐炎凤:《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HR调解联盟的创新与实践》。</h1> <h1> 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检察院一级高级检察官吴海龙:《独立性:调解制度元属性的基础逻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调解元”的探讨》。</h1> <h1>湘潭大学法学部副部长李喜莲作点评发言。</h1> <h1>华东政法大学国际调解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倪静作点评发言。</h1> <h1> <font color="#ed2308"><b>主旨发言第二单元</b></font></h1> <h1>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院长陈志刚教授主持第二单元主旨发言。</h1> <h1> 河南省长垣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都学敏:《从碎片到系统:基层人民法院推进多元化解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展望》。</h1> <h1> 中国联通公司上海分公司智慧城市研究院技术总监郭健海:《调解数字化与法治新生态》。</h1> <h1>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剑昆:《创新“五龙治水”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h1> <h1> 福建省南安市司法局局长赖世有:《调解机制改革和技术赋能的协同效应在县域治理的实践探索与运用》。</h1> <h1>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疆国际法务区负责人张维龙:《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擦亮“呼伦风景”品牌》。</h1> <h1> 海军军医大学教授邓光辉:《心理学介入信访矛盾化解工作的模式及实践研究》。</h1> <h1> 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培训基地研究所研究员李植:《“依法调解与实质调解”之解读》。</h1> <h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刘媛:《数智赋能调解场域:平台建设的技术逻辑与法律规制重构》。</h1> <h1>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调解学院教授郑金玉作发言点评。</h1> <h1> 南京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吴双印作发言点评。</h1> <font color="#ed2308"><b> 第一分会场</b></font> <h1> <font color="#ed2308">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副局长郭 斌主持第一单元发言</font></h1> <h1> 1. 李立景(广西法治与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以治疗:中国家事审判改革治疗话语的批判性分析与 叙事调解引入》<br> 与谈人:任际( 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br> 2.张留禄(广州市黄埔区金融业协会执行会长):<br> 《金融科技助力金融纠纷调解高质量发展》<br> 与谈人:娄 燕(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br> 3.陈雪涛(山西省曲沃县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社会的个体化与家事纠纷的调解》<br> 与谈人:赵 霞(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员额法官)<br> 4.张 英(江苏省太仓市司法局副局长):《多元化解消费纠纷机制的太仓实践与探索》<br> 与谈人:王 冠(长宁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br> 5.张 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 院务主任):《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解决的理论意涵与制度完善》<br> 与谈人:王大飞(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秘书长)<br> 6. 周晓红(南京市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全国人民调解专家 ):《人民调解员队伍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br> 与谈人:陆 翔(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调解协会、上海市金融消 费纠纷调解中心会长、主任)<br> 7.陈孝杰(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与大调解体系的构建》<br> 与谈人:史伟丽(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教授)<br> 8.王若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 讲师):《<新加坡调解公约>的效力冲突与协调路径研究——以 <纽约公约>为视角》<br> 与谈人:刘华锋(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h1> <h1><font color="#ed230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吉平主持第二单元发言</font></h1> <h1> 1.刘丰生(济南市第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构建新时期多元化解医疗纠纷工作机制》</h1> <h1> 与谈人:刘中科(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h1> <h1>2.刘俊宜(延安调解研究中心主任、延安大学讲师)<br></h1><h1>《人民调解红色基因的溯源与新时代传承》<br> 与谈人:薛文成(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h1> <h1> 3.宋 迎(天津市河东区法院特邀调解员):《天津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br></h1><h1> 与谈人:李 蕊(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副教授)</h1> <h1> 4.李永春(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协同治理结构下先行调解制度的功能重塑》<br> 与谈人:蒋傲雨(河南省长垣市人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法官助 理 )</h1> <h1> 5.解 放(《甘肃调解》期刊总编辑、甘肃第三方医疗 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商事调解困局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香港国际调解院成立和《商事调解条例》制定的战略机遇</h1> <h1> 与谈人:王静(贵州明远律师事务所)</h1> <h1><div><br> 6.杨清(杭州市法视界矛盾调解中心主任):《立足基层实践,打造市场化调解“新样本”》<br> 与谈人:杨晓敏(上海浦东联合法律服务调解中心常务副主任)<br> 7.发言人:时强文(海南省儋俱律师事务所主任)<br>《商事调解的现状及发展路径》<br> 与谈人:黄选锋(上海徐汇区智调非诉讼纠纷调解中心理事长)<br> <br> <font color="#ed2308"> 第二分会场<br></font><br> <font color="#ed2308">河南曲成律师事务所主任</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上官绪波主持第一单元发言<br></font><br> 1.佴 澎(云南财经大学教授、云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深化调解机制改革与科技赋能研究——以红河自由贸 易试验区商事争议化解机制为视角》<br> 与谈人:王秀平(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副教授)<br> 2.于丽娟(长垣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域人民调解工作现状分析及思考——以长垣市为例》<br> 与谈人:黄可军(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 局(促进科)局长)<br> 3.张华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松江区融升法律服 务社秘书):《“息讼罢访”调解协议的法治化规范路径探析》<br> 与谈人:马磊光(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司法局二级调研员)<br> 4.陈兴华(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法律实践教 学中心主任):《新型燃料产业政府监管纠纷调处路径探析》<br> 与谈人:沈国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br> 5.