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蜀都闲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176625</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篇为吾党建立104周年而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夏之德国中部,阳光灿烂,蓝天白云;美茵碧透,群峰绵亘;青山吐翠,百鸟和鸣。如此这般风景,颇有李太白《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之惬意。气温不高极宜出行,遂自法兰克福登车东往萨克森州。两小时后,便抵昔之卡尔马克思城、今之开姆尼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姆尼茨(Chemnitz)属萨克森州,人口25万,乃仅次于德累斯顿与莱比锡之第三大城市,因同名河流得名。该市为历史悠久之千年古城,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1953年5月~1990年6月,开姆尼茨改称卡尔马克思城。今网络地图上该市仍标有Karl Marx Stad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开姆尼茨主火车站西行百余米,即至宽阔之开姆尼茨广场。右侧之开姆尼茨大教堂,钟楼高达70余米,似利剑直刺苍穹。中部带穹顶之建筑物为开姆尼茨歌剧院,外墙红色招牌曰:sleepless(无眠)。另一侧则为开姆尼茨议会大厦(Chemnitzer hof)。</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主干道 Nationen大街南行二百余米,西侧广场最著名地标赫然呈现,即1971年由苏联雕塑家Lew Kerbel教授所建卡尔马克思雕像。头像与底座高7.1米,重逾40吨,由95个单元组成之青铜雕像,立于4.50米高来自乌克兰之花岗岩底座上,此乃世界最大之马克思头像,壮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观马克思雕像极富立体感,其高凸之额头,彰显哲人睿智;深邃之目光,几可洞穿社会发展规律。背景黑墙上,德、英、法、俄四种语言写下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窃思之,理想固然丰满,现实往往骨感。今之世界,离此尚远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生于德国西部紧邻卢森堡之小城特里尔,从未到过东部之开姆尼茨。余度马克思绝难料到,在其去世七十年后,开姆尼茨会以其名字命名,并建立卡尔马克思纪念碑(Karl Marx Monument)。南朝范晔《后汉书·冯异传》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之谓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毋庸讳言,马克思主义在其母国并不受待见,更未得以实践。然作为先进之科学理论,乃吾党之指导思想,今仍被德国学界重视与研究。如余曾访问之法兰克福大学,其对马克思主义之研究仍方兴未艾。33年前,邓公南巡谈话曰:“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可谓卓识远见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头像及背景墙皆为黑色,整个广场气氛严肃。纪念碑侧介绍牌上曰:“他为什么看得这么黑?或因世界上仍存在不公正,不自由与现代奴隶制。”君不见:霉鬼祸祸全球,世人莫不感同身受。开姆尼茨民意调查中,逾76%投票赞成马克思。亦有人提出应拆此头像,但应者寥寥,可知人心向背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续南行,漫步蓝天白云下之开姆尼茨,但见街道整洁,绿树浓荫;百花吐艳,姹紫嫣红;喷泉水池,游人熙攘。此景略有南朝谢眺“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之诗意。一大厦外墙建筑结构极奇特,颇似巨大之蜂巢,此乃开姆尼茨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姆尼茨为千年古城,亦为现代开放之城。街头标牌展示,该市已与世界1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如芬兰坦佩雷、法国阿拉斯、马里通布图、英国曼彻斯特、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美国阿克伦等,并于1999年与7439km外之中国太原缔结友好城市,可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5年,“欧洲文化首都”活动启幕,旨在通过文化纽带将欧洲人民紧密相连。不仅促进人们交流理解,更筑起一道团结屏障。2024年10月开姆尼茨脱颖而出,获2025“欧洲文化首都”称号。此奖不仅为对该市深厚文化底蕴之肯定,更乃对其独特魅力之认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步至开姆尼茨又一标志性建筑--红塔,塔楼之各层窗框、骑楼之圆拱形柱子皆鲜红色,塔楼墙面均纯白色,如此强烈对比度之建筑,有清代李汝珍“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之意蕴,在蓝天映衬下极吸睛。红塔乃中世纪历史中最引人注目之地,塔之下半部分建于12世纪末,迄今逾八百年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55年,塔楼顶部曾进行装修,镶上中世纪末期建筑风格之哥特式墙面,并用作城市边防瞭望塔。1945年3月,塔楼在轰炸中损毁,1957年重建并改造为博物馆。2007年9月起,红塔成为开姆尼茨在德国被占领中之缩影,供世界游客浏览,历史当被铭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走于红塔景点周围,古老市政厅墙上挂有乔治厄斯·阿格里科拉圆雕纪念牌。此君乃德国学者,科学家,“矿物学之父”,地质学先驱。1530年,历史学家阿格里科拉来到矿业中心开姆尼茨,三年后被选为开姆尼茨市长。其最著名作品《论金属》,誉为“欧洲版《天工开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姆尼茨有两个市政厅,为新老城分界点。晚期之哥特式老市政厅建于1496年,此后多次改建。二战期间,位于楼顶之拱顶被战火烧毁,其后又重建该层。细察市政厅大门外墙上铭牌曰:开姆尼茨市政厅、欧洲2025文化之都。此乃开姆尼茨之荣耀、该市居民之骄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政厅老式高塔为市政大楼一部分,曾为内城防御建筑,始建于1200年,1946年被拆除。新市政厅1908年建立,入口为始建于14世纪末之拉丁学校改建。墙上铭牌显示,1978年起,48个铜钟每周奏响两次,小号合唱团周六演奏两次。如此政府大楼,不亦趣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返主火车站,其西侧为开姆尼茨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Chemnitz),始建于1836年。1882年设电学专业,二战时改建国立科技学院,1953年为机械制造高校,1963年成为工业技术高校。1986年升级为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万余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190年沧桑,学校在学术与科技领域建树良多。设立之8个学院50多个专业,为学生提供广泛学术选择。校内氛围友善,评为德国63所最受欢迎大学榜第二名,有宋代曾巩“万里声名开学校,慷慨公心贯雪霜”之意涵。在就业前景上,开姆尼茨工大名列德国顶尖大学之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2年初,邓公深沉而坚定告诫吾党与国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辞开姆尼茨与卡尔马克思纪念碑,余突发奇想:历史发展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规律。也许某一天,开姆尼茨市或还会改回卡尔马克思城。一切皆有可能,汝信乎?</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056znn?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9176625"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麓镇行</p>