师 婉(山西药科职业学院讲师):《创新调解机制,完善调解体系的思考》<br> 与谈人:余成瑶(上海黄浦区大公调解中心主任)<br> 6.刘卫波(山东省曲阜市司法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创新》<br> 与谈人:陶柏英(上海市杨浦区家和法律服务中心)<br> 7.尚毓嵩(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 讲师):《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环境公益诉讼调解的衔接 规则构建》<br> 与谈人:傅晓兵(北京德恒(厦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br> 8.王勋富(武汉市公安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警长 )《社区调解运用机制浅析》<br> 与谈人:王成汉(上海政法学院党办校办校务科科长)<br><br></div><div> <font color="#ed2308">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br> 赵蕾主持第二单元发言</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1.席晓娟(西北政法大学调解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税务行政复议调解兜底条款的适用》<br> 与谈人:陈海萍(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调解学院教授)<br> 2. 韩振文(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助推民企发展背景下市场化解纷机制的困境检视与路 径优化》<br> 与谈人:孙 晔(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br> 3.柴小平(上海申邦律师事务所主任):《新时代多元解纷机制的实践与立法路径完善》<br> 与谈人:叶晓红(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br> 4.马春娟(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新时代“枫桥经验”治理理念视域下婚姻家庭纠纷化 解困境研究》<br> 与谈人:朱亚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司法所所长)<br> 5.尚国锋(兰州市法云维权人民调解中心理事长):<br>《科技赋能调解价值引领下的改革与共治—-习近平法 治思想视域下构建新时代多元治理格局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iv><div> 与谈人:李良宵(上海沪尚律师事务所主任)<br> 6.刘哲源(商丘市虞城县杜集镇司法所所长):《关于基层人民调解现状及病结所在》<br> 与谈人:李营楠(呼伦贝尔市非诉纠纷调处中心主任)<br> 7.李露雅(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讲师):《民间规则与正式法律在纠纷化解中的互动》<br> 与谈人:黄浩然(信也科技集团公共关系负责人)<font color="#ed2308"><br></font><br><h1> <font color="#ed2308"> 第三分会场</font></h1><br><font color="#ed2308">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副院长</fon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依林主持第一单元发言</span></div><div><br> 1.王夏青(上海市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主任):《浅论调解实务发展改革方向与科技赋能》<br> 与谈人:陈凤英(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长宁区 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负责人)<br> 2.涂建设(上海推么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调解》微 信公众号创始人):《商事调解市场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br> 与谈人:龚选民(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专委会副 主任)<br> 3.楼凌宇(上海圣知林律师事务所主任):《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新探索一 一以劳动争议化解为例》<br> 与谈人:俞梦潇(杭州市高新区(滨江)法学会常务副会长)<br> 4.陈俊挑(呼伦贝尔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小调解”赋能“大治理”探索综合治理新路径,共筑北 疆基层治理新防线》<br> 与谈人:严 岗(上海长宁区尚宁法律调解服务中心理事长)<br> 5.徐威娜(上海政法学院经管理学院副教授):《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争端调解方案研究》<br> 与谈人:张雪梅(江苏省仪征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br> 6.王旭东(天津市滨海新区宏信调解中心主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宏信调解模式》<br> 与谈人;沈立刚(杭州法在调解中心主任)<br> 7.马兆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 讲师):《数字司法改革中智能调解制度重构与政策工具创新一 —基于智慧法院建设与多元解纷机制协同视角》<br> 与谈人:林 韧(新右旗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任)<br><br><h1><font color="#ed2308">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副院长、调解法治教研室主 任、副教授张乾主持第二单元发言</font></h1></div><div><br> 1.康晓嘉(山西省长治市法学会副秘书长):《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大特性》<br> 与谈人:曹晓多(辽宁大学中国老龄政策法律研究所副所长)<br> 2.巩日路(山东公和调解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国商事调解发展及收费等问题破解之道》<br> 与谈人:王 者(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 员 )<br> 3.刘华明(山东省人民调解员协会副会长):司法鉴定在调解中的应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 路径优化》<br> 与谈人:魏 锋(平安银行总监)<br> 4.缪文海(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郑金玉:《女犯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研究——基于J省X女子监狱调研》<br> 与谈人:叶寿贵(南平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副主任)<br> 5.孙青平(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副教授):《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的立法评议与完善路径》<br> 与谈人:鲍林子墨(信也科技集团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br> 6.周 琪(贵州警察学院副教授):《环境纠纷非诉解决机制中调解制度研究》<br> 与谈人:张寅(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副镇长)<br> 7.郭新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 讲师):《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困境检视与系统优化》<br> 与谈人:姚 岑(上海弘晟道缘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br><br><h1> <b><font color="#ed2308"> 闭 幕 式 </font></b></h1></div></h1> <h1>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副院长王康主持闭幕式</h1> <h1> 上海市长宁区司法局副局长分郭 斌作第一分会场总结 </h1> <h1>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 蕾作第二分会场总结</h1> <h1> 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副院长、调解法治教研 主任、副教授张 乾作第三分会场总结 </h1> <h1>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副教授、司法部调解理论 究与人才培训基地副主任赵园园作学术总结 </h1> <h1> </h1> 上海政法学院调解学院院长侯怀霞教授致答